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认证都有什么(cb认证标志图片)
本文目录
CB认证怎么做有那些标准
1、首先,CB认证你们要选择相应的机构,因为只要像TUV,ITS等机构才可以出,不同的机构他的费用也不一样,当然这费用跟机构的名声是成正比的。
2、找到相应的实验室做测试(像我们有CNAS资质,最好是跟机构合作好的,)这样产品的测试方面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3、目击资格,这点在于测试不用到机构去,像我们出数据就OK,机构直接拿数据回去写报告,出证书.我们跟TUV莱茵的关系非常的好,配合的妙。
4流程:申请----样品做预测试---找机构工程做目击----出报告证书
5、CB通常跟GS一起做省去不少钱
6、标准:因你们的产品不同而不同。。
完全手打,有需要call me
CE认证跟CB认证有什么不同
一、CB认证:
CB体系(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的IEC体系)是IECEE运作的-个国际体系,IECEE各成员国认证机构以IEC标准为基础对电工产品安全性能进行测
试,其测试结果即CB测试报告和CB测试证书在IECEE各成员国得到相互认可的体系。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必须满足不同国家认证或批准准则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壁垒。所以CB证书是各国用于衡量进口产品是否达到国际社会公认标准的凭证,并且通过真正省略多次重复的验证,避免了一个麻烦、费时而且昂贵的过程。
CB证书认可国家:
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泰国、土耳其、乌克兰、英国、美国、南斯拉夫
CB认证范围:
1、CABL电线电缆
2、CAP作为元器件的电容器
3、CONT器具开关及家用电器的自动控制
4、HOUS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
5、INST安装附件及连接器件
6、LITE照明设备
7、MEAS测量仪器
8、MED医用电器设备
9、OFF信息技术和办公用电气设备
10、POW低压大功率开关设备
11、PROTInstallationprotectiveequipment整机保护装置
12、SAFE安全变压器和类似设备
13、TOOL电动工具
14、TRONElectronics,entertainment电子娱乐设备
二、 CE认证:
“CE”标志是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凡是贴有“CE”标志的产品就可在欧各成员国内销售,无须符合每个成员国的要求,从而实现了商品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在欧盟市场“CE”标志属强制性认证标志,不论是欧盟内部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要想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就必须加贴“CE”标志,以表明产品符合欧盟《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这是欧盟法律对产品提出的一种强制性要求。
欧盟成员国:
Austria奥地利、Belgium比利时、Bulgaria保加利亚、Cyprus塞浦路斯、Croatia克罗地亚、CzechRepublic捷克共和国、Denmark丹麦;
Estonia爱沙尼亚、Finland芬兰、France法国、German德国、Greece希腊、Hungary匈牙利、Ireland爱尔兰、Italy意大利;
Lithuania立陶宛、Luxembourg卢森堡、Malta马耳他、Netherlands荷兰、Poland波兰、Portugal葡萄牙、Romani罗马尼亚;
Slovakia斯洛伐克、Latvia拉脱维亚Slovenia斯洛文尼亚、Spain西班牙、Sweden瑞典、UnitedKingdom英国
CE认证的程序:
1.制造商相关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提出口头或书面的初步申请。
2.申请人填写CE-marking申请表,将申请表,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文件一并寄给实验室(必要时还要求申请公司提供一台样机)。
3.实验室确定检验标准及检验项目并报价。
4.申请人确认报价,并将样品和有关技术文件送至实验室。
5.申请人提供技术文件。
6.实验室向申请人发出收费通知,申请人根据收费通知要求支付认证费用。
7.实验室进行产品测试及对技术文件进行审阅。
8.技术文件审阅包括:
a.文件是否完善。
b.文件是否按欧共体官方语言(英语、德语或法语)书写。
9.如果技术文件不完善或未使用规定语言,实验室将通知申请人改进。
10.如果试验不合格,实验室将及时通知申请人,允许申请人对产品进行改进。如此,直到试验合格。申请人应对原申请中的技术资料进行更改,以便反映更改后的实际情况。
11.本页第9、10条所涉及的整改费用,实验室将向申请人发出补充收费通知。
12.申请人根据补充收费通知要求支付整改费用。
13.实验室向申请人提供测试报告或技术文件(TCF),以及CE符合证明(COC),及CE标志。
14.申请人签署CE保证自我声明,并在产品上贴附CE标示。
参加 CB体系的国家来自包括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在内的 53个国家的指定机构,目前均隶属于 CB认证流程—它被认为是欧盟内许多国家(包括那些尚未成为正式成员国的国家)的国内认证的基础。
