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做日本电商的成本及利润测算模型
利润是所有生意的底层逻辑和追求目标
不知道怎么测算最终净利的运营,都是半吊子水平。
很多想做日本电商的老板都会困惑:做跨境的成本核算都是什么样的,包含一些什么费用。毕竟,跨境对于OEM出口的传统贸易模式来说,是相对繁琐和复杂的。有些运营人员,可能几年跨境工作做下来,都不知道净利是怎么算出来的。很多财务,因为对国际结算流程甚至汇率之类的不熟悉,也容易被绕进去。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对日跨境电商的利润测算和成本明细。
利润一般分为毛利和净利。净利润是指扣除所有成本之后的利润。毛利润,则根据每个公司计算方式的不同,一般指的是不含人员成本和公司部分运营成本的利润所得。
利润=销售额-成本。这是最简单的公式。销售额非常直观可见,但是成本项则暗含了很多不易察觉的地方,很容易让一个看似赚钱,实则到手基本没几个铜板的情况发生。
我们主要来讲讲做日本跨境电商的成本都包含哪些。
从大的成本模块来说,分为7个部分:
A、货物成本;
B、运输及仓储成本(全程)
C、电商平台成本
D、人员成本
E、营销及推广成本
F、税率成本
G、其他成本(货损、资金成本等)
这7个部分,有些公司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比如,人员成本有些会放到营销成本里,税率有些会归结到资金成本模块。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成本的基本类型就是这样的。
跨境电商顶级公司Anker的核心财报数据
01
货物成本
货物成本,也可以理解为生产成本。
对于纯粹的电商卖家而言,供货商给你的供货价(含开票)加上到你手里的运费,基本就是货物采购成本。
对于工厂而言,货物交割完成之时的所有费用,就是你的货物成本。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机器、工人、包材、水电房租行政费用、税点等等。
影响货物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的波动、交期带来的额外支出、额外需要的产品开发费用(比如要开模)。具体就不展开阐述了,因为做工厂的肯定算的清楚。
对于纯电商卖家来说,货物成本是神秘而不可预测的。因为有时候你会发现南方和北方报的价格都不一样,品质不同给的报价也截然不同。这就需要实地去考察并把每个环节都摸透。
以我们跟很多工厂交流的经验,工厂在实际成本测算之后,基本会加价15%~30%左右报价给采购商。比如实际做出来是1块钱,报个1.15元~1.3元的供货价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工厂也有很多隐性成本无法完整测算。
02
运输及仓储成本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涉及到跨境物流的费用,总是很难计算。因为影响因素比较多,且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和商品的差异,真实成本比较难测算。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物流模块的成本是优化空间最大的。最主要是因为很多人觉得物流的环节很多,很容易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成本浪费。
对日跨境的物流,从全链路来看,可以分为四段:
A、国内集运
顾名思义,就是从工厂拿到货物,运送到自己的仓库或合作仓库。这里面涉及到的主要就是拖车、卡车或集装箱装柜的费用。当然,还可能产生以下几个费用:
(1)、检品费用(如有)
(2)、自有仓库运营费用(租金、人员、设备、耗材、水电等等)
(3)、额外可能支出的系统费用、货损等等
B、国际运输
如果是跨境物流公司上门提货的话,倒是比较轻松,如果是空运小包,直接报个一单到底的价格,卖家也觉得很清爽。
但如果是船运的话,就比较麻烦一点,一般委托给物流公司的话,他们来装箱装柜,除了正常的报价之外,卖家最容易忽略的费用项目是:
(1)、最佳运输方式的测算。空运还是海运?按照逆算法还是一般贸易缴纳税款?计抛不计抛?按照重量还是体积来测算?走哪个港口?对应时效可能产生的额外支出等等。
(2)、关税、消费税以及莫名其妙产生的检查费用等等。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部分费用都是发生在清关阶段的,但这里面猫腻很多,物流公司的套路也最多。一旦你不专业,就任人宰割。
(3)、如果海关查验出问题就可能发生的滞港费、清关费、货损等等,也应该作为一个风险因素考虑进去。
C、日本仓储
日本的仓储费用,我们一般指的是清关以后拖派到指定仓库,并在仓库内上架、整理、打包、出库、发送的一系列费用。
这一项中,比如拖派,费用差距就很多,有些海外仓会提供自家的卡车来运送,费用就低很多。有些要外包给专业拖派公司的话,费用就高一点。
而大部分日本海外仓的仓储部分,报价其实大同小异,但因为日式风格,价格都分的很细,大部分中国卖家看不懂,比如贴标费用、比如上架费用、比如检品费用,甚至还可能产生拍照费用等等。
至于耗材部分,其实还好,不算很多。但是返品费用,确实比普通产品要高一点,因为要额外专人接收,并逐一对应造册记录。很多日本仓库还会提供免租期,超出免租期的话,还会额外收取仓储费用。
对于一个仓库经营者来说,货物流转速度越快,利润就越高。如果都是一堆库存,基本上这个仓库就废了。
当然,以上讲的都是利用日本海外仓的费用。如果是利用了亚马逊的FBA仓库,则明细就更加清晰一点,因为亚马逊都会提供很详细的表格。唯一要注意的是,但凡货物滞销,就要立刻退仓,不然亚马逊的滞仓费实在太恐怖了。
某日本仓库的报价单
D、本土派送费用
这项费用里,也分不同仓库类型,如果你使用的是亚马逊的FBA仓库,那么就由亚马逊的合作伙伴来派送,你可以做个甩手掌柜。如果你用的是普通的日本仓库,就要看这个仓库跟佐川黑猫拿到的折扣价格是多少,是否有优势。
日本国内的派送费用,不是一般的高,动辄四五百日元,折合人民币就要二三十块钱。这对于习惯了四五块中国运费的我们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
在运输及仓储费用里,门道很多,运营也好,老板也罢,一定要多学多思考。有些特殊品类,一定要采用最合适的方式。比如,大件物品的日本仓储及物流解决方案,好像就没有特别完美的配套服务商。比如,部分超小件,是否可以用メール便?比如,有些需要冷链仓库的,成本是否都核算过?
