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品牌授权新规,跟卖卖家将被“封杀”!



近期,亚马逊发布了一项针对品牌授权的新规,这一举措对平台上的卖家,尤其是依赖跟卖策略的卖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新规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规范平台销售行为,加强对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平台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LOA必须包含以下关键条款:
授权方(Licensor):即品牌的所有者。
被授权方(Licensee):即获得授权进行销售的卖家。
授权范围:详细界定卖家被允许使用品牌知识产权的具体业务范畴。
地域范围:明确规定卖家可销售授权商品的地理区域。
授权期限:限定授权的有效时间区间。
新规特别强调,未经品牌直接授权的商品,尤其是通过零售渠道采购后转售的商品,将被平台直接界定为“假冒产品”。一旦被认定为销售假冒产品,卖家的账户可能面临永久停用的严厉处罚。
新规对卖家的影响
1、跟卖模式的终结
新规对跟卖卖家的冲击最为显著。
过去,许多卖家通过跟卖热门产品快速获取流量和订单,这种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然而,新规实施后,这种模式几乎被“封杀”。
例如,许多跟卖卖家从线下零售店铺采购知名品牌商品再转售至亚马逊,如今这种操作已被严格禁止,因为他们无法提供有效的品牌授权书。一旦被品牌方投诉或平台检测到违规,账户极有可能被永久停用。
此外,许多跟卖卖家手中囤有大量未经授权品牌商品的库存,若新规实施后无法继续销售,将造成严重的库存积压,给卖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合规卖家的选品策略调整
新规实施后,合规卖家在选品时需要更加谨慎。
以往,卖家在选品时可能更侧重于产品的市场需求、价格优势等因素,而如今产品的品牌授权情况将成为首要考量因素。卖家需要建立更为严谨、细致的选品审核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品牌授权相关信息,避免因选品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在供应链选择上,不仅要确保供应商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和产品质量,还要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合法、有效的品牌授权文件以及商品来源证明。
LOA授权书不等同于分销协议或商业发票,其作用仅针对知识产权使用许可,通常仅授予批量采购的经销商。
因此,中国卖家若期望合规经营,需要主动与品牌方取得联系,确认品牌方的最低采购量要求,并与之签署LOA。
卖家的应对策略
1、确认产品授权需求
卖家应立即对所售商品进行审查,确认是否需要品牌授权。与品牌方确认是否需要LOA,并确保所有必要的条款都已经包含。如果不确定,可以主动联系品牌方或其授权代理机构,获取准确信息。
2、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与品牌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卖家应积极与品牌方沟通,争取获得长期有效的授权。如果需要签署LOA,请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协议和合同文件,确保授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提前准备相关资料
如果亚马逊要求提供LOA,卖家应提前准备好所有相关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如果账户已经因品牌投诉而被冻结,应及时向平台提供LOA和其他证明材料,争取尽快恢复账户正常运营。
4、定期监控授权状态
卖家应定期检查LOA的有效期,确保授权在有效期内。如果授权即将到期,应及时与品牌方沟通续签事宜,避免因授权过期而导致销售中断。
新规引发的争议
尽管亚马逊表示,这项新规是为了保护品牌方的权益和平台的正常秩序,但不少卖家提出了质疑。
一些卖家认为,“商品一旦购买理应拥有转售权,为何还需要品牌授权?”
对此,亚马逊回应称,品牌方有权要求平台下架未经授权的商品,避免假货侵入,保护品牌价值。
然而,卖家们也反馈了一些实际问题。即使部分卖家已经持有LOA,仍可能因“真实性存疑”而被暂停账户,并且需要反复提交供应商发票等证明材料,整个审核流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繁琐性。
亚马逊品牌授权新规的实施,无疑给跨境卖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这也是推动卖家走向合规、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契机。
卖家需要积极适应这一变化,调整选品策略、规范经营行为,才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只有抓住机遇、提前准备,才能在未来的亚马逊平台中稳占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