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平台之殇
![](https://img.amz123.com/upload/avatar/202210/1665236612804.png)
小伙伴们,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亚马逊不行了,你们怎么办?今天谈下我的感受。
1、何为平台?
从大来讲,什么都可以称为平台,从互联网角度上讲国内最大的平台就是BAT,国外是谷歌、脸书、推特。我个人认为微软也是平台,因为这么多人用Windows,微软开了互联网时代的好头,但是没有乘胜追击。从这个角度上讲,拥有很多用户的都可以称为平台。
而跨境出口电商平台,现在也是三分天下,各地诸侯峰起。eBay已不复当年之勇,速卖通领袖一定认真研读我党史,开始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提高门槛,卸磨杀驴。亚马逊现在风光,但也开始收缩调整。互联网时代推陈更新更快。五年一亘迭,到时或许已没eBay,亚马逊已不 Amazing,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诺基亚没了,摩托罗拉已生锈,当年的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今何在?
2、平台的核心
黎万强在小米内部手册中提出“参与感”一词很好的解释了互联网精神。互联网公司最需要的就是用户,有参与感的用户,高频使用,粘性用户。当你还在纠结一个订单收2元还是4元的时候,你就在失去用户。你的身后早已尾随着模仿者、跟进者,准备举用户之众号令天下。
你要问不收钱,如何自营自保?那我答淘宝是如何生存的?360是如何美国上市的?滴滴、UBER是如何在亏本的情况下将市值做到上百亿刀的?互联网就是这样玩的,就得这样玩,你要玩就得守规矩。当有一天,你可以像张晓龙一样对自己的用户说,以后少用我的平台,多花点时间陪陪家人,你就赢了。
3、转型之痛
首先说不痛,对于赤脚大汉,无家无底之人是最不痛的,因为他根本感觉不到痛。对于有家有底之人,是最痛的。
为什么这么说?从历史看起,爱新觉罗一家齐乐融融,若不是遇到列强纷争,内乱不平,为何要变法革新?最后革了自己的命。互联网伊始,最强的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手握大把钞票的制造型企业。他们难道不知道互联网好吗?他们肯定知道,比起原有线下各级分销的渠道,他们要建专卖店,发展各级分销商体系,以及交各种流通税,拜各地各种菩萨。有了互联网,老子一统天下,减少分销体系,人工减少,盈利增加,税收模糊,哪个菩萨管我?但是谁做好了呢?美的在10年前就开始建家电营销网,最后不了了之。董明珠把格力做到了世界第一,却玩不了已被互联网附体的手机。
自己既当球员又当裁判的足球赛,谁会和你踢?当你的员工还在纠结每个订单要产生多少利润率的时候,把客户当别人、别公司的人的时候,你的平台何来参与感?何来粘性互动?
4、为什么要转型?
简单说,以前的玩法已经不好玩了,玩不下去了就要转。或者是当你企业的体量已经无法成倍数增长,你要想跃过龙门直向云霄的时候,你得转。世界上只有两种老板,小老板和企业家,你是愿意做小老板的员工还是做企业家的员工?想当后者就要义无反顾的支撑老板转。这里你可以憧憬下当年阿里那个前台小妹,在马云美国敲钟的时候,她已经数不清自己有多少钱了。
5、怎么转?
意识转变,互联网很美好也很现实,投资人说有多有钱就多有钱,说翻脸就翻脸。
对于员工,惰性思维,奴性思维,排他性思维都是要不得的。做到的,请继续提高,没做到的请自己思过,当你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就不会一直待在仓库工作,楼上必然有你一间房间。
对于老板,我们来讲最近麻烦很多的百度和爱穿布鞋的马云,马云只会告诉员工我的愿景在哪里,站在云端看你们做。李彦宏却是员工拿合同来,亲自一字一段看完,然后问两三问题,答上就签,答不上自己回去落实清楚再来签。看完你再看下最近新闻正负两端,你就明了了。
本文作者:创客秦亮。文章经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