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特朗普疯了,威胁继续加征关税!

,选品、合规、物流等官方团队为您保驾护航,打造从 0-1 的转型之路>>>
北京时间2025年4月7日 23:14(美国东部时间11:14),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文,内容如下:

其实是对我们国家做了最后通牒:
如果中国不在24小时内撤销对美国商品加征的34%报复性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的关税,使得总税率高达104%(《联合早报》称实际税率可能达到117%)。
同时,特朗普还威胁将全面终止中美贸易谈判,并与其他60个国家启动新的谈判。
昨晚这个消息一发,跨境圈立马炸锅了:
“这特朗普是不是疯了,再加50%,那关税不得104%, 这是打算闭关锁国了吗”
“特朗普特不靠谱,这是不打算让亚马逊人活了呀”
“太疯狂了,太离谱了!!这是要大规模贸易战了吗?“
“这些我都懂,大国之间的博弈。但是我不懂的是那印度洋上的无人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也加征关税,那里只有企鹅、海豹和鸟类,要征收Q币么?”
Part 1
"极限施压"策略溯源
①最后通牒式威胁 2025年4月7日,特朗普威胁不撤销报复性关税,或额外加征50%关税,关税总额到104%。
②历史性美国对华关税叠加路径时间线:

2024年11月 :特朗普连任后提出了“移民-毒品关税联动”的政策,威胁对中国进一步加征关税。
2025年2月 :对中国的商品首次加征10%的关税。
2025年3月 :关税税率上调至20%。
2025年4月 :新增34%的对等关税和50%的惩罚性关税,形成了所谓的“关税海啸”。
Part 2
中美博弈:贸易战到规则重塑
中国在美国加征“34%关税后,进行了“硬核反制”:
- - 关税对等 :自4月10日起,中国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
-- 非关税武器 :限制稀土出口、制裁美国企业(如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
-- 战略转向 :提出“扩大内需为长期战略”,强调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特朗普的底层逻辑在哪里?
一方面是利用运用政治经济学,把关税作为2024年大选的造势工具,塑造“强势捍卫美国利益”的形象。
另一方面是通过打击转口贸易(如指责越南)、终止香港的免税包裹待遇等方式,试图重塑全球贸易秩序
Part 3
全球连锁反应
①欧盟的精准反击 (价值280亿美元)
关税分层 :4月15日开始对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5月15日扩展至农产品和日用品。
制度防御 :拒绝修改增值税制度,但表示愿意在汽车等领域开展零关税谈判。
②供应链地震
越南困局 :尽管美国曾提出零关税的示好,但越南被指控纵容中国商品转口和侵犯知识产权。
跨境电商危机 :美国取消了中国800美元的免税包裹待遇,对中小型跨境企业造成了重大冲击。
③金融市场崩盘预警
历史级波动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单日波动2595点,VIX指数飙升至疫情以来的最高点。
衰退指标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美国失业率可能突破5%,金融家比尔·阿克曼警告可能出现“严重衰退”。
Part 4
全球化“1930时刻”
①历史镜像
--斯穆特-霍利法案重现 :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1930年代导致大萧条的斯穆特-霍利法案产生了跨世纪的共鸣。
--战争隐喻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警告,当前的贸易冲突升级路径与二战前的局势相似。
②体系性裂变
--规则崩塌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机制逐渐失效,区域性贸易集团迅速崛起。
--技术冷战 :关税战与科技制裁(如5G、芯片)相结合,形成了复杂的打击局面。
Part 5
悬崖边的生存法则
①需要注意的临界时间节点
-- 4月8日 :中国对最后通牒作出回应。
-- 4月9日 :美国50%的关税生效,欧盟反制措施进入表决阶段。
- -5月2日 :香港的免税包裹待遇正式终止。
② 企业生存策略
- -供应链 :在东南亚布局生产基地,同时加强本土化生产。
- -市场 :积极开拓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
- -合规 :建立动态的关税追踪系统,确保合规经营。
③长期格局判断
-- 中美“缠斗式共存” :短期内不会出现全面脱钩,但在某些领域内的对抗将更加激烈。
- -多极贸易体系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非洲自贸区等多边贸易体系将加速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