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消费者行为引发的流量入口分析
这两天有个卖家朋友跟我吐槽了一堆关于工作上的问题,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就是:公司负责选品的同事很努力,结果产品上架之后普遍都很难推起来,过去一年基本都是靠吃老本,新品成功率非常低。
我想有相当数量的卖家应该跟这种情况差不多,以往还能靠数据+勤奋找到一些所谓的蓝海产品,趁着竞品不多的时候快速的搞上去,这两年慢慢发现这样的方法越来越不奏效了,有极端的自己的产品刚刚发出去,瞬间发现原本的蓝海市场已经变成了红海,等到自己要去推广的时候发现别人都在半价清仓。
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获客渠道过于单一,我说的绝不仅仅只是个别的卖家,而是大多数的中国卖家,说句客观的话,是中国卖家自己硬生生的拉升了流量的门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9成以上的中国卖家都在站内搜索上相互厮杀,完全不考虑容量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张图,亚马逊官方发布的转化漏斗,消费者在真正做出选择之前通常都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我们这些中国卖家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就在于过度的追求短平快,忽略了深层的介入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简单地把流量入口做下分类:
所谓的内容入口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字,图片,视频不断的获得目标客户的注意力,最终让消费者产生信赖感,要么直接产生直接的购买行为,要么通过内容加强内部检索的记忆力,当客户需要此类商品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并且愿意找我们购买。
中国卖家最擅长的搜索入口可能只是一个表象,事实是大多数人擅长的或者说知道的只有站内的搜索,但是搜索行为本身有可能会在其他渠道发生,尤其是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也就是说目标客户有可能是先在Youtube,Google,Bing这些渠道完成了一轮搜索,形成了消费决策后才转到电商平台最后搜索品牌名,商品名,行业名词,完成的成交动作。
关联入口潜藏在消费决策的后端,往往是基于共识或者是外部刺激带来的,比如说当买家看到大多数人同时购买两件或者三件产品,当消费者看到商家的促销信息最后觉得划算最后产生的成交,一般这个入口对于内容,品牌的依赖度没有那么高,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几乎是转化漏斗的最后一环,所以往往流量基数没有那么大,但是好的一点就是成交率往往比较高。
当我们想要去经营一款产品时,一定要捋清楚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通过理顺这些,我们就知道目标消费者会到哪些网站,哪些渠道获取信息,什么样的前置信息会影响他们,诱使他们最后成交的钩子到底是什么。
有很多人一提到营销,一提到站外推广,一提到网红,社交媒体,站外广告,第一印象一定是:烧钱、转化差。殊不知那些高转化率的品牌商品正是因为不断的在做这些,潜在消费者基于对内容的共识最后才形成的高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