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日本Tiktok的六大误区和正确心态!
日本Tiktok,我们前段时间推了个培训,现在报名已经30多位。价格不贵,内容也不错,很多人来咨询,我们总结了一下大部分卖家的顾虑和担心,发现大家对于日本Tiktok的误解其实挺多。今天重点来讲讲这个话题。
有些卖家/品牌商,对于Tiktok这么一个新生代社交媒体,或许有着特别的情愫和期待:
一是因为,Tiktok的母公司是中国互联网的佼佼者字节跳动,多多少少有些家国情怀;二是因为Tiktok在美国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开展效果非常好,去年黑五期间,美国Tiktok就爆发了,现在大部分欧美跨境的大卖都布局了Tiktok。
但是,现在日本Tiktok还没有挂上小黄车购物功能,你如果现在就期待日本市场跟美国一样迅速的反馈到销售额的提高上,这是不现实而荒谬的!
如果期待过高,就会导致战略和运营决策变形,可能会在团队组建、账号定位、广告引流、合作推广各方面,投入无限多的资源和金钱,但最终没拿到好的结果,又患得患失。
▶▶▶正确的心态:
▶要把布局Tiktok作为一个社交媒体的窗口,趁现在还有一定的流量红利,提早布局,先进去摸摸深浅。
▶要根据团队的情况正确的做好人员配置,如果现在没有合适人手,不建议特别去招一个运营专员,而是先以尝试为主。
▶要立足于更长时间的战略决策,要把Tiktok嵌入匹配到社交媒体/品牌营销的整体打法上,不要割裂式发展。
▶不要去轻信任何的Tiktok专家,他们只可以教你“术”,但经营之“道”,得自己想。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战略战术。
我们问了一些已经报名的卖家:为什么想报名。有一个学员的反馈让我吃惊,相信日贸通不会做很“水”的培训课,最近有空,过去看看。
他这种“毫无期待”,只是因为对我们信任的姿态,一方面让我们感动,另一方面又觉得这种心态可能不大好(当然,也可能只是开玩笑)。
我们做这场培训的目的,内心绝对是认为:日本Tiktok就算你现在还没有开干,也需要努力的去了解、融入、学习、提升。
欧美的Tiktok已经很多课程了,割韭菜的比较多一点,做的精细化的服务商也不少。但是市面上专门做日本站点的基本没有,因为这个日本市场很特殊,有其独特性——既有东亚文化的整体底色,又有封闭保守和开放信任的二重矛盾存在。
▶▶▶正确的心态:
▶带着问题来学习,以“日拱一卒”的精神努力掌握最基础的一些知识,或许你也能够在未来汹涌而来的时代大潮里指点江山——你看你看,当年我就参加过培训,当时就知道这么干肯定不行,吧啦吧啦的一顿专业输出。
▶参加完培训的行动策略,强烈建议根据发展战略和团队状况来自行决定,这可不是开开玩笑。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种社交媒体的投入,是长期的,是很耗费团队精力和金钱的。
▶一定要勇于尝试,如果只是来听听课,就束之高阁,那就有点临渊羡鱼的味道了,用最小的成本去测试带货流程,去测试匹配的产品,收获肯定更大。
所谓“小黄车”,就是Tiktok Shop的昵称,也是Tiktok自带的购物车工具。很多卖家说,因为日本的购物功能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上,现在这么早就开始干,好像没有意义。
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事实上,小黄车上线之日,就是红海序幕拉开之时。一旦带货的闭环跑通,那个时候拼的是投入、是资金、是团队、是厚积薄发。
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的了解“Tiktok流量和转化率的关系”、“Tiktok日本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卖点和价格可以大幅提升转化率”等等。只有比别人更快更多的了解基本数据常识,才不会傻乎乎的往前冲。
举个例子,你自己发了一条内容,发现有10万次浏览量,也挂上了现在的半闭环链接导流到独立站,发现最终只产生了10个订单,请问,最终的订单转化率为0.01%的情况下,该如何优化?
