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卖家喜欢在亚马逊上找爆款,看别人卖得好,然后就开始跟,但是卖一阵子就不行了。如何能找到这些爆款的源头,在它们还没在亚马逊上爆的时候就开始卖呢?
没想到!平衡车、指尖陀螺等爆款竟然是这么来的……
想找爆款先对用户感兴趣,跟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强关系,他会告诉你,他们当地流行什么,他们当地有哪些知名企业做得特别棒的产品,而亚马逊上根本都没有,中国卖家更是不知道。
用户的需求是被当地的一些新公司新品牌去教育的,当这些品牌还没那么大的时候,其实需求就已经产生了。这个时候,他们在亚马逊上是找不到自己所需的,那他们就会用谷歌,会在社交渠道里面去搜索一些大家不关注的关键词。
举个例子,平衡车、指尖陀螺等以前的爆款,这些产品都有个共性,它们的需求全部都是由国外的一些小众圈子玩起来的,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然后再反馈到供应链,然后出现一些供应链的工厂告诉跨境大卖,最近这个很猛,你们赶紧上亚马逊。所以说,需求并不是从亚马逊开始的,等到在亚马逊上成为爆款,你再去跟已经来不及了。
小卖家千万不要去玩这种,几乎是死路一条,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掌握到萌芽商机时候的产品,而不是爆款。
在你对用户不够了解的时候,即使做SEO把排名做上去了,但是你不知道谁会用这个关键词,他搜索完之后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他看完你的网站能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跟他预期的是不是匹配,在那么多竞争对手里面凭什么选你。很多人没思考到这一点,只做了一个排名,只想着要流量。
做流量的目的是什么?转化!我们已经为这些流量花太多广告费了,现在的重点是精准的流量,来一个转化一个才叫牛,所以现在应该从流量思维转变到用户思维。
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不是产品,是你懂不懂人,人是会变的,需求也是会变的,一种是现在的需求,一种是还没被满足的需求。所以不仅是我们做电商的,不管做什么行业,不懂用户需求的话,你永远抓不到红利。
我们追求流量干嘛?就是想转化,转化背后最核心的逻辑还是你做的事情有没有满足精准用户的需求,有没有解决他们的问题,如果你能解决他们的问题,用户一定是会用钱砸你的。比如,谷歌、Facebook以及很多老外卖家,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最终,中国跨境卖家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一定是海外本土卖家。我们已经冲击到了美国跟欧洲的零售业,用低价这个套路已经行不通了,大家需要重新去思考,如何提升我们中国制造业的价值,而不是价格,价值提升,价格才能提升。
所以小公司有个机会,从老板开始辛苦一点,好好的去研究,三五个人也好,沟通成本很低,然后一起研究。召集的年轻人可能不一定很有经验,但是要有激情。研究一个产品一个类目,用这些年轻人的激情,去找到海外本土的一些对标的竞争对手,去找到一个萌芽初期的产品类目,这是一个机会。
认知的调整才是跨境卖家最需要去做的事情,不是勤奋就够,学会跳出中国人的思维,你才能看到全球的机会。
不仅中国有很多跨境大卖,外国也有很多成功的电商卖家。中国卖家要研究就应该研究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因为货是卖给当地人的,不是卖给中国人,所以当地人一定比我们更懂得产品的价值。举个例子,速卖通上的货,如果出厂价是十块钱,你们会卖多少?如果是给老外玩,他可能就要卖六七十美金。
比如一款水枪,出厂价3.5美金,外国卖家就能卖35美金,而且还能做到让一堆明星广告主主动找他拿免费样品。归根结底还是认知问题,要搞清楚产品在海外市场对于不同受众群体的价值是什么,所以要把焦点放在国外,不要放在咱们这些国内同行身上,老外比我们更会赚钱。
美国的公司有个特点,他们的创始团队一般都是喜欢玩的。玩这个行业,玩这个东西,然后玩着玩着商业化机会就来了。创始人本身对这个东西是很有激情的,如果赚不到钱,你有激情吗?赚不到钱还有激情的公司,绝对是未来的趋势。
如果你想玩D2C,请找到一个细分类目,让你自己激情起来,逐利的话你很快就会开始怀疑人生。你认真地去抓细分类目的时候,就能洞察到市场上新的需求,然后在这里面生根,打通供应链到终端消费者,去提高效率,这个时候品牌才有机会被建起来。一个品牌,不是只是产品,更多的是一个服务的链条。所以未来如果想做品牌,一定要思考你的售后服务体系。
(注:本文内容都是大咖们在亿恩网举办的谷歌私享沙龙上的分享,想了解大咖们对运营独立站的建议,请在我们网站查看《大咖答疑:独立站运营最重要的是……》。)
(编辑:安吉)
声明:转载本文不得修改标题及原文,并保留来源以及原文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索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