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亚马逊运营教程(亚马逊中国)
本文目录
亚马逊电商入门完整教程
1.
首先,你需要事先准备好注册亚马逊店铺需要的材料:
公司营业执照(去当地的工商局办理)
营业执照对应的法人身份信息
双币信用卡(去银行找业务员开)
第三方收款账户(Payoneer、WorldFirst、连连支付、pingpong都可以)
电子邮箱(网易@163邮箱)、手机号码
2.
开始注册
浏览器搜索“亚马逊全球开店”
3.
选择你想要入驻的站点进行注册,美国站选择北美站注册
4.
点击下方的“创建您的Amazon账户”即可开始注册
5.
.填写姓名和邮箱
输入法人姓名的拼音、邮箱和密码
6.
验证邮箱
亚马逊会给你之前填写的邮箱发送一封邮件,里面有6位数的验证码
7.
填写公司所在地、业务类型和名称
8.
填写公司(营业执照)的详细信息
9.
填写法人的详细信息
10.
其次,还需要完善受益人信息,如果你的公司有股份大于25%的股东,你还需要补充股东的信息。如果没有,你就勾选你是收益所有人以及法人即可。
11.
填写收款账户和双币卡信息
这里填写的是第三方收款账户,不懂的可以问账户经理
12.
你还需要填写双币信用卡的信息(用于支付月服务费,39.99美元/月)
13.
填写店铺信息
店铺名称以及一些选项,建议全部填写“是”
后续亚马逊是不会审查这些信息的,可以有助于你更容易通过审核
14.
提交身份验证
你需要上传法人身份信息和营业执照的彩色扫描件
15.
进行视频验证
16.
你可以自行预约一个视频进行验证
17.
视频验证需要提供以下文件
18.
完成视频验证后,你还需要进行地址验证,亚马逊会给你注册时填写的公司经营地址发送一封邮件,里面就有地址验证码。
19.
验证完成后,你就可以等候亚马逊的审核结果了。
亚马逊跨境电商财务做账流程
做个现金日记账
出纳需要登记现金日记账,这是财务常识,但跨境行业,由于各种卡太多了,而且可能付款的人还不一样,很容易遗漏,要做到财务准确性,第一个要抓现金日记账的完整性!
有的卖家出纳就是老板或老板娘,这没问题,问题是有时候老板或老板娘付款了后也不通知财务,也不登记,这笔款就在财务报表中“悄悄地消失了”。
有的企业一直没有登记信用卡账单,导致费用缺失一大块。
跨境电商通常支付渠道很多,公户、老板的卡、亲戚的卡、P卡、连连、PayPal。所有这些账户的收支,都需要逐一登记在册,像自己的银行账户,不登记事后根本不知道付的是什么款,像Payoneer、PayPal这些第三方支付工具,一般每笔款都会写清楚类型,因此可一个月导一次流水。
做好经营报表
给老板出具企业真实的经营报表很重要,这里不是说的传统的会计三大报表,而是老板看得明白、看得清楚的管理报表。每个企业的管理报表应当是量身定制的,并形成体系。
比如每月有全公司报表,列示每个平台或每个运营小组的本月营收、成本、平台费用、运费、管理费用等,另外又分亚马逊经营报表、eBay经营报表,列示各平台分站点、分账号甚至分订单的销售收入、退款、平台费用、采购成本、头程运费等。
管理报表出具的频率、颗粒度、维度都需要财务和卖家老板、运营及其他部门沟通后制定,财务不要闭门造车。
核算好库存
有些跨境电商财务只注重利润表的核算,没有重视库存的核算。
事实上,在没有什么固定资产的跨境电商行业里,库存在资产里比重很大,可达到50%-80%,库存不抓,等于丢掉了财务管控的重要一环。
每月入库、在途、出库数据,财务都要要求各部门及时提供数据,或从ERP获取。当然,咱们这行业,想要做到库存核算得非常精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最起码的正确结转成本、及时转在途、定期核对实物库存或平台库存数据,是最基本的。
做个资金预算
所谓资金预算,就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老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企业资金紧不紧张,有些项目够不够钱开展。
现实情况是,有些卖家平时是有钱就付,没钱就卡,压根不知道自己再过几个月是不是够钱用,有些卖家喜欢拓展新项目、新平台、新产品,但其实对自己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并不了解,一不小心可能会踩坑。
因此,财务年初就做好全年的资金预算,并每季度或每月滚动更新,对这类企业会很有帮助。
参与库存管理
我们看到有些卖家认为库存管理就是采购和仓库、运营的事,财务就是记个账。其实不然。
前段时间与一个大卖的财务总监交流,他说他目前对库存核算这块是“重入库出库管理,轻财务核算”,财务再怎么辛辛苦苦地核算库存,也顶多是个“马后炮”,还不如在前端业务流程就把控好。
比如他们要求采购与仓库一定要及时将收到的库存入库,物流要及时在系统输入海运和空运的接收状态,售后要及时将FBA仓已重新上架的客户退货及时入库。有些是ERP设置问题,有些是人工操作问题,不管是什么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有人管着整个系统的运作,掌握了各个部门的数据的财务部就担起了重任。
亚马逊运营步骤和策略
分为两个步骤:
