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认证为什么重要(申请gmp认证的首要条件)
本文目录
GMP是什么,它在制药行业中为什么重要
GMP是英文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含义是“良好生产规范”。世界卫生组织将GMP定义为指导食物、药品、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是国家强制标准。
1、GMP认证是全面质量管理在制药行业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而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2、产品质量认证的种类按质量认证的责任不同,可分为自我认证、使用方认证、第三方认证。按认证内容不同,可分为质量认证、体系认证、安全认证。药品关系人命安危,因此药品认证属于安全认证,是属于一种强制性的认证。
3、GMP是一部体现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新概念的国际GMP,其特点体现在它是结合 ISO9000~9004标准系列修改而成的标准。而在国外有些国家执行着美国FDA认证的标准,我国也有些单位通过了美国FDA认证。
4、国际认证的意义本身就是不仅要加强药厂内部诸多质量因素的过程控制,也要对药厂外部关键质量因素有所控制。如配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仪器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的质量采取控制措施。
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是代表国家对药品独立地进行第三方公正评价的GMP认证机构,其代码C12。负责国际药品贸易中优先采购、使用推荐、优先受理新药药品申请。迄至1998年6月31日末取得认证的企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不再受理新药生产的申请。
6、GMP认证是集软件、硬件、安全、卫生、环保于一身的强制性认证,那么它就必须建立和运行着科学的、公认的国际管理体系,要请有资历的第二方(咨询机构)汇同本企业专家进行整体策划、评估,制订出适合本企业(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的质量管理手册及作业指导书,在学习、培训、运转的不断修正过程中,再来申请GMP认证才是每个药业人明智的选择。
药品生产为什么要进行GMP管理
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扩展资料:世界卫生组织,60年代中开始组织制订药品GMP,中国则从80年代开始推行。1988年颁布了中国的药品GMP,并于1992年作了第一次修订。
十几年来,中国推行药品GMP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批制药企业(车间)相继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和达标,促进了医药行业生产和质量水平的提高。但从总体看,推行药品GMP的力度还不够,药品GMP的部分内容也急需做相应修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自1998年8月19日成立以来,十分重视药品GMP的修订工作,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药品GMP的实施主体-药品生产企业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修订工作。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已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9号局长令发布,并于1999年8月1日起施行。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版药品GMP)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为什么要执行GMP
为什么要执行GMP
第一章药品质量风险与法规
1961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这是20世纪波及世界的最大药物灾难事件。
案例:“反应停”事件
1961年,一种曾用于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导致成千上万的畸胎,波及世界各地,受害人数超过15000人。出生的婴儿没有臂和腿,手直接连在躯干上,形似海豹,被称为“海豹肢”,这样的畸形婴儿死亡率达50%以上。在市场上流通了6年的该药品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并且最初生产该药品的药厂曾隐瞒了收到的有关该药品毒性的的一百多例报告。致使一些国家如日本迟至1963年才停止使用反应停,导致了近千例畸形婴儿的出生。而美国是少数幸免于难的国家之一,原因是FDA在审查此药时发现了该药品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资料而拒绝进口。正是该事件促使了GMP的诞生。
药品质量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药品设计研发、临床试验到药品生产过程、药品经营过程,甚至在使用过程中,药品的质量都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设计缺陷、生产缺陷储存不当、不正确使用等多种显现或隐藏的风险。
药品的质量风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设计质量缺陷,在研发、临床试验中没有被发现,如上例的“反应停”事件。
第二类是生产缺陷或差错造成生产质量与设计不符合,或贮运不当造成生产质量不能得到维持,在药品使用前不能达到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和稳定。如采用了不稳定的物料,或生产过程受到污染,混合未经验证存在含量的不均匀,未经验证的灭菌方法,清场不彻底,贴错标签等。生产过程的一些差错、疏忽可能造成过程和结果的质量不符合,带来质量风险。
第三类是用药质量风险,是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误用、错用、滥用等或使用方法不正确造成的质量风险。
要降低药品质量风险,保障人民用药健康,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和使用及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都必须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因此世界各国都建立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建立健全的药事管理。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并不断完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01年2月28日公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从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
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共十一章一百零六条,内容包括总则、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药品管理、药品包装的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药品监督、法律责任、附则
药品管理法是我国的药品大法,在中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遵守。
