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的三种模式是什么?
关于 DTC 模式的深入剖析
DTC 即 Direct-to-Consumer,意味着品牌能够与消费者构建起双向的连接,且无需为二次连接额外支付溢价。在这个概念下,天猫京东开店相较于原有传统模式(以经销商、KA 为核心渠道)更趋近于 DTC,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DTC。而抖音小店也不算,只有微信生态加上抖音粉丝群与小店的组合才算 DTC,因为品牌能借助企业微信、抖音粉丝群消息来触达用户,且平台不会对此进行二次收费。
DTC 的三种主要模式
第一种是全渠道直营零售,以屈臣氏、肯德基等为典型代表,还有如联营模式的 GOSO 也算。其核心在于经销商(渠道)通过出让用户信息来降低库存风险。在这种模式中,难点在于原有线上线下数据的打通、销量利润的核算以及与物业方(百货商店)的协调。其初始红利来自门店非营销时间以及用户不在门店但可下单,让门店的固定租金创造出更多用户价值。
第二种是直销,以安利为代表。核心是要让分销员与用户建立起销量归因的绑定逻辑,并为分销员提供足够好的销售辅助工具、素材、商品等。做到极致可参考云集、网易推手、有品有鱼等。其初始红利在于分销员接受信息不变形、与用户沟通时间提升以及节省去用户家路上的时间。
第三种是会员制,通过产品机制、玩法机制等让用户与品牌建立强连接。前两者本质是将品牌“推”到用户面前,而会员制是将消费者“拉”到品牌面前,难度系数大幅上升。常见玩法是通过“便宜”来连接用户,但这难以持久且对品牌有伤害,解决之道是将游戏化与会员综合考虑,因为会员的高级形式就是游戏化。
DTC 的关键要点
DTC 的关键在于用户迁徙、用户驻扎和用户繁衍。DTC(或私域)并非简单地用优惠券将用户拉到企业微信然后发购买链接和裂变活动,而要思考如何让用户自然地从其他渠道来到微信(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如何让用户主动且持续地与品牌保持连接,以及如何让用户愿意向身边人推荐分享。
对于用户迁徙,常规方式是优惠福利,但因单一品牌与用户连接强度较弱,靠此带来首单和复购较难。如 Usmile 用户扫码可赢取免费保修,能自然地将用户从各销售触点迁徙到微信生态。
关于用户驻扎,本质是要回答用户为什么要主动来,这是个互联网产品问题,即要满足需求且节省时间或消磨时间。在微信里做小程序版天猫旗舰店不可行,因大部分商品可替代性高,消费者不会主动搜索打开。可行的办法有:一是通过运营手段被动触达,如引导用户加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微信群;二是商品独特性,如产品独一无二或配件独特,像 Usmile 用户只能在微信购买替换刷头;三是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最高级玩法,如蚂蚁森林,用户因“绿化祖国”的价值观而选择更复杂的支付宝支付。消费品中三顿半的回收玩法也类似,基于价值观和时间观构建玩法,能使传统 CRM 跃迁至游戏化,这需要结合游戏公司团队的经验。
最后说用户繁衍,品牌方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懂用户体验,多研究拼多多的玩法,其符合人性、微信规则且经数据验证。

热门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