产品上架前的预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一、市场调查。这是很重要的点,也是产品是否值得做的基本点,我们要调查产品所在市场的市场容量,价格区间,竞争激烈程度。一般来说,价格越高的产品,其实际的市场容量就越小,竞争激烈程度就越低,甚至会形成寡头或者垄断。而红海类目就不一样了,这种类目的竞争特别激烈,产品也属于低价值,那么当你打算做这种类目的时候就要深思熟虑,你手上的货源是否有足够的差异化,能够给买家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这样才能在红海类目中有竞争优势。
二、分析竞争对手。不论你是资金有限的中小卖家还是资金充足的创业者,对于你要上架的产品类目的头部买家一定要去分析,他们的listing是非常完善的,而且运营方法也是可以值得借鉴的。从他们的评论或者QA里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一定要警惕,自己的产品是否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有,那么就想办法解决,将差评杜绝在娘胎里。学习竞争对手是最快了解同类产品的方法,尤其是类目中的领导者。
三、分析关键词。这是运营前期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正确的关键词才能够给你带来流量以及转化,才不至于被亚马逊错误的投放。而关键词的分析,可以从竞争对手的标题、五点中找到,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核心关键词,但是可能由于语言的变化,同一个词可能会出现多个翻译,此时就要最大限度的将关键词利用起来。
四、确定运营策略。这就是运营的核心作用,确定一款产品究竟该怎么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运营会极快的将产品做到极优。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运营模式分为不同的策略,精品运营一般分为两种:激进式打法和温和式打法。激进式打法对资金和各种资源的需求极大,会提前准备多个账号以及充足的库存,这种打法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产品,但是对于季节性产品而言,这种打法最为有效,一般40天左右的操作周期。温和式打法对时间和节奏有较高的要求,并不是说温和式打法就是靠时间累积的,如果亚马逊上能够靠时间来堆积权重,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废弃的listing了,温和打法比激进打法在时间上要长但是也不会相差太大,一般贯穿整个新品期。
五、预留测评资源。做亚马逊有句话:测评找死,不测评等死。产品上架后就要第一时间安排测评,一般而言不是先开广告,而是先上评论和QA。安排直评或者找真人测评,一般一周以内能够上至少5-10个评论或者星星,在做了测评资源预留后,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要去担心风险,测评的时候要免评与留评同时进行,降低留评率,就能合理的规避风险,亚马逊对测评的监控一方面是从买家账号入手的,一旦检测出某个买家账号属于测评账号,那么就会对他账号下购买的所有商品的卖家发警告信;另一方面是从留评率和转化率入手的,如果订单的转化率过高,或者留评率过高,那么就会引起亚马逊的监控。
六、文案、图片及A+页面。这是基本的亚马逊产品上架要做的准备,优质的产品图片和精炼的文案,是电商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在产品上架之前作出开箱视频、展示视频以及广告视频(广告视频是最近一年兴起的新的品牌广告类型,点击率和转化率的表现都十分优质)。
接下来就是产品上架后的操作:
一、测评实施。产品上架后不要急着开广告,在页面没有任何评论和QA的情况下,开广告不会带来优秀的点击和转化。
二、开启自动广告。在产品页面有评论,评分上线后,就要选择打开自动广告,增加产品的曝光,有做广告视频的可以同步的投放品牌广告。
三、开启其他广告类型。在自动广告跑出一定的词后,对广告进行优化,同时对产品增加新的广告投放,增大曝光量。
四、参加秒杀或者站外。新品上架一个月内如果能够持续不断的保持一个可观数量的订单,系统会很快的为你推荐秒杀等促销活动,这都是极为有效的增加排名的方式。站外活动也是极快增加出单,提高排名的方法,但是通过站外活动所增长的排名属于虚假排名,是没有办法稳定的,如果能够拿到BS标签则另算,如果拥有极多的站外资源,那么可以尝试下不断的做站外,以维持高的排名,对于季节性产品而言,这种方法能够带来极大的出货量,同时能够维持一个较好的排名。
对于一款产品而言,在这样一轮操作过后,如果没有成功的稳定靠前的排名,那么就需要重新定义这款产品。并且如果后期想提高这款产品的排名,那么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金,以及耗费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