制定《药品管理法》的目的是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其中第九条和第十六条明确规定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必须分别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LP)认证,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对GMP、GSP等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系列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形成是一系列的过程,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影响到药品质量。从药品的研发到临床、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彳各个过程均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包括: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Good Supplying Practice)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 Good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第二章认识GMP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理解的药品生产质量就是狭义的最终产品检验是否合格,仅靠抽样样品的检验结果来判断药品质量,决定是否可以出厂。由于检验抽样带有局限性,不能够完完全全代表每个产品,而我们又不可能做到逐盒逐瓶检查,药品质量存在着极大的质量风险。抽样是否具有代表性,检验是否准确等,都影响着结果的判断。所以我们对质量的信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药品的质量靠设计赋予、生产过程保障。检验结果来体现。现在药品出厂不仅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而且生产过程符合规范要求。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我们迫切需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范来保证我们产品的质量。所以有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GMP是药品生产的指导准则和质量保障。
一、GMP的发展史
“反应停”事件促使了GMP的诞生。1963年,美国FDA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drugs,GMP),从此GMP在世界各国或联邦组织得到不断更新和发展。目前,GMP制度愈加“国际化”,国家的规范向国际规范靠拢或由其取代;二是GMP制度愈加有效和实用,朝着“治本”的方向发展;三是对人的素质要求和系统管理愈加严格和提高。
198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定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在医药行业推行,在此基础上,1988年3月17日卫生部颁布了GMP,并于1992年发布了修订版,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现行的1998年修订版GMP。
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将药品生产企业须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纳入了药品管理法的内容。至此药品生产企业执行GMP成为法律的要求。
二、GMP的目的
实施GMP目的是防污染、防混淆、防人为差错。
污染是指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坏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使该物变得不纯净或不适用时,即污染。简单地说,当一个产品中存在不需要的物质时,即受到了污染。
混淆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原材料或成品与已标明品名等的原料或成品相混,俗称混药。
差错主要是指错误或意外的变化。质量事故中人为差错占15%左右产生原因主要是:
―――人员心理、生理疲劳、精神不够集中等引起
―――工作责任心不够
―――工作能力不够
―――培训不到位
GMP核心是为了“三防”。空气、工艺用水的净化是为了防止污染;设备设计选型使用维护保养要防止污染;清洁卫生管理是为了防止污染;物料的检验、生产监督复核与清场物料平衡是为了防止差错和混淆;定置管理、明确的各种标志是都是为了防止混淆和差错。GMP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三防”意识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障能生产出来符合质量规定的产品,就要防止污染、防混淆、防人为差错,从而降低产品质量风险。
三、GMP实施是要建立一套文件化的质量保证体系,站在系统的高度,本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让全员参与质量形成过程,让质量掌握在我们手中。
系统的思想
预防为主的思想
全过程控制的思想
全员参与的思想
我们将各种对象、各个环节用系统的方法,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书面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方法,形成标准化的文件管理以取代以往口头化的人治管理。将产品的质量与可能的风险在文件设计形成过程得到充分、适宜的考虑,将产品质量设计表达为执行文件的规定和思想,并留下真实、完整的记录,并能实现过程追溯的要求。总结起来就是:
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案可查
四、GMP实施基础和管理对象
GMP的实施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部门和人员职责,具备与药品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厂房设施。设备、建立能保障药品质量的文件化管理体系,用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执行经过验证的标准、过程、方法,达到生产和质量的目的。GMP实施的基础总结起来为三要素:
硬件是基础,是实施GMP与药品生产的平台;
软件是保障,是药品良好质量的设计与体现;
人员是关键,是软硬件实施结合的主体,是工作质量的直接体现。人员要求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GMP意识和经过适宜的培训。能正确地使用硬件,贯彻执行和维护软件,结合形成产品质量。
药品生产是一门复杂的科学,跨专业、多领域、多部门。涉及了基建与机电、暖通及净化、物流管理、生产管理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甚至管理学、统计学等,许多管理是多专业协同作业,系统管理和协调配合难度大。另外,从生产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转换成品的过程,需要物料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设备部门的共同协调运转,过程中涉及许多的技术细节和管理规程,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不符合或形成质量隐患。
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复杂的技术装备,种类繁多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科技含量愈来愈高,造成生产过程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产品质量要求愈加严格。这样,制药企业生产过程的质量风险控制,也显得日益重要。
GMP对生产过程的各要素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基本出发点在于避免抽样的局限性和降低药品质量风险。GMP概要地说就是依据组织(机构)建立一套完善、可靠、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将企业的所有制造过程的行为通过起草、审核、批准执行的文件,将各项制度和程序予以制度化,并通过企业的自检、上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核,不断地进行纠偏、持续改进,使产品制造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混淆、差错等质量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实施GMP的意义所在。不言而喻,也是我们防止质量风险的最有效的法规和手段!
要做好“三防”,就必须实施三要素相结合的方式,即“软”“硬”结合的策略。归纳起来就是:首先建立适宜生产的厂房、设施,组织一支训练有素的人员队伍(包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选购符合法规要求的物料,用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生产;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质量管理;通过可靠的检验手段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收回和不良反应管理)。
按此分类,GMP各要素也可归纳为:人、机、料、法、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