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马逊不卖商品了
本文目录
“亚马逊”为何败走中国
老外的思维模式限死了亚马逊中国发展。
亚马逊平台很特殊,你去看他美国站点、欧洲站店、日本站点、澳洲站点、甚至印度,中东的,除了产品不同,语言不同,所有的网站的界面都是一样的,看起来都是一套的模板。
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简约简约到什么程度呢?
从产品图片来看,统一的白底,从整个界面一眼望进去,每一个抓人眼球的。而且有的连P都没P过。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一张寡淡的图片,就像是没加调料的方便面。看着实在是没有购物的欲望。而且产品描述也是精简的好像是一张产品说明书。
对于老外而言,喜欢直来直去,这样的界面看着舒服,产品给个说明就好了,知道产品性能就行。
但中国消费者是体验式购物,图片要先告诉你,这产品多好多好,在产品描述页,要有以体验式要是你这个多么好用。最后还要翻一翻评价,嗯,大家都说好,自己应该也不会踩雷,所以才会有购物的欲望。
另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店小二
亚马逊不设客服,这个我怎么知道产品要怎么选呢,保质期多长,怎么用,衣服买多大?这让习惯了万能淘宝店小二的消费者,简直蒙圈。如此一来只会更被国内消费者嫌弃。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亚马逊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当时斥资7500万美元买了卓越网,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网的时候销售额有70亿美元,物流、IT都是一级的,秉持着要规模不要利润。
收购卓越网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10月1日,在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亚马逊对卓越网进行大刀阔斧改版,版面风格完全效仿亚马逊,采取全球统一的模式,目的是节约成本,Mathew解释说:“这是一家全球化公司,做出来的东西最好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这样最省cost(成本)。”
这意味着亚马逊中国没有独立性,它的命门在总部。“早期亚马逊中国网站不准修改任何地方,内部要求即使是一个意大利人来中国,就算不懂中文,看着button(按钮)就能买东西。”Mathew哭笑不得,“这多扯,哪有那么多意大利人来中国。”
2011年“卓越亚马逊”全面替换成亚马逊中国,时任CEO林汉华说,以后亚马逊中国在全球市场将扮演运营中心,而非决策中心。
作为一个运营中心,亚马逊中国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也很难制定出灵活的市场竞争策略。拿亚马逊一向引以为豪的大数据分析说,中国不被允许单独设计一套系统,只有资格调试参数,但是不同市场的SKU、促销节点等是千差万别的。
决策线路太长已经制约了亚马逊的发展,在中国消费者最重视的价格上,亚马逊同样表现出了“葛朗台式”的敏感度。王汉华明确对外表示:亚马逊天天平价,不参加价格战,因为价格战是忽悠,非持续经营之道。亚马逊追求价值战,也就是比拼从前台零售端体验(选品、价格、页面体验)到后台运营端体验(仓储、物流、客服体验)的综合价值。
但是显然,这一点已经无法笼络住中国消费者的心了!
为什么亚马逊不再支持货到付款了
货到付款在是指商家先发出货物、客户后付款的结算方式,此方式实际属于赊账交易,或延期付款结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后货款再转到卖家账户里去。
在电子商务刚起步那会,几乎所有的电商商家都支持货到付款。但是随着移动支付等基建建设的完善,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已经被很多用户开始使用。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第一季度,46.2%移动支付用户因为便捷性强选择第三方移动支付,31.7%用户被移动支付的优惠吸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便捷为移动支付核心属性,适合小额高频应用场景,未来移动支付场景将围绕便捷性进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该类场景下大部分现金支付。
所以现在很多电商平台已经慢慢不支持货到付款了。淘宝则是在这块首先开始不支持。而其他电商平台也慢慢跟进。后来只剩下京东和亚马逊等少数电商平台支持货到付款。而了后面亚马逊也开始逐渐不支持货到付款,这几乎是成了一个趋势。其实除了移动支付的完善之外,其实货到付款还有很多弊端。以下是我罗列的六个货到付款的缺点:
1、费用更高(代收款,物流要收额外费用)
2、可选择物流范围变小(不是每家物流都可以提供货到付款支持的);
3、风险加大(物流卷款私逃?物流破产?钱放别人口袋安全度肯定低);
4、资金回笼慢(物流应该不是日结给商家吧),影响现金流。
5、退货率高。有很多客户购买,是冲动购物。很多时候我们去超市,网络购物,都会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或者买多了东西。货到付款,这个时间,就会产生一个时间缓冲,在点击鼠标冲动之后,真正送货过来的时候,现着现金或刷卡会有一个比网络购物直接的现金付出感,让客户会衡量值不值这个价的问题(因为网络支付的便捷,购物会更加冲动),这个时间客户会相当于再次衡量此次购物值不值的问题,因此退货率更高。
6、退货成本高,一般来说,货到付款,退货率会高,但运费照付了。
所以移动支付是主流趋势,而货到付款将会在电商领域当中慢慢成为历史。虽然京东还有部分商家支持货到付款,但是已经在逐渐减少!
