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产品注定失败?
今天一个工厂卖家找到我说想让我接手他们的店铺或者讨论一下代运营的问题,在他把自己的产品发给我之后我给到的建议是如果生产端有利润的话就想办法维护好自己现有的客户,争取更多的批发端客户,零售就别搞了。
话说的有点直,但是确是真的为他好,因为他的产品在零售端并不怎么占优势,尤其是当下的亚马逊。事实上我比较悲观的认为大多数亚马逊上的产品都是在陪太子读书,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没什么出路。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人还在思考如何测评,促销之类的东西而不是认真的研究产品。
这两年我始终建议大家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差异化,哪怕有的产品本身改进不了太多也要注重产品的视觉,因为视觉基本决定了你的获客成本,不信你继续看。除了极少数目前竞争仍然不大的品类,大多数的类别的大多数产品其实长的都跟弟兄姊妹一样,用双胞胎形容都不为过。但恰恰就是这种高度的统一会带来一种现象就是,进入该产品早的并且坚持下去的卖家能够吃到肉,后来者因为缺乏创新,连汤其实都喝不到的,在缺乏竞争优势的时候大家就把目光投向了广告和刷单,刷单的后果就是今年的结局,而当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于广告时,广告的成本只会飞增并且转化一定是越来越差的,因为广告的竞价越活跃,广告带来的订单就越分散。
在经历刷单绝望,广告失望之后,几乎每一个卖家都开始琢磨有没有成本更低的流量渠道,于是大家又开始往站外看,这一看不要紧,当我们开始琢磨站外营销,网红营销甚至是内容营销时,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短板再次将我们拉回了现实,因为当你的产品没有好的品质,好的外观甚至是好的包装时是不会被那些挑剔的流量主看的上的,这就等同当做站外的人少时,那些网红恰饭比较难,所以产品只要不磕碜,都愿意帮忙推广,一旦找他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就要提高合作的标准,一方面是确保自己的名声不会被劣质甚至是平庸产品糟蹋,另外一方面则是如果一个品牌在视觉上的成本都不愿意投入的话,他的营销预算自然也不会太高。
电商的核心究其根本就是获客的成本,甚至说这是商业的核心,以前线下生意好做,但是租金高,于是出现了电商的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从而降低了商家的获客成本,后来线上的人多了,平台开始通过广告的形式收租金,并且租金的涨幅可不是每年递增5%,这个时候就需要寻找另外一个流量洼地,现在的情况就是当大家面临同样的流量成本时,你的转化越高,回报也就越高,而视觉很多时候基本决定了你的转化,从而决定了你的流量成本,这也就是我说的大多数产品注定失败的根本原因了。
如果你深入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一个比较可怕的现实:那些头部的产品和品牌都非常重视视觉。我购买了很多款某头部品牌的产品,基本上每款的外观都很惊艳,判断的标准很简单,愿意当着别人的面使用,也有底气安利给身边的朋友,而我们多数卖家的产品其实都做不到或者说还没有做到这点。
所以真诚的建议当你开始考虑做营销,或者考虑做独立站之类的工作之前,先审视下自己的产品,看看有没有完成基础的视觉工作:好的外观,好的质量,好的包装,好的品牌形象,甚至是好的图片视频素材。千万不要在基础工作都还没完成之前砸太多的预算在营销上,不然就真的是跳进了销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