亚马逊店铺大热是什么
本文目录
为什么亚马逊是电商的鼻祖
亚马逊走到现在,只不过是把一个个简单的想法努力变成现实,而提出这些想法的人就是它的创始人兼CEO——杰夫·贝索斯。
生于1965年的杰夫·贝索斯从小就很爱动手,三岁的时候试图用螺丝刀改装自己小床周围的围栏,高中时期贝索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了美国八所常青藤盟校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
大学期间,贝索斯被当时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产业所吸引,便将所学专业转向计算机,大学毕业时,贝索斯获得了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双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以后,贝索斯就职于纽约的一家信托公司,并且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华尔街最年轻的副总裁。
之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商机,这时年轻的贝索斯在信托公司老板的安排下,开始负责开发互联网方面的新业务。
慢慢地贝索斯逐渐在心中萌生出了自己的想法。
当时贝索斯列举了20多种可能适合进行互联网销售的商品,其中有图书、音像制品、杂志、家用电脑和软件等等,并最终锁定了图书,原因是他看中了当时还未有人涉足的庞大美国图书市场。
可当贝索斯向老板提出要发展图书在线销售业务时,却遭到了拒绝。
被拒绝后的贝索斯最终离开了这家公司,于1994年在西雅图的一家车库创建了美国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起名为Cadabra。
不久以后,由于公司名称与英语中死尸(cadaver)发音相似,所以贝索斯决定以位于南美洲的世界第二长河Amazon来命名自己的公司。
贝索斯决定使用亚马逊作为公司新名字的用意不但是希望自己的公司未来能像亚马逊河一样源远流长,更是因为这个名字是以A开头的,这能让自己的公司在企业黄页中排在首位。
之后的亚马逊真如贝索斯所赋予的愿景一样,从1995年卖出第一本书开始,亚马逊的业务不断扩大,从当初的图书业务一步一步发展到无所不有,从当年仅有三名员工的小公司发展到在全球拥有上万员工的跨国公司。
就这样,贝索斯将当初看好互联网和美国图书市场的想法付诸行动,最后铸造了电商亚马逊。而促使亚马逊转型成为科技公司的契机也正是贝索斯这份对于图书的坚定,只不过这次售卖的从实体书变为电子书,销售渠道也从互联网变为了硬件。
2003年,苹果推出了iTunes音乐商店并大获成功,这让本身以销售实体光盘书籍产品为主的亚马逊大受影响,也是在这个时候,贝索斯开始意识到数字图书将会大势所趋:"音乐和视频已经数字化很长时间了,从早期的Web开始,短文阅读也已经数字化了。但长篇的阅读并没有(数字化)。"
可当时亚马逊手里虽然握有大量出版商的资源,要搞电子书并不成问题,但还面临着市场上无合适硬件可用的局面,所以2004年亚马逊决心自己研发电子阅读器。
经过三年漫长的研发时光,亚马逊终于在2007年11月19日发布了Kindle。
从第一代Kindle开始就无不透露着亚马逊从2001年开始定下的"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型企业"的发展方向,不但形状和尺寸与平装书差不多,还有可调整字体大小和查找单词的搜索功能,这让Kindle不仅像一本真正的纸质图书,还拥有纸质图书比不了的功能。
随后Kindle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为亚马逊带来了销售硬件和电子书双重收入,但后来的亚马逊却似乎暂时忘掉了初衷。
眼看着手机市场大热,也想来分一杯羹的亚马逊在2014年推出了FirePhone,但由于盲目模仿使其本身毫无亮点,出世不久后便被市场抛弃。
手机的失败让亚马逊损失了1.7亿美元,但并没有击垮它,马上亚马逊重新出发,2014年11月推出的智能音响Echo和语音识别技术Alexa,成为市场上最早出现的智能音箱也是现在销售最火热的智能家居产品。
不论是作为电商老大还是后期转型成科技巨头的亚马逊,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都在于贝索斯更早一步看出未来趋势的聪明的大脑。
其实在Kindle之前,贝索斯还看到了另一个领域的未来,并默默将之付出实践,虽然当时并没有马上显现出优势,可现在却已成为了亚马逊的传家宝,它就是亚马逊的云服务平台--AWS。
人工智能为什么这么火
谢邀!
人工智能(AI)从被提出到现在,已有超过6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中间也经历过暂短的热潮,都没有真正火起来,而直到去年3月阿尔法狗打赢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AI才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这轮热潮,在谷歌、Facebook、微软、BAT等企业投资推动下,让AI走到大众视野,也走向实际应用。
而人工智能之所以最近两年才火起来,是因为拥有计算、算法和大数据这三大支撑力!
