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企业要往东南亚搬了 中国出口电商年底将迎大考?
东南亚市场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也将会成为一个新的供应链增长地区。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一个巨大影响就是产能转移,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米仓供应链创始人孙剑巍——一个从事国际物流事业近30年的老兵,在谈到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时,如是说道。
据了解,米仓供应链集团是一家集跨境电商、口岸通关、地面处理、货运代理和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其目前正在布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并于2018年投资和参与管理东兴口岸。很显然,米仓也将其市场目标锁定在了东南亚地区。
在孙剑巍看来,如今之所以有中国产品出口东南亚以及中国企业往东南亚扎堆的一个大势,主要原因,除了一带一路,就是中美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下的产能转移
对于企业来讲,最大的需求就是要赚钱,但因为中美贸易摩擦下,美国提高了25%的关税,这就导致同一件产品,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国家出口美国的产品,只从成本上来看,就相差了25%。
“但实际上来看,美国是中国出口的最大买家,美国买家反而就成了这25%关税的承担者。”孙剑巍说道,所以这些美国采购商就希望将中国的供应链厂商,即出口产能,向以东南亚为主的国家进行转移,以减少受到的关税影响。
据孙剑巍称,目前一些头部商家或超大工厂的转移,带动的可能是几千家配套工厂的转移,比如三星、苹果等。
“大企业是全球配置资源,贸易摩擦对其来说只是个中性问题,他们无非就是把转移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孙剑巍表示,但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进行产能转移的,就要面临市场份额的减少、甚至淘汰。
拒绝接单,还是生存?中国厂商也正因此面临着抉择。当然,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后者,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跟着采购商的要求,衡量所要转移的产能比例,将其迁移往东南亚等地。
而中国出口企业所要面临的真正大考验还在年底。一般来说,于中国工厂需要根据订单交付时间安排工期,所以美国采购商向中国订货时,都是按年下订单,并且由采购商支付进口关税。
“所以,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在今年年底,他们将之前全年的订单完成之后,就有可能面临国内工厂关闭的状况。”
孙剑巍在不断跟许多商家、渠道商以及厂家打交道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原来在东南亚有分厂的制造企业,以如今的技术水平看,六个月就能在东南亚完成产能扩张。如果是需要建新厂的企业,最多需要18个月。
所以,孙剑巍表示,中国企业最痛苦的不是现在,而是明年。
据了解,目前两国元首已经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但跨境电商还是应该要有预见性,不能温水煮青蛙。”孙剑巍说道。
在贸易摩擦焦灼状态下,一些工厂也不得不继续产能转移。“因为他们已经大力投入了这些产能,不可能随便终止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有着丰富的供应链资源,原来大量的工厂并不直接面对采购商,都是由卖家帮其销售。“而一旦工厂向海外转移,会导致本土供应商减少,大卖家的日子便也会越发艰难。”
除此之外,在今年10月17号以后,美国邮政将退出万国邮联,而万国邮联是中国卖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卖货物流渠道。“其退群有可能会导致西方的一些邮政跟着退群,这也会对中国卖家造成很大的影响。”孙剑巍说道。
孙剑巍告诉亿邦动力,目前进行产能转移的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箱包、鞋帽,以及电子品类等,这些都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所在。
东南亚——大势所趋之地
目前大多企业之所以都蜂拥往东南亚转移,孙剑巍称,相对于中国,东南亚有几个明显优势:
一、东南亚不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也不需要额外付25%关税。因为关税影响最大的是生产制造企业,而如果中国生产制造企业将原产地放在东南亚,将会导致许多卖家会跟着转移到东南亚。
二、东南亚国家人工成本低。比如,东南亚国家的人工工资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需的一些人工成本相对比中国低。
三、对于东南亚市场来说,由于中国工厂的大量涌入,会使当地人均收入提高,从而带动当地消费水平的提升。且东南亚有6.5亿人口,市场容量大,综合水平增长也很快。
“这也是为什么说东南亚市场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也将会成为一个新的供应链增长地区。”孙剑巍判断。
在其看来,其实中国的工厂并不好过,由于国内的人工和土地成本高涨,再加之各种合规政策要求,商家要面对很大的成本压力。这时候,卖家们就要开始寻找出路,相对于各方面成本都低于中国的东南亚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此外,东南亚有大量华侨,其文化、审美等都与中国很接近,中国商品进入东南亚,不管是从文化,还是价值观上都与中国有很高的契合度,很适合中国卖家出海。
而这些因素也都是米仓供应链在做出布局东南亚市场的决策之时,所参考的依据。
孙剑巍表示,米仓供应链对东南亚的市场布局已经走到了第三个年头,目前,米仓在东南亚当地有自己的海外仓以及清关团队,本地化也已经深入当地,所以也了解中国卖家的困难和需求。“米仓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这些差异矛盾”。
据悉,目前,米仓供应链负责管理和运营的广西东兴口岸,是陆运去往东南亚的重要关口之一,于2019年3月19日正式开通启用。其占地30243.8㎡,分为限定区、查验区、过驳区三个区域,且距离越南芒街100多米,日均货量超4000吨,日均超过350辆车通关。
“东南亚水果70%是经过广西进入到中国的,因为陆运要比海运时效快,且比空运便宜。对于水果类,以及低端制造业、3C类等产品,经过东兴口岸进出口东南亚,就成了必然选择。”孙剑巍称。
此外,孙剑巍表示,目前,通过东兴口岸出口的以线下企业为多,占整体的80%~90%,主要是广东和浙江的企业。
因为东兴口岸是咽喉之地,广州和深圳就成了华南的集散中心,米仓每天会从这里的集散中心发车到越南和泰国等地。且米仓在珠三角地区,都建有收货的站点,将货物统一运到米仓在东兴口岸的仓库或者直接通过口岸运往东南亚各地。
资源协同的本地化落地
相比于其他供应链企业,米仓在东兴口岸可以做到更高效和稳定通关,孙剑巍称,这也是米仓的核心竞争优势。
但孙剑巍强调,东南亚市场也有很高的壁垒,在东南亚落地过程中免不了遇到一些痛点。比如需要克服语言文化的障碍,以及当地工人如劳动力素质和工作能力等的问题。且东南亚市场由于其本身不同于中国,不是一个完整的大市场,其各个国家还有税收政策、海关政策、消费习惯等差异。
这些也是目前很多企业最难克服的地方。"所以对于进入东南亚的企业,首要解决的就是本地化问题,必须要按照当地的政策来。"孙剑巍称,米仓的做法是在当地管理层都全部采用了本地华人员工,与此同时,注重做好当地各种资源的协同,这一点尤为重要。
他表示,米仓供应链主要解决的就是产品进出口的全链条问题。“正是因为米仓负责运营和管理东兴口岸,可以为商家量身定制完整物流解决方案,即从产品发货起,直到落地东南亚。”
比如,关于关税、海关政策、通关等问题,米仓可以与商家进行对接,避免商家因信息差而出现错误。“这一点很重要,即米仓可以保持货物通关稳定性,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线上还是线下,都可以快速通关。”
除此之外,由于东南亚线上支付不普及,主要使用现金交易,米仓就分别与东南亚各个国家的支付机构合作,帮线上商家帮代收货款。
至于怎么跟企业对接的问题,孙剑巍表示,米仓会根据海关的标准,形成一个个自身业务线产品。或者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米仓在东南亚当地建立了一些集货点和本地仓,并且和当地的“四通一达”公司以及邮政进行合作,由这些当地的物流公司进行最后一公里的派送。此外,孙剑巍表示,由于东南亚地区的物流并不发达,可以分成两部分来做:
一部分是针对东南亚各国家首都。孙剑巍称,东南亚的国家有一个特点,即首都占据了其国家整个经济的一半,甚至2/3左右。所以,首先要保证这些首都的配送效率。
另一部分是除了首都以外的地区。因其都相对落后,消费者对物流失效的要求并不高,更在意产品的性价比。所以,很多物流可能要一个月左右才能送达消费者手中。
目前,通过东兴口岸,米仓发往泰国和越南的时效分别为五天和三天,而发往马来的货物采用空运,也能实现三天左右达。
如今,米仓供应链已经成功覆盖了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今年,其计划往柬埔寨拓展,之后,再继续往其他几个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