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做亚马逊"到真正开始,我经历了什么

线上+线下课程,助您快速实现从新手到爆单的转变>>>
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时候,收到了一条私信:"一汤,我想做亚马逊已经两年了,看了很多资料,也参加了不少课程,但总是不敢迈出第一步,你说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跨境?"
看到这条消息,我笑了。不是嘲笑,而是感同身受。那个躺在出租屋里,每天晚上辗转反侧,既向往又害怕的自己,仿佛就在昨天。
曾经的我,也是个"想做型选手"。那时候租住在深圳一个老小区,每天早出晚归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每当看到朋友圈里谁又在亚马逊上做出了成绩,心里就会痒痒的,但转念一想到选品、备货、运营,又觉得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想"
01
记得当时我列了一张清单,写下了所有阻止自己行动的理由:
资金不够,担心亏损
不懂英语,怕沟通出问题
没有经验,害怕踩坑
竞争太大,怕做不过别人
某天下班路上,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些担忧里面,有哪一个是真正无法解决的?
资金?可以从小单品起步
英语?可以从简单的开始学
经验?谁不是从小白开始的
竞争?哪个行业不竞争?
我发现,所谓的"不敢做",本质上是对未知的恐惧在作祟。我们习惯了安稳的生活,不愿意走出舒适圈。但问题是,你不走出去,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从"想做"到"开始做"的转折点
02
真正的转折来自一次尴尬的对话。一个好朋友找到我,说想做亚马逊,让我教他。当时我愣住了——作为一个"研究"了亚马逊大半年的人,竟然说不出一句真正有价值的建议。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所谓的"研究"不过是纸上谈兵。我给别人的建议,连自己都没有实践过。这种感觉特别不好受,就像是一个从没下过厨的人在教别人烹饪。
这件事像一记当头棒喝,让我明白:光想不做,最后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专家"。与其继续空想,不如从小做起。
就这样,我用攒的两万块钱,做了人生第一次尝试。选择这个金额是因为:
投入小,风险可控
产品简单,易于理解
物流成本低,适合新手
最重要的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就算亏了,也要把每一分钱亏出价值来。
以面打面的思维
03
记得第一次订货时,我紧张得像个高考生。反复核对SKU、包装要求、FBA收货地址,生怕出一点差错。那几天,我几乎每隔半小时就要看一眼邮箱,生怕错过工厂的任何回复。
等货物到了亚马逊仓库,我才发现自己像个患得患失的父母。每天盯着后台看发货状态:排队中、收货中、上架中...每一个状态的变化都让我既期待又忐忑。
直到收到第一笔订单的提醒,我愣在那里好几分钟。那种感觉,真的是无法用语言形容。明明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25美金订单,却让我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
真正经历后,我才明白:亚马逊的每个环节其实都有清晰的规则和流程。只要你按部就班去做,并不会特别难。难的是我们心里那道坎,是没开始前的各种顾虑和不安。
一汤说
04
回过头来看,"不敢做"的背后,往往是因为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其实跨境电商和其他创业一样,不需要追求完美开局,重要的是先上路。
就像学习游泳,你在岸上想再久,也不如下水试试。当然,下水不等于横渡大海,可以先在浅水区适应,循序渐进。实在不行,找个亚马逊教练《做亚马逊,你需要一个靠谱的教练》指导你,带着你下水,也是有一样的效果。
如果你也在徘徊,不妨问问自己:一年后的今天,你是想继续"想做",还是已经在路上了?选择权一直在你手中,就看你愿不愿意,为了内心的渴望走出那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