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们重点聚焦股权激励的估值和定价的问题。
在股权激励项目中,卖家老板最爱的问题就是:“给员工的股权,该怎么估值?给投资人的估值和给员工的应该是不一样的吧?
其实,这个问法本身就错了。非专业人士经常会混淆两个核心概念:一个叫做估值,另一个叫做定价。估值和定价,在股权激励乃至各种资本交易中,都是非常基础的概念。
先说一个概念:任何一个事物,在一个特定时间点上,都有一个客观的价值。而估值,就是对这个客观价值的估算,越接近客观价值,我们就说,估值越准确。
每一个公司,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都只会存在一个状态,你有多少资金、多少库存,多少员工,发展状态如何,都是既定的事实。就像拍一张照片,咔嚓一声,这个瞬间就定格了。那么在这个时间点,公司价值,理论上就存在一个唯一的客观数字。
你可能会说: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的机构,给同一个公司的估值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没错,这是个好问题。我们要知道,估值,是对价值的估算。不同的机构,大家的估值方法、工作可能有所差别。比如说,你认为公司的利润是2000万,但是投资机构尽调,发现你公司财务不合规,能认定的利润只有1400万。那么,你们得到的估值结果,也一定会存在偏差。
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所有的资产都在跌价,这个我相信你能理解。
看行业天花板的高低。举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前几年有些无人机公司,主要是做电网巡检,技术非常的先进,但是市场空间就非常的有限,天花板非常的低,全国就只有两个客户: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这就决定了它很难做成一个大市场,估值也很难上的去。反而很多消费品公司,比如酱油、纯净水,估值都很高,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市场足够大。
我们经常听到行业地位、发展潜力、技术水平、增长速度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属于商业模式的范畴。
而对于跨境电商而言,同样1000万的利润,如果你是简单的纯贸易型的商业模式,那估值一定上不去,因为纯贸易的门槛和壁垒不会太高;如果说你有自己的品牌、供应链,甚至是产品研发,那估值肯定就完全不一样。
你的公司股权架构合理,合伙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责任安排得很好,公司可以长治久安,这种情况下估值就会比较健康。
但是如果你们的权利过于分散,或者是过于集中,股东之间的利益和心态难以平衡,很容易产生股权纠纷,或者在重大决策方面难以达成一致。那这种情况,公司的估值必然会被打折。
有了估值之后,定价的问题相对来讲就会比较简单。我们做股权交易的时候,对于不同的交易对手,可以差别定价。
比如说一个资源型股东入股之后,能给公司带来一些巨大的资源,你肯定愿意便宜点给他。如果是一个纯粹的财务投资人,那么大概率你会希望卖的贵一点。
原则上来讲,如果说这个股权是按照工资补偿的逻辑给员工的,那么员工少拿了工资,其实实际上已经进行了支付,你再让员工额外掏钱就不合适了。
再进一步思考,如果工资补偿折合的股权是 30 万,你和员工都希望绑定的更深一点,给员工 50 万的股权,那么超出部分的 20 万,那就应当另当别论,该掏钱还是要掏钱了。
从上市公司实际案例来看,国家有法规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定价应该不低于股票市价的50%,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的股价是 10 块钱,那么给员工的股权激励就不能低于 5 块钱。所以我们看到 5 折、6 折是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一个定价策略。
首先,我们的股权流动性比不上上市公司,员工拿到手之后短期很难出手。
其次,能否上市,能分到多少红,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因此我们通常都是建议可以比照上市公司的定价,进一步的打折。比如说 3 折左右,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价格。另外,每年的分红水平、员工的支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另外,跨境卖家的股权激励,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靠分红来兑现收益。因此,我们可以对分红水平进行测算,看看员工几年能够收回投资。如果是 2- 3 年时间靠分红就能收回投资,那么这也是非常强的吸引力。
此外,支付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定价过高,员工日常收入又比较有限,那么支付的压力就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导致股权激励推行不下去。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在做股权激励的时候,会在支付方面给一些宽限,比如分期交款、公司提供借款,还有支付进度挂钩、年终奖等等,都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