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新增关于“价格”指控:对于亚马逊卖家而言,到底是利还是弊?
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段时间亚马逊的反垄断事件?近期有外媒爆料称,美国官方再一次修改了对亚马逊的反垄断起诉书,将原有的指控内容进一步更新。
此次的更新的指控内容,主要将矛头指在了亚马逊的定价问题上:官方认为,针对亚马逊强制要求卖家提供全网最低价,也已经构成了垄断。
实际上,亚马逊不仅仅是要求卖家在定时时提供最低价,甚至还会为了巩固自身的垄断地位,与第一方卖家或供货商签订反竞争协议。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亚马逊作为平台方成为一家独大,而这样的行为看上去是为了消费者谋求最低价格,实际上在“一枝独秀”的情况之下,已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让他们在选择产品上没有自主权。
此次官方再次新增指控内容,无疑又让亚马逊着实慌了一波,而此前发布邮件“拉拢”卖家无果之后,亚马逊又将目光投向了消费者。
于是,在过去几个星期里,亚马逊不断实施一些利好消费者,同时对卖家不利的政策,包括不退货退款,自动退款审批以及强制免费退款等等,而这场博弈的后续到底如何,我们也将会为大家持续关注。
今天,就借助官方新增的这项指控,来和各位卖家朋友说说那些年因为定价而在亚马逊受过的教训。
和价格有关的问题,相信很多卖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曾经收到的那封“不公平定价”的邮件。
在亚马逊的相关规定中,明确表示:平台要求所有卖家需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设定自发货产品的物流价格。卖家的商品运价需符合实际运费,并与其他主要零售商的运价(同等大小、重量,相同目的地和运输方式)相近。
此外,在去年4月11号,亚马逊再次更新了公平定价的范畴:在原有“价格欺诈”的判定标准中:将产品、运费、人工成本上涨的因素。
而一旦我们遇到以下几种情形时,就很容易被判为“不公平定价”:
1、产品的图片或者描述中的参考价格,与实际销售价格不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2、对短期内需求大幅上涨的产品,进行了大幅度提价;
3、相同卖家的同一产品,在不同销售平台的价格存在差异;
4、单个产品的价格与组合捆绑销售的产品组合的价格之间存在明显悬殊
有的时候甚至一次小小的合理范围内的提价,都会被系统监测,因此如果此次反垄断指控落地,势必也会让各位卖家在这方面轻松不少,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