首先看看计算力方面的提升。计算是AI发展的基础。在20年前,一个机器人,当时是用32个CPU,达到120MHz的速度,而今天一台小小服务器的计算速度已是20年前最快计算机的60倍。现在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使用成百上千个GPU来提升的计算能力。这使得处理学习或者智能的能力得到比较大的增强。之前用CPU一个月才能出结果,然后再去调整参数,一年只能迭代12次。GPU产生后大幅提升了计算量,现在用GPU可以一天就出结果,迭代的更快。
再看看算法方面的更新。以人脸识别为例,在2013年深度学习应用到人脸识别之前,各种方法的识别成功率只有不到93%,低于人眼的识别率95%,因此不具备商业价值。而随着算法的更新,深度学习使得人脸识别的成功率提升到了97%。这才为人脸识别的应用奠定了商业化基础。
而历经了十多年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所积累的数据资源,为AI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例如,在AlphaGo的学习过程中,核心数据是来自互联网的3000万例棋谱。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催生了海量数据。无论是人们无论是用手机、跑步、看电视还是行驶在车流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会留下数字足迹,海量数据已汇成数据洪流。
AI界的泰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Hiton教授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直到最近几年深度学习才逐渐应用起来,是因为算法的更新也离不开大数据和计算力的支持。深度学习模型只有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相应地,海量数据的运算处理也必须有强大的计算作为支撑。
所以说,有了计算的基础,加上算法的突破与数据洪流的爆发成就了人工智能获得突破、走向应用。
(欢迎关注“AI商业”,为您提供专业观点和信息)
阿里从亚马逊那里挖来的最高级别华人科学家任小枫,是什么来头
现年42岁的任小枫此前是亚马逊级别最高的华人科学家,也是亚马逊最年轻的资深资深主任科学家之一。
任小枫先后获浙江大学本科、斯坦福硕士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其中博士导师为计算机视觉大师JitendraMalik教授。他目前还在华盛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相关论文被引用9000次以上。
担任资深主任科学家期间,任小枫领导计算机视觉算法团队,还曾担任过CVPR、ICCV(顶级计算机视觉会议)的领域主席,同时也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客座教授。
在亚马逊期间,他最知名的项目就是有望颠覆传统线下店零售模式的AmazonGo。2003年起,他曾作为资深主任科学家、计算机视觉算法负责人参与创建了亚马逊无人零售店AmazonGo项目——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一系列的传感器和深度学习技术,AmazonGo可以提供新鲜的线下购物新模式。用户可以走进商店,用AmazonGo应用登陆,买完东西直接走人而不必排队等候付钱。
据去年网上大热的AmazonGo演示视频,AmazonGo至少涉及了图像识别、重力感应、室内定位和深度学习几大技术,即通过人脸识别和手机扫描确定消费者及其账户,通过摄像头图像识别、实时响应、重力感应和室内定位技术,实现了人和商品的精确交互,通过深度自学习系统,提升图像识别的精确度。
目前AmazonGo在西雅图第七大街2131号开设了一个大约167平方米的线下便利店,今年起对所有亚马逊用户开放。
而离开了AmazonGo的任小枫将依然留在西雅图工作。
那么,挖来任小枫的阿里巴巴iDST是做什么的呢?公开资料显示,iDST,全称InstituteofDataScienceandTechnologies,即,数据科学和技术研究院,是阿里巴巴负责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核心团队,分布在杭州、北京、西雅图、硅谷等地。iDST成立于2014年,由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及工程师组成,目前院长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金榕担任,目标是通过阿里云向各行业输出技术及服务能力。
今年3月9日,阿里巴巴在杭州总部召开首届技术大会时提出了“NASA”计划,动员全球两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投身的新技术战略。在由马云提出的这项代号“NASA”的计划中,阿里巴巴计划面向未来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建立新的机制体制,为服务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NASA”计划提出后,iDST成为了阿里巴巴通过AI技术推动NASA计划落地的核心团队。
计划启动仅3个月,就成功挖来了任小枫这样级别的科学家,可见阿里为NASA计划的挖角力度。而据任小枫在华盛顿大学的个人主页上的信息,阿里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挖角仍在继续——“iDST在西雅图有一支快速扩充的队伍。”
据阿里方面介绍,任小枫将和另一位副院长华先胜一起,打造出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并通过阿里云向外提供服务。华先胜是机器视觉领域的权威学者,曾获选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Fellow)、美国计算机协会ACM2015年度杰出科学家等荣誉。
iDST院长金榕(中间)、副院长任小枫(左一)、副院长华先胜(右一)
从早前的吴恩达,到今年一月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陆奇,再到如今被阿里揽入麾下的任小枫,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在从硅谷老牌手中抢下一位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华人科学家。
好了,关于亚马逊店铺大热是什么和为什么亚马逊是电商的鼻祖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