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和敖丙,谁更适合做亚马逊?

线上+线下课程,助您快速实现从新手到爆单的转变>>>
今天一大早,刷着朋友圈时看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议,忽然想到一个有趣的话题 - 如果让哪吒和敖丙来做亚马逊,谁更适合?
说实话,最开始我也觉得这个比较有点牵强。但仔细想想,这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还真能映射出跨境电商里两种截然不同的选品策略。
老实讲,我刚开始做亚马逊那会儿,就跟哪吒似的 - 看到什么新品类就想试,巴不得把所有机会都抓在手里。结果呢?库存压力大、资金周转困难,好不容易建起来的一点优势也被分散了。
你猜怎么着?去年我遇到一个反面案例。有个卖家,专注做户外照明已经五年了,就像敖丙一样,稳扎稳打,始终如一。现在他的品牌已经做到细分品类前三,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美金。反观我当时那种"四处出击"的打法,虽然看着热闹,但利润率一直徘徊在15%左右。
这让我开始思考:到底是哪吒式的"大胆创新"好,还是敖丙式的"专注深耕"更有前途?
说起来,这些年摸爬滚打下来,还真让我悟出了不少门道。
那天下着小雨,我一个人在家翻看后台数据,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 做亚马逊,性格真的很重要。
就拿选品来说吧。有些卖家就跟哪吒似的,看到什么新品类都想试试,总觉得机会不能错过。嗯...这种打法要是有充足资金和成熟团队撑着,或许还真能玩转。可我们这种小卖家,冒这个险划不来。
记得去年旺季,我一个朋友就是这么栽的。那会儿信心爆棚,一口气铺了5个品类,结果你猜怎么着?库存周转率才2.3,钱全压在仓库里出不来,差点把自己给搞趴下了。
反倒是那些敖丙性格的卖家,专注一个赛道死磕到底。就说我现在做的这个户外照明吧,三年如一日地做产品优化,客单价从15美金一路做到32美金,利润率稳在28%以上。老实说,这成绩连我自己都没想到。
说到底,在亚马逊这个平台上,与其学哪吒大刀阔斧,不如像敖丙那样稳扎稳打。
上个季度我那个做厨房用品的老哥就是个好例子。他家库存周转天数一直保持在45天左右,那些玩跨类目的同行普遍要75天。这么一比较,高下立判啊 - 资金周转快,风险自然就小。
回到开头的问题:在亚马逊上,到底是做哪吒还是做敖丙?
我的建议是:先敖丙,后哪吒。
新手卖家最好先选择一个细分品类深耕,把运营体系完善起来,再考虑是否扩品类。这样不仅能控制风险,也能积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毕竟在跨境电商这个赛道上,"活下来"才有资格谈"创新"。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