按照中国抖音的带货转化率,1%~3%左右是正常区间范围。万分之一的转化率很显然过低了。那就要看:浏览之后,点击到半闭环链接的比率有多少?在产品详情页的最终下单率又是多少?该怎么优化?是优化视频内容,还是优化页面?这都是需要自己摸索的。
▶▶▶正确的心态:
▶ 基于目前Tiktok日本半闭环的带货思路,可以尝试“账号自运营”、“用户兴趣点和匹配商品的关系”、“半闭环的每个数据点摸底和优化策略”等。
▶ 强烈建议大家先“以用户的视角观察Tiktok”,再以“参与者的视角”去做内容,最后以“提供匹配的产品或服务去满足消费者”,这样的三个步骤去开展。
也有一些咨询者说,老板不愿意付费,自己想去学习,但是不知道自己学了之后能有什么用,所以很犹豫。
我们为什么要把培训时间定在6月1日周六,就是因为——Tiktok日本的培训,不仅仅是公司行为,更可以是个人学习发展的捷径。
未来一定是IP时代,这股风吹遍了这片神州大地,“人人开直播”、“个个做网红”。但是,在日本,我们认为社交媒体的个人IP发展还有一定的空间,把中国人做内容的创新力、创造力、矩阵打法落地到日本,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大的。
打工也好,创业也罢,人生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探索未知。行业里很多运营人员,每天就是在上架打广告搬砖发货,何其苦哉。低头做事,也要抬头看天嘛。
▶▶▶正确的心态:
▶ 个人学习发展,一定要基于兴趣,不要盲目跟风。事实上,有些人就是完全没有网感,也没有亮点,更不大懂新媒体时代的流量密码。那是怎么教也学不会的吧。
▶ 通过Tiktok的使用和内容运营,事实上,对于电商运营工作和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热点也有很大帮助。毕竟,这是日本Z世代人群的主战场。
▶ 个人一定要事先想好发展路径,不要影响本职工作,更不要All in。如果你有潜力和规划以后就走海外KOL路线,那么就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要评估好这个“度”。
今天看到一句话,深有感触:
普通人赚钱,一次短期的辉煌仅靠天时与运气;而牛人赚钱,持续长期的成功全凭精进与实力。
很多卖家,做了很多年日本电商,目光还是盯在选品啊广告之类的,似乎一眼就看到头,跨境电商是一个“外面看着光鲜亮丽”,实则“搬砖永无出头之日”的行业啊。
除了亚马逊,是不是还有乐天、雅虎、趣天、独立站,除了选品,是不是还有广告技巧、站外导流,除了日常经营,是不是还有合规、团队管理、绩效考核。除了电商,是不是还可以学一点日本文化、消费者趋势变化、社会热点?
总之,跨境电商要做的好,除了有一个牛X的合伙人团队和供应链,眼光和意识几乎是最最重要的。我见过很多日本过亿级的大卖,也跟很多欧美数十亿的大卖交流过,整体感受就是:你的目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日本市场规模小,大家都低头做事,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走出来看看。
▶▶▶正确的心态:
▶ 抽时间自己去学习,或者让核心骨干去了解细节,回来之后制定落地计划,用最小的成本先尝试一下。学以致用。
▶ 要以“空杯心态”去参与,以“学习到了”、“感受到了”、“尝试过了”的角度去重新复盘自己的品牌营销和社交媒体布局。
▶ 就算当下的任务不是这一块,发展阶段还是“求生存”,也务必要保持关注。我们今年基本上只做一场培训,明年还会有的。但是学习一定是终生的。
还有一个咨询者,是做对日传统贸易的,十来年了,这几年订单每况愈下,也在寻找新的机会,他也想来学习一下Tiktok,但顾虑是——Tiktok适合他这种做机械产品的传统厂家吗?
这让我想起了抖音上有一个做机械加工的厂家账号,他每天就是开着直播,对着流水线,蹦蹦蹦的材料过去,实在是很枯燥。但是,这个账号的粉丝竟然有10多万,而且,据老板说,还真的有不少采购商找到他们,然后下单了。
我们要认识到:未来是一个流量的时代。我们在这样的时代,就是要全力的展示自己,孔雀开屏式的全方位露出。
现在的Z世代人群,爱好和关注点真的让人琢磨不透,但是,抖音也好,Tiktok也罢,推送机制是相通的。日本Tiktok的人群,已经不是以前那些小年轻了,平均用户年龄早就接近33岁了,也就是说,还是有很多“潜在采购商”“潜在买家”可能就在日常刷啊刷的过程中就看到你了,这不就是流量的价值和机会吗?
▶▶▶正确的心态:
▶ 传统贸易厂商,要以“展示自己实力”、“体现专业特色”、“普及工厂生产常识”的角度去做社交媒体账号。这跟参加展会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
▶ 一定要做好流量转化到私域的动作,在账号主页要留下邮箱或者网址,以免被人找不到你。
▶ 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投入,毕竟这还不是传统工厂的流量主战场,要通过拍摄有话题感的内容,去吸引潜在客户,要定时更新,不要浅尝辄止。
这6大误区,是我们最近在碰到咨询者的时候总结出来的。目的当然不是催促你立刻报名Tiktok培训,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我们只是觉得:太多的经营者对于未来时代的趋势没有清晰认知了。不管是个人也好,还是传统厂商也罢,就算是已经在做日本电商的大卖,很多人还是对于品牌、流量、IP、营销策略一知半解。行业的全面发展任重而道远。
当然不能简单的认为Tiktok就是未来的趋势,但是这个app大概率是对中国卖家来说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用户基数庞大、有通用型打法、有国内成功案例,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比Facebook、推特、ins的运营更容易做起来吧。
勿谓言之不预,还是希望能够推动行业发展。
但是我们的心态也很矛盾——既希望你来,又不希望你乱来。咱们还是前向きに、慢慢的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