03
电商平台成本
电商平台的成本,其实还是好核算的。因为平台都会给你费用明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1、平台固定费用;
2、平台抽佣;
3、平台广告费用;
4、其他可能产生的费用
比如,日本乐天平台,一般要收取每个月55000日元的固定费用,而抽佣一般在10%左右。而日本亚马逊,则每月收取4900日元,再加上平均13%的佣金比例。
最大的成本支出,还是在广告费用。不同平台的不同广告,所产生的费用差别很大。比如,日本亚马逊上的部分热门关键词广告,点一次就要几百日元,如果你的产品转化率不高,那真是亏到吐血。而日本乐天的Banner广告,则出了名的贵,几十万日元买个广告位,有些时候也带不来很多订单。
其他可能产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平台提供的其他服务,比如乐天的站外联盟营销,类似于淘宝客,就要额外支出给推广者。比如乐天和亚马逊的积分优惠券,也是最后要结算的,都可以计为成本。
04
营销及推广成本
这部分费用,我们特指站外,也就是乐天亚马逊雅虎平台之外产生的营销、市场、品牌及推广成本。
比如,你在站外投了一个KOL做测评,一般是要给一笔钱的,这就算做推广费用。如果你还额外运营了一个新媒体账号,则要计算运营成本和广告成本。如果你在日本新闻媒体甚至户外投了个大广告,那就更要额外计入了。
这部分费用,一般要单列,原因是没法拆分到具体时间段和具体产品。
对于精品型卖家来说,这部分费用不可或缺,并应该留出足够的预算。但一定要做好ROI的最大精度把握。
05
人员成本
人员成本,很好算。但其实也最难把握。
跨境电商公司的组织架构,根据不同业务模式,分为好几种。有些是每个工作流程和环节都有具体负责人,比如专门做选品和产品开发的,专门做仓库和物流对接的,专门做运营的,专门做广告的,专门做客服的,等等等等。也有些卖家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人就要负责以上所有。各有优劣,没有高下之分。
根据岗位职责不同,薪酬和提成有些时候就很难定。有些公司会根据销售额来算提成,有些则按照毛利,有些则直接算净利的百分之多少。但是很多运营人员才不管你怎么算,他只管拿到手有多少。所以,如何控制最佳成本且能激发员工积极性是大部分跨境电商经营者的心病。
另外,计算人员成本,并最终推导出净利润,也一定要把公司的经营成本算进去,比如房租水电税务成本等,比如后台支持人员的成本均摊等,比如其他可能产生的公司经营费用,都在财务账本里要有体现。
06
税费成本
税费无非是两块,一是国内产生的税费,二是日本产生的税费。
国内税费主要是所得税、增值税等,但大部分电商卖家采购的时候都没有索取发票,且结汇入款都用私人账户,这就会埋下一个很大的隐患。
而日本税费主要是清关时产生的关税和消费税,如果有日本经营主体的话,那日本本土公司的税费成本也是比较复杂的。
不过,以我们的观察,税费成本在整体销售额的占比中,并不算特别高。优化的空间其实不是很大。
07
其他成本
其他成本,指的是不在以上任何一个模块中,但确实真实发生的费用项。
比如,软件及工具使用费,ERP也好、选品工具也罢,一定要算的话,可能比较接近于人员成本范畴。但大部分都会单列。
比如,需要周转资金的话,银行贷款所产生的利息,其实是公司经营成本,但也没法细化给指定团队,只能算成公司整体支出。
比如,因为汇率波动导致的利润损失或者利润增加,又该怎么计入?这就很考验一个国际型财务的专业能力,锁汇工具能不能用?怎么用?做跨境电商就必须对汇率情况要有所了解。
比如货物损失这种突发情况,高高举起的板子都不知道该打给谁,只好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但是在最终算账的时候,肯定还是要计入其他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