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就是记录下这段时间跨境店商业里值得记录的东西
这段时间有几个事情值得记录下
1、Payoneer(又称P卡)纳斯达克上市了,P卡一半客户都在中国。想当年(2012还是2013年)carol把P卡在海贸会那一年的年会上推广开来,一下子就打开了市,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真是迅猛,也非常恭喜他。。不过P卡当年犯了一个本土化不够的错误,导致PingPong这个强大的通过更低手续费和大规模销售团队快速崛起。忽然发现老外的产品或公司名称取得都让中国人难记,我估计至今为止,很多P卡的客户都没有把Payoneer拼写对,幸亏来的早,被大家改称为了P卡。
2、店小秘收购17Track,这是今天的新闻,17Track也是行业的老兵了,当初起来的时候我记得创始人还在汕头那边做论坛站长吧。后来被兰亭集势给投资了,然后搬到深圳来正式商业化,一直稳稳的发展,不冒进,不扩张,就深挖那点事:物流信息全球跟踪。好多人都认为这个很容易,很多人都去复制这个模式,结果没有一个能跟17比肩的。今天店小秘如日中天,拿了那么多的风险投资,直接并购17,也许是17的最好选择。
3、跨境电商行业里的Saas软件接二连三的获得融资,都是亿元级别以上。如店小秘、马帮、易仓、领星、积加。。。资本真的很疯狂。不过这群Saas软件的兄弟们也的确熬了三五年以上,其中马帮张洁应该都搞了八年以上。我一直认为软件是个好东西,它能沉淀和积累,而且跟用户接触的频次非常高。如果软件刚好能在初期最好的满足用户需求,随着用户的需求增加而优化,总会有一天会爆发的,这也是厚积薄发的样本。我的兄弟alex之前也在开发模块化的跨境电商ERP软件,上周给我电话说转行做评测系统去了,我问原因,回答说是资本疯狂进入,ERP行业竞争越来越充分,之前没有拿到融资,现在才开始搞不久,肯定拼不过,还不如重新选择一个赛道。我想了想,的确如此。。我差点也把我们熬了三年多开发出来的PAAS架构的物流收货系统/国内集货仓系统/海外仓系统给废了,想了想做软件也必须做差异化的才能生成下去,别人做SAAS,那么我就做PAAS吧,让用户放心把软件数据放在自己的云上自己管理,人家不做定制化我来做定制化,人家按年收费我就按单来分成,走个不一样的模式慢慢走走看看,也许物流货代企业/想做仓库的电商用户也会选择我们。既然都花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这么多年也熬过来了,又不是没有客户,何必轻言放弃。。活下去,最重要。
4、亚马逊这几天扫号导致很多中小卖家账号被封,听说这次的原因不是因为刷单,而是因为关联。群里很多人说是因为某某多账号管理的浏览器导致的问题,原因就是IP池不够,也许会分配的时候出现一个IP管理多个账号。然后也有危机公关的自媒体稿件。不过这个事情原因不明,亚马逊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回复。反正死的就让他去死吧,中国卖家现在被美国媒体怼的不要不要的。Jeff都要上天了,新来的CEO新官上任三把火,真正只烧了封刷单的账号这把呢,还有2把不知道何时烧。
5、致欧科技在A股IPO材料递交获得受理,这是这段时间行业的最好消息。这个被Anker投资的行业知名的且亚马逊家居类目欧洲排名第一的大卖家,2020年干了39.71亿元人民币营收(亚马逊收入是28.49亿,B2B渠道的收入是6.72亿),净利润达到了3.8亿,接近10%净利润率,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5.89%。不知道怎么说,对比之前2年去年的数据报表有点粉饰嫌疑,要上市嘛,可以理解。致欧科技如果能IPO成功,这是行业的第二个Anker模式上市的公司,因为B2C线上收入占了83%(虽然线下和B2B占比逐年缓慢上升),反正这是个行业大好事,为跨境电商行业IPO之路踏实了基础。
6、雨果网获得1亿人民币的融资,是跨境媒体转型成功的典范。我也是搞这个半搭子自媒体好几年,一来没有坚持住,二来商业化太迟了。通过做媒体获取流量,然后引入广告业务、物流业务、VAT商标业务、培训业务等各种变现工具,现在来看,只有雨果网获得了成功,之前有一个案例是卖家成长,可惜选择的变现工具门槛太低,加上管理团队意见不一致,现在江河日下。既想立牌坊又想做婊子是不能成大事的,这也是我自己的反思。
7、今天德国BBG(柏林品牌集团)的中国区负责人徐总来公司找我,聊了下,这家15年前成立的公司一直依靠中国的制造商生产其厨房用品、园艺工具、体育用品和其他日用产品。目前其90%的产品仍然在中国生产。现在要在全球并购亚马逊上的品牌店铺,目前这家公司自己建立的品牌有14个,收购的品牌有20个,中国应该还没有第一例。我认为这是Alan的那家美国公司的最强劲对手也正式进入中国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很多国外公司都来中国收购亚马逊卖家的品牌店铺,我遇到的有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中国的,各种要求都有,就是直接并购不带对赌,他们相信自己的运营能力可以让中国卖家的亚马逊品牌如虎添翼,会更上一层楼。他们要迅速做大规模,根本没有耐心做从0到1的基础工作。不知道这种模式大行其道,会对行业造成什么冲击,反正我身边很多卖家朋友都在偷偷问和计算自己的公司能卖多少钱了。也许有时候,心中无底,落袋为安是最妥当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