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小白:从入不敷出到月入7万的逆袭之路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故事主角叫小米,先来看一组数据:
这是他一周的销售记录,平均日销售额在1.2K美金以上,粗略地算一下,大概月利润在6、7万元。
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只有一个ASIN,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小米是在2018年9月开始做亚马逊的,由于他在广州有服装资源,因此他选的类目就是服装。
小米的服装基本上都是他自己设计的,从研究Google趋势,到选布料,打板,加工等他都亲自参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花费3万元,做了12个款,首批每款定制20件,上线测试,效果还不错,每天能出六七件。
然而发财梦刚开始做,问题便找上门来。
由于欧美与亚洲人的身材差异,小米设计的尺寸偏小,退货问题接踵而至。再加上飙升的广告费,小米入不敷出,首次尝试就这样失败了。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钻研,小米重新开始选品,通过搜索小米发现有一款产品,市面上只有两家在卖,成本非常低,利润也不错,属于小类目,Review并不多。
从其他店铺的差评中,小米了解到这款产品最大的问题是颜色不匹配,于是他就去搜索亚马逊上的主流颜色,并做了排序,最后将这款产品归类于两个色系。根据调查结果,小米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颜色上的差异化设计,接下来再找附近相熟的供应商合作。
经过一个月的折腾,产品终于上线了。一系列基础操作后,大约3个月后一天稳定在十几单,小类目排名八九十的样子,然后做秒杀,第二次爆单了,出了200多单,类目全部冲到了第一名。
然而就在小米沾沾自喜的时候,1个一星差评出现,小米赶紧分析差评,找原因,客户不满意写信,认真研究发现,是竞争对手在搞事,于是申诉到亚马逊,差评删除。
又过了不到一周,又来两个一星差评,这次不太确定是不是竞争对手搞得鬼,自查感觉是产品包装确实做得不好,于是又赶紧改包装。
此后产品评分基本在3分左右,小米又找了几个国外的朋友帮忙刷了几单,评分在3.5左右徘徊,然而每次都是刚要上去一点,就又出现一个差评,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于是小米托人找到了竞争对手的电话,双方最后达成协议,小米提价一点点,对方不再给差评,大家都有的赚。
目前,小米的产品评分在4.3星左右,每天稳定出单在60单。月销售额在30000美金左右,净利润30%。每个月的净收入大约在6-7万人民币左右。
1、从销量、评论等公开的数据中寻找某个品类热卖的特征。
2、强调差异化选品,即产品相对竞品有功能优势或者设计优势。
3、调查市场差异化,有些产品的功能当前市场上是否有没被满足的点,如果你能满足就牛逼了。客观上参考产品的应用对象,哪些地方是可以设计进产品的(改进产品的)。比方说市面上的产品都是白色,但是你的产品功能覆盖了主流色系。(一般也是从差评去开发,也可以自己去调查目标产品)
4、少碰售后麻烦的类目,比如女衣女鞋,因为欧美人跟我们的版型尺码差异很大,新手弄不明白风险特别大,如果要做,一定要前期调研好产品。
5、针对新选品,不建议一次性大量入库,应通过销售测试阶段进行观察,再决定是否需要大量补货入仓,这样即使卖的不好,也不至于亏太多。不论是FBA或是FBM,都不做超出能力范围以外的囤货。(个人建议多了30-50件)
6、建议新人不要碰红海类目,比如3C标品,因为这些类目的listing都是大卖家用钱和资源砸出来的,小卖家进去没有生存空间。
7、不要去做有其他风险的类目,比如医疗用品相关,做亚马逊,风控因素永远放第一位考虑。
8、不做大件货物(包装长宽高一边超过50cm,或者是总重量超过25kg)。
1、重PPC,选好关键词,合理利用各种广告组合。
2、购买一些竞争对手的产品,免得被无脑上差评,及时反击。
3、与对手电话交流,适当让步,提高一些价格,达成双方平衡。
4、冲销量的同时注意保持留评,review 对整个listing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你产品的点击率还有转化率。
5、专注站内流量,除非你的listing已经把站内流量做到极致了。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品类站外流量的获客成本都要比站内流量高。除了个别奇葩类目(主要是有的类目亚马逊广告定价离谱)
6、保持学习:我们平时打造一款产品是需要适当投入成本的,不仅是备货、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学习成本,要善于利用工具,付费学习,节省时间成本。
7、起始资金最好是准备2-3万再进入这个行业会比较好。目前这个时间节点几乎没有漏洞或者灰色渠道可以钻。纯靠选品+运气就能暴富基本不可能实现。
1、找货要找销量比较大的卖家,一般质量没什么问题,不限于阿里,也可以去淘宝,百度。
2、供应商要有做产品改进的实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针对市面上现有产品的缺点进行改造升级。
3、产品设计注意差异化,避免跟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