亚马逊疑将退出中国,说明了什么
还是比较遗憾的。虽然其份额大约只有中国电商份额的0.6%,规模很小,但是对于中国之外的市场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亚马逊全球电商份额是第一位的,那么如果忽略掉中国的份额,亚马逊在中国以外地区依然有十足的影响力。部分国内品牌,虽然通过阿里跳出国门依然是可行的,但是零售领域也存在着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需求。(你当然可以去亚马逊全球开店,但是这并非国内消费者和国外消费者的共同爱好,我们举例一个理想状态。比如某品牌的毛笔,销量9成是国内,如果亚马逊国内外电商并非割裂,那么来自国内的销量和评价会展示在国外消费者面前,这样会引导出新的需求,也许国外也会对中国毛笔产生兴趣。但如果你去亚马逊全球开店,你必须首先迎合全球客户的产品需求,也许毛笔就成为了一种餐具。)
所以,实际上亚马逊最有利于中国人的做法,应该是合并业务,将跨境电商和国内电商整合起来,要国内部分产品,可以通过零售方式实现一些外贸订单。毕竟亚马逊展现的长尾效应更加明显,货架涵盖的内容更加广阔。
然而,如今亚马逊中国电商退出,对于国内商户和消费者,实际上少了一个选择,不管这个选择是多么的糟糕,但是其本应该拥有不同的可能性。
不愿意本土化的科技公司是非常多的,比如当年微软的MSN,在和微信等工具对垒中,我们早已忘记了这个聊天软件。FANNG这五巨头本土化方面只有苹果比较积极。
中国商人,应该更多致力于国际化,更多的走出去,融入到世界中去,我们很难说服每一个人,但是至少希望壁垒更少,毕竟,过去几十年,我们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当然,亚马逊走了,“天要下雨”,并无挽留的必要,但我们也要清楚,不是走了谁都无所谓,这里面依然包含着就业,包含着渠道。当然也希望我们国内的电商能够走出去,并走得更远。
亚马逊为什么大规模封号呢,制裁中国电商
这次美国亚马逊大面积封杀中国商家,表面上的原因是国内商家“习惯性求好评”导致的。大家平时在网络购物的时候,受到包裹里除了买到的商品之外,通常还会夹带一张小卡片,上面一般会写着“好评返红包”之类的文字,也是要求顾客主动给予好评,然后商家再通过返现的方式给主动好评的顾客一定奖励。这样一来商品的好评率就会增加,在电商平台通过关键词展示的时候,排名就有可能会靠前。同时,其他顾客在选购商品的时候,通常也会选择好评率高的。因此商家通过花钱的方式向用户买好评,已经成为了国内电商平台的“潜规则”。
其实商家买好评这类手段在任何电商平台都属于违规行为,所以商家在求好评的小卡片上往往也会注明在拍摄买家秀的时候不要露出卡片,以免被平台惩罚。但实际上国内平台对商家求好评的行为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因为商品的好评率高了之后销量也会增加,平台就可以从中抽取更多的佣金,对平台和商家而言是一种“双赢”。
但是买好评的这种行为也会让一些本身质量不高的商品出现在平台搜索列表的前列,不真实的好评也会起到很强的误导作用,并最终导致用户在购买这些商品之后,发现完全没有评论说的那么好。所以国内的一些商家如果刷好评太过分的话,也会被平台处理,但通常只是罚款了事。
而亚马逊作为一家海外平台,规则相比国内要严格得多,对于卖家刷单刷好评的行为肯定是严令禁止的。但是国内的一些卖家习惯了国内电商平台的宽松环境,依旧将刷单刷好评的做法照搬到了亚马逊平台上,因此遭遇亚马逊的封店封号并不算冤。
但是亚马逊不仅将刷单刷好评的中国卖家全部封号,甚至连卖家的账上资金以及尚未出售的货物全部封禁,这就有些过于严厉了。关于亚马逊是否有权利扣押卖家的货品,在网上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有不少卖家认为,亚马逊自营商品也存在利用卡片求好评的现象,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因此质疑亚马逊是在搞“双标”,主要就是针对中国卖家。
据悉,本次亚马逊以商家刷单刷好评为由总共封禁了5万个头部商家,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中国深圳,预计损失在千亿元规模。包括帕拓逊、通拓、泽宝、有棵树等头部亚马逊卖家都有波及。
归根究底,“诚信”原本就是商业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国内卖家在海外平台通过刷单、刷好评的方式赚取利润,遭到对方平台的严惩也无话可说。其实国内电商平台刷单刷好评的顽疾早就应该好好治理一下,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网购消费者的权益!
关于本次为什么亚马逊不卖商品了和亚马逊为什么大规模封号呢,制裁中国电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