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坑了多少中国卖家
本文目录
亚马逊扣押中国卖家上千亿不还,这钱打官司能拿回来吗
亚马逊扣押中国卖家上千亿不还,这钱打官司能拿回来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拿不回来了,因为他们确实刷单了,亚马逊有大量证据在手才敢查封店铺冻结资金的,连商务部对此都毫无办法。
即便有小部分是被连累的无辜者,估计也拿不回来了,因为想要钱首先得去美国起诉亚马逊。
可去美国起诉亚马逊的话成本太高了,美国高昂的律师费,和跨国案件的的麻烦想要结案肯定是要好几年。
一般小卖家根本就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即便最后能打赢官司,可能冻结的钱还不够律师费和机票钱。
目前亚马逊的态度特别强硬,就连亚马逊自己的中国部员工想去总部谈一下这事情都被拒绝了。
所以啊,不管在哪里做什么生意都要遵守游戏规则,不然就会像亚马逊上面的中国卖家一样哑巴吃黄连,吃个大亏。
所以我的最终答案是,靠卖家自己打官司要不回来这钱,只有国家层面的谈判还有些许机会。
亚马逊运营中容易踩到哪些坑
第一坑,重运营轻产品。好产品永远比运营重要,好产品会说话,要站在买家的角度来审视产品的品质,解决买家的需求,对产品的竞争力要有较客观严谨的评估,要树立优势对策。总之产品是长期效果,运营是短期效果。第二坑,不守平台规则,钻平台漏洞,剑走偏锋投机取巧,刷单、刷好评等。第三坑,吹牛,夸大对商品的价值和功效,不如实描述商品,导致买家投诉、退货、差评。第四坑,不重视商品的描述和包装展示,在标题、文字、图片、视频、保障、物流、使用方法、服务承诺等方面不够重视,与竞争对手相比,显得不够用心或不专心。第五坑,冷漠,对消费者的咨询和评论不及时回复或不回复。因此类消费者的咨询和评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时且认真回复,是重视买家的一种表现,会增加买家对卖家的好感和信任。
亚马逊封禁大量刷单的中国卖家,你们怎么看
美国知名电商亚马逊封禁违规刷单的中国卖家,这在讲游戏规则的亚马逊眼里其实都不算是个事。
但好玩的是,一些被封禁的商家竟然拉起了横幅进行抗议,难道违规、刷单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还有理了?关于此次的封禁账号行为,亚马逊官方的说法就是你卖家违反了亚马逊的政策,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封禁原因就是为刷单。
然并卵,那还拉什么横幅?人家亚马逊还留有后手,根据人家制定的游戏规则,卖家的错误行为,封禁账号,取消销售资格、暂停账户、扣留资金,这些还是轻的,更重要的还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亚马逊这手够狠,不仅打击了不良商家,纯洁了队伍,维护了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了消费者利益,更重要的是,人家不花一分钱就做了个天大的广告,广告效应直接从大洋彼岸传到了国内。一些人网友直接表示要去那里开户买东西。实际上,外媒早就报道了这件事,国内若不是这些被封禁的商家拉横幅,我们根本都不知道。
还拉什么破横幅,这些不良商家的脸从美国,终于丢回家了。
话说刷单,简单来说,刷单就是用人工或是机器,创造出虚假的交易记录,这一招对于那种看着店铺销量大就下单的冲动型消费者来说,这一招格外有用,我也经常这么干,这种羊群效应是动物的本性。
据说,这些公司的刷单行为,让亚马逊的成交额(GMV)上涨了,但利润率却降了下去,所以不得不下手。因为亚马逊不傻,刷单不仅给平台和买家造成恶劣影响,大量的刷单慢慢地将信誉良好的企业挤压得没有生存空间,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这在国内的某宝已经实践得很好了:不少良心企业对某宝恨之入骨,不良商家却赚的盆满钵满。
实际上,我们广大的吃瓜群众怎么看还不是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中国的马先生怎么看?当然,我们也希望亚马逊的做法是纯洁的清理队伍的行动,而非养肥了杀猪的治理。
