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米需要进口吗(中国为何大量进口粮食)
本文目录
中国大米依赖进口吗
中国大米依赖进口。
进口大米是改善型需求,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需求。另外,因为粮食收购等原因,中国的粮价更贵,而进口大米虽然一路运到中国,但在成本上还是有优势的,所以国外大米在中国也有市场。因此,中国是需要依赖进口大米的。
不过和大豆、玉米这些饲料用粮相比,中国大米的进口依赖问题并不严重,但是从海关部门的进口数据来看,大米一直都是中国进口粮食领域的主要商品。但在保持粮食安全信心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大米进口需求正在快速增加的事实。
大米购买注意事项:
1、看硬度
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看腹白
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外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般含水分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3、看黄粒
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在—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米
中国的粮食还需要进口吗
需要。
(一)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我国进口粮食(包括谷物及谷物粉、豆类、淀粉块茎及薯类)120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3.7%;价值44亿美元,下降8%。同期,我国出口粮食82.5万吨,下降47.8%;价值5.4亿美元,下降27.7%。
(二)进出口主要方式均为一般贸易。今年1季度,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粮食1150万吨,增长34.1%,占同期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95.5%。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粮食75.1万吨,下降46.8%,占同期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91%;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6.3万吨,下降46.6%。
(三)主要自美国进口,亚洲地区是主要出口市场。今年1季度,我国自美国进口粮食845.1万吨,增长45%,占同期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70.1%;自阿根廷进口116.1万吨,下降33.8%。同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出口粮食56.9万吨,下降 43.4%,占同期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69%,其中对韩国、东盟和日本出口分别为17.2万吨、9.3万吨和9万吨,分别下降39.1%、57.4%和下降60.4%。
(四)大豆进口占8成以上,各主要品种粮食出口量均大幅下降。今年1季度,我国进口大豆1015万吨,增长 30.4%,占同期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84.2%;进口均价为每吨397.2美元,下跌29.1%。同期,我国出口大米、小麦和玉米分别为18.4万吨、 3.6万吨和1万吨,分别下降69.4%、81.7%和87.2%
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原因一:缓解土地压力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耕地面积缺很少,中国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耕地,截止到2016年,中国的耕地面积在20.25亿亩。也就是说,我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多年来,我国耕地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耕地的压力很大,出现了“地力”退化和淡水资源短缺等现象。我国进口粮食是为了让一部分土地“休养生息”,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原因二:个别粮食需求有缺口
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连年增加,但是在一些粮食种类上仍存在缺口,需要进口。比如在进口粮食中,大豆占了大头。意思就是虽然粮食总产量增了,但是大豆还是比较缺。除了大豆还有一部分品种独特的玉米和小麦。
原因三:国外粮价低
由于国外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较高,所以国外的农产品的成本较中国的人工种植的成本要低,所以一些大型企业会选择向国外进口而不是用国内的粮食,这是一个商业行为。
总结
国家对农产品的把控区别于其他类商品,在一定程度农产品数量和价格的稳定,标志着国家的稳定,所以总会有一双无形的手把控着整体的农产品买卖的布局。进口农产品的行为就可以看做是为了激活国内市场活力和控制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工具。大家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就明白了,到底为什么自己家的货卖不出去还总是听说国家从国外进口粮食了。
中国的大米出口吗
中国的大米出口。
近年来由于国内粮食市场去库存,我国部分粮食品种开始出现进口下降、出口增加的态势,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米市场。
中国的大米出口很正常,不会停止出口。中国是一个稻谷生产大国,但不是一个大米主要出口国。作为国内唯一大米出口商,中粮每年大米出口都维持在100万吨左右,占每年全国大米产量1%,数量很小,因此对于全球大米价格影响也很小,不会因中国进出口变化引发全球粮价的恐慌。
随着近年来国内生产量不断提升,海外对于中国大米进口需要增多,中国对外出口大米的政策也相应作出了一定的调整,从而导致大米出口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实际上,进口多,出口也相应增加,净进口数量就会减少。这也是我们缓解由于进口规模扩大而对国内市场产生冲击的有效途径。
扩展资料:中国进口大米并非意味着国内紧缺大米
首先,根据入世承诺,中国每年应按粮食消费量的5%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所以中国进口大米更多的是一种兑现承诺。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7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明确2017年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50%。
在配额范围内,进口大米只需要征收较低的关税,但如果在配额外,则在征收较高关税的同时,还要征收一部分增值税。因此,配额内的大米进口价格或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相较配额外的大米,国内生产的大米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中国主粮结构性短缺。一般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通过进口可有效弥补这些问题。
而随着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不断推进,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允许美国对话出口大米旨在打破贸易保护主义,这是通过谈判协商作出的决定。在这过程中,中国放弃了一定的自身利益,同时也是希望美国能够对中国进行同等开放,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美国按照承诺对华进行出口,对中国国内大米市场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是中国牺牲自身应得利益,兑现承诺,从而实现中美贸易更好的发展。美国对华出口大米,短期来看或将对中国大米价格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进口量全球第一中国为什么还要出口大米
中国60%大米进口吗大米进口比例是多少
中国是全球大米需求量最大的国家,由于需求太大,我国的大米不仅来源自产,也来源于进口。最近有网友表示,中国有高达60%的大米来自进口,这件事情是否属实呢?下面来了解下中国大米进口数据。
中国大米
从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中国60%大米来自进口,这是不实数据。我国长期采取“粮食作物优先、经济作物让步”的发展战略,确保了我国稻谷消费的高保障率与高自给率。中国每年的确进口200多万吨大米,但是也出口200多万吨大米。
2019年中国三大主粮(稻谷、小麦和玉米)综合自给率达99.8%,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其中稻谷和小麦的自给率均超过100%。中国大米库存量非常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国民半年的大米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