CB认证仅为样品检测。如果在转换国外认证标志时,则需要进行工厂检查。CB证书必须与 CB测试报告同时出示才有效。申请人在申请 CB证书时,应注意先向 CQC及CBTL说明欲出口的国家/地区,以便认证机构帮助了解该国家的标准差异情况,及时安排差异实验,避免申请人向外国的认证机构/检测机构申请时再补做实验,推迟认可过程和投入更多的费用。 CB认证在 CB体系成员国中适用,覆盖了全球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CE标志适用欧盟等 28个欧洲国家。CB认证仅仅覆盖了安全要求,即使 CB认证包含了欧盟的差异,但如果该产品还被其他欧盟指令覆盖时(如电磁兼容 EMC、机械指令等),其 CB认证就不能表明已符合 CE标志的要求,只能表明该产品已符合 CE标志的低电压指令(LVD)的要求,尚不能在产品上粘贴 CE标志,必须补充相关的电磁兼容 EMC等测试。 CE标志包含了多个指令,但当产品仅适用于低电压指令(LVD)时,包含欧盟差异的 CB认证就证明已符合 CE标志的要求,企业因此可在产品上粘贴 CE标志。
总的来说,就是CB认证是一种为了CB认可国家贸易的便利,所需要的一种非强制性性能测试认证。CE认证则是欧盟成员国之间流通的一种强制性的安全标准认证。
CB认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CB体系(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的IEC体系)是IECEE运作的-个国际体系,IECEE各成员国认证机构以IEC标准为基础对电工产品安全性能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即CB测试报告和CB测试证书在IECEE各成员国得到相互认可的体系。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必须满足不同国家认证或批准准则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壁垒。IECEE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的简称。
IECEE表示“The IEC System for Conformity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
CB认证的作用
企业从其中一个认证机构取得CB证书后,由于有相互认可协议,可以不再进行重复测试,只做报告审核和补充测试或国家差异性测试,即可转换成其它成员国的安全认证证书。
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如果回答对您或其他路过的朋友有帮助,望采纳和点赞呦,十分感谢~
什么是CB认证
CB体系(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的IEC体系)是IECEE运作的-个国际体系,IECEE各成员国认证机构以IEC标准为基础对电工产品安全性能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即CB测试报告和CB测试证书在IECEE各成员国得到相互认可的体系。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必须满足不同国家认证或批准准则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壁垒。IECEE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的简称。
CB(认证机构)流程基于 IECEE“电工产品合格测试和认证的世界体系”的国际协议而建立。它是该体系内的国家认证机构之间的协议,致力于电工产品审核结果的相互认可。参加 CB体系的国家来自包括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在内的 53个国家的指定机构,均隶属于CB认证流程—它被认为是欧盟内许多国家(包括那些尚未成为正式成员国的国家)的国内认证的基础。CB认证仅为样品检测。如果在转换国外认证标志时,则需要进行工厂检查。
扩展资料:
CB认证发展
最初,CB体系是由CEE(前欧洲“电气设备合格测试国家委员会”)发起的,并于1985年并入IEC。IECEE CB体系是电工产品安全测试报告互认的第一个真正的国际体系。各个国家的国家认证机构(NCB)之间形成多边协议,制造商可以凭借一个NCB颁发的CB测试证书获得CB体系的其他成员国的国家认证。
CB体系基于国际IEC标准。如果一些成员国的国家标准还不能完全与IEC标准一致,也允许国家差异的存在,但应向其他成员公布。CB体系利用CB测试证书来证实产品样品已经成功地通过了适当的测试,并符合相关的IEC要求和有关成员国的要求。CB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其手段是通过推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以及产品认证机构的合作,而使制造商更接近于理想的“一次测试,多处适用”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B认证
CB认证有哪些标准
CB认证的标准是什么?CB认证的标准是以IEC为标准的。而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IECEE各成员国认证机构以IEC标准为基础对电工产品安全性能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即CB测试报告和CB测试证书在IECEE各成员国得到相互认可的体系。
CB认证是属于国际证书,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其手段是通过推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以及产品认证机构的合作,而使制造商更接近于理想的“一次测试,多处适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