亚马逊为什么在中国凉凉了
亚马逊入驻中国这么多年,国人对亚马逊的最大印象还停留在亚马逊是个卖书的平台上的,市场占比不足1%,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简洁的页面可能符合外国人的审美,但是对于中国国民来说可能并不适合并不适用,亚马逊在入乡随俗这个方面做得还不够。另一方面:国内电商平台竞争太过激烈,天猫淘宝京东占据了国内太多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亚马逊在中国走投无路,关闭业务也是明智之举。但是亚马逊关闭中国业务只是针对在做中国站的卖家,并不代表中国国民不能开亚马逊其他的国际站点,所以其实亚马逊的这一举措对中国国民影响并不大。
亚马逊为何会在中国败走麦城
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公司,亚马逊从美国开始成功,一直蔓延到全球的燎原之势,
亚马逊中国也从最开始的收购雷军等创办的卓越网起步,到达2008年一度占中国15%的市场份额,
然后就一直下坠到今天的地位不到1%。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4点来做类比的方式剖析。
1.美国模式V.S.中国市场变化的水土不服
亚马逊在美国的模式显然是成功的,对于一个成功互联网的企业来说,最便捷的再成功模式和最小化的边际效益成本来看,
复制以往的成功之最小的投入。因此,收购卓越网后的三年里,亚马逊对卓越网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版,版面风格和业务逻辑完全效仿亚马逊在全球的统一模式,促销也十几年如一日的延续了“美国式”的优惠券、优惠码方式,比之热闹红火的淘宝、京东,和傻瓜式的满减折扣,显得异常的“美国化”,既不醒目,也不够便捷。然而中国并并没有形成和美国一样的“优惠券”产业链的网站和消费习惯。
2.老板满意V.S.用户满意
在竞争的过程中,亚马逊最核心的弱点,就是美国管理者对中国团队缺乏信任,最终演变为中国团队取悦美国的方式。
2011年,时任亚马逊中国的CEO林汉华在亚马逊历史上留下的最著名的一句话:以后亚马逊中国在全球市场将扮演运营中心,而非决策中心。从此亚马逊中国被定下了一个基调——身体在中国,大脑却在美国。这样的基调,导致了中国团队没有决策权,
而是美国中心的一个执行者,离挑剔的中国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远。
其次,中国的电商竞争格局和玩法,太激烈了!电商淘宝先后经历了,淘宝集市到天猫品牌,PC到手机,橱窗到导购内容,现在又面临着内容向视频化的转化,这一切的发生变化,而似乎亚马逊中国和美国的一样,一成不变的在取悦美国亚马逊的固守中迷失了自我!
3.按时上下班V.S.中国电商996
亚马逊内部员工的评价,都是「基本按时下班」、「偶尔加班」、「最高档公积金」、「工作气氛好」。
而比较阿里巴巴和京东等公司的996,亚马逊的企业文化算是悠闲又自在的。这在电商平台激励的竞争中,虽然说是一股清流。但是存在也将会变得艰难。时至今日,互联网公司内部的996讨论也还没有终止,但是不仅是互联网,还有深圳的华为等公司,其实在很久以来就一直保持的996的习惯,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竞争对手比你聪明,而是竞争对手比你聪明外,比你还加倍努力!
4.FBA铺货物流盈利V.S.京东物流,菜鸟物流不盈利
可以说中国物流公司和电商的发展是相伴而生崛起的,这中间电商公司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在物流这块的竞争来说,
京东,淘宝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都是不算计商家利润的方式,而亚马逊在美国走的是USPS的方式,这种方式
在美国独有借usps的垄断而榨取卖家的利润,在中国行不通啊,商家都不买账。
所以,我们综合看下,就是因为亚马逊中国的以上原因导致了用户和卖家都不爽的模式,如何生存,结论只有折戟或者败走。
关于本次亚马逊坑了多少中国卖家和亚马逊封禁大量刷单的中国卖家,你们怎么看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