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交媒体为品牌引流已经成为一个潮流行业,预计在2022年,市场份额将达到150亿美元。内容创作者们(即红人)通过与品牌合作,向粉丝种草品牌或产品来换取报酬,通过他们的线上影响力来获利。他们之中最成功的的红人往往是因为社交媒体而声名鹊起的普通人,他们通过自己特别的创作技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关注,在粉丝中建立了高度的信任,这也让他们成为了品牌的关注对象。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与红人绑定过于紧密,势必遇到流量的瓶颈;投放过于频繁,甚至还会引起消费者反感;红人若是出现负面新闻,品牌也会跟着遭殃。没有考虑到这些责任的品牌代言可能会适得其反,从而对影响者本身及其所代表的公司造成声誉损害。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跟红人更顺畅地合作,我们列举了五个常见的网红营销错误:一些粉丝认为,红人有责任确保他们产出的内容具有“真实性”,不会因为代言的影响,而让内容中充满“恰饭”因素,他们对红人作品的“恰饭”内容占比非常敏感,当过多的“恰饭”出现时,这些粉丝往往会做出负面的回应。一位粉丝评论道:“我喜欢的其他YouTube创作者同样有在他们的视频中投放广告,这没问题,但是你的作品每个地方都是推广,这让我不得不怀疑,到底哪个产品才是你真的喜欢的。”这说明了对红人代言真实性的怀疑,虽然这个错误没有对被代言品牌造成声誉损害,但它导致消费者对这些红人持怀疑态度,可能会降低他们作为代言人的有效性。红人被视为有责任创作有价值的内容,粉丝对红人的创作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们认为品牌过多的干预,会造成红人产出内容低质化。例如,当他们感觉到红人收到了脚本或被要求频繁提及产品时,他们会对推广品牌产生反感情绪。一个粉丝评论写道:“喜欢这个视频博客。讨厌 OTT 提到的产品。起初我对它很感兴趣,但在第三次提及之后我在想,“这个产品需要这么多次的提及,到底是有糟糕?”。一两次就差不多了,多次的提及只会让我感到反感。”红人应该在产品的特色方面获得高度的创作自由,使他们能够产出观众喜欢的内容。当品牌在一段时间内与众多红人进行合作而发布大量代言活动时,看似铺天盖地的宣传,但效果却不一定尽人意。事实上,很多观众对于这类重复性的广告会反感,品牌应避免在同一个社交媒体中选择大量的人进行相同的活动,并需要红人按照各自的风格来进行创作,这样才能让观众减少对品牌的观感疲劳。过多过重的赠品(例如豪华假期和大量免费商品)会降低红人代言的可信度,消费者甚至抱怨这些昂贵的网红激励措施的成本会增加该品牌产品的零售价格。许多粉丝对这些品牌感到反感并避开他们,企业应减少对红人的激励,或确保此类代言活动通过竞赛或赠品使社区其他成员受益。红人应向粉丝透露自己的代言情况,使他们能够将代言活动和自然内容区分开来,当观众感到没有明显的区分时,可能会很沮丧。红人为品牌的背书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问题,期间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能造成不良效应,虽然红人会受到收单其冲的指责,但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会影响到品牌方。总体而言,仔细关注影响者的选择以及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执行,将使品牌能够避免来自目标受众的强烈反对的风险并增加其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