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读懂东南亚宠物消费市场(上篇)
1、陪伴需求推动增长,东南亚宠物消费意愿渐高
2、东南亚各国养宠偏好差异大,女性是主力
3、东南亚宠物食品准入门槛高,居家用品机会较大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近几年疫情的影响,东南亚年轻人对养宠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宠物带来的陪伴和情感需求。更重要的是,东南亚养宠市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精细化养宠逐渐成为潮流。年轻人越来越愿意为宠物消费,这也进一步促进东南亚宠物经济的发展。如果想要避开竞争激烈的红海赛道和类目,布局宠物用品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陪伴需求推动增长,东南亚宠物消费意愿渐高
近年来,宠物产业在东南亚地区发展迅猛。根据iPrice调查显示,与2020年相比,2021年谷歌关于东南亚地区的宠物信息搜索量增加了88%,由于此前的疫情导致社交距离的保持,东南亚人对宠物陪伴的需求不断增加。2021年菲律宾人在封锁期间搜索宠物及宠物相关产品的次数是2020年的118倍。调查显示,41%的东南亚人养宠动是为了减少焦虑,36%是为了陪伴,36%是为了安全感。
也正因为人们对宠物的情感需求逐渐提高,越来越多宠主将宠物视作家庭成员。无论是中国还是东南亚,宠物的饲养经历了从过去的粗放到如今日渐精细化、人性化的过程。宠物食品从过去剩饭剩菜、自制宠物饭发展到如今各式各样营养均衡的宠物食品与营养补剂,宠物的活动从过去放任宠物自由活动,到如今重视其心理健康与社会化的驯养。因而在此过程中,线上销售与中等价位的宠物消费品仍然有相当的市场空间。
随着宠物数量的增长,宠物食品及护理品持续受到东南亚消费者的欢迎,2021年东南亚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增至2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在城市化的推进和不断改善的经济环境的推动下,2022年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增至约32亿美元。其中猫粮为10亿美元、狗粮为18亿美元,其他宠物粮1亿美元,宠物护理品为3亿美元。而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2021年东南亚各国的宠物猫狗食品消费以中高端为主流,集中在每公斤1-3美元的中端产品以及每公斤3美元以上的高端产品。总的来说,部分东南亚人相当愿意为宠物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
从宠物行业的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为宠物繁殖与交易,宠物消费主要占据产业链的中下游。随着宠物消费市场的发展,宠物消费品与服务种类日益丰富,基本涵盖宠物整个生命周期,甚至包含心理健康在内的所有需求。
从具体类目来看,宠物消费包含宠物食品、用品、医疗、服务四大类:
宠物食品:包含主粮、零食等。
宠物用品:包括日用、洗护美容用品、玩具、服装、外出用品(如牵引绳、狗链项圈)等。
宠物医疗:包括药品、疫苗、诊疗与保健等。
宠物服务:指围绕宠物进行、满足特定需求的服务,包括寄养、美容、训练、出行、摄影、保险、丧葬等。
东南亚各国养宠偏好差异大,女性是主力
根据Rakuten Insight与Meet Intelligence对东南亚近10万名受访者调查所得数据:截至2021年,东南亚各国养宠率均超过50%。从物种来看,宠物狗、猫最受欢迎,其次为水族类以及小众鸟类。从国家来看,总体宠物拥有率最高的东南亚国家分别为印尼、越南、菲律宾和泰国。其中,菲律宾与泰国的猫狗拥有率都在40%以上,且菲律宾养狗率最高达到81%,养猫率最高的印尼为69%。
由于受到文化、宗教以及养宠政策的影响,东南亚不同国家的养宠偏好差异较大,这也直接影响了各国宠物市场的发展方向。
印尼:在穆斯林人口中,养狗是一种禁忌,即使触摸狗也会认为是“不洁”,因此印尼养猫率最高。
马来西亚:同样受国内穆斯林群体的影响,人们喜爱在家中饲养猫。而华人群体更喜欢养狗。
新加坡:1984年,新加坡建屋局立法,明文禁止组屋内养猫。但从2024年开始,新加坡推行猫只管理框架,并设置两年过渡期,每户家庭最多两只;饲养宠物猫必须取得执照,同时所有宠物猫必须植入芯片追踪。
越南:过去越南人对猫狗都看做看家、捕鼠的功能型家畜,新一代越南人则将宠物看作伴侣动物。如今在胡志明市、河内与岘港等主要城市,养猫狗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标志。
菲律宾、泰国养狗率最高,由于没有法律限制且有养狗看家护院的习惯,菲律宾更是全球养狗最多的五个国家之一,在菲律宾宠物犬的出售和收养的搜索量比猫高出460%。
而由于东南亚不同国家养宠偏好的差异,各国的宠物消费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印尼,养宠主力为年轻女性,占比61%,且超7成宠主年龄在18-34岁之间。除了宠物食品之外,印尼宠主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清洁用品与营养补剂,趋向经济型养宠。据了解,超6成印尼宠主每月平均养宠花费在15美元以下。
在菲律宾,女性依然是养宠主力,占比约53%为。与此同时,菲律宾的家庭养宠率超过40%。在菲律宾宠主的养宠花费中,宠物食品消费占比最高,为40%。其次是宠物家具与外出用品占22%,宠物药品保健品占16%。
在马来西亚,宠主61%为女性,其中以18-40岁的单身女性为主。马来西亚宠主消费能力较强,40%的马来西亚宠主月均养宠花费达11.2-22.4美元。更有超10%的马来西亚宠主的月均养宠花费超44.9美元,其中以25-44岁的中青年宠主居多。值得注意的是,在食品、居家、保健与洗护用品之外,马来西亚宠主还注重宠物的旅行与玩具用品的消费。
在泰国,养宠人群同样以单身的中青年女性为主。泰国宠主在宠物食品的选择上偏向精致化的混合食品,产品质量与宠物喜好是其首要的考虑因素。在食物以外,泰国宠主尤其重视宠物沙发、床、玩具等居家用品的选购。
在新加坡,养宠人群的女性占比最高,达到83%,年龄集中于21-40的中青年。而且,新加坡宠主的消费能力较强,70%的新加坡宠主月均养宠花费在14.5-54.3美元之间。同时,新加坡宠主在清洁护理用品的消费占比为东南亚六国中最高,达20%。不过,由于人口数量和法规限制等原因,新加坡的宠物市场还是相对较小。
在越南宠主当中,35岁以下的宠主是主要增长人群。其中,30岁以下的宠主更偏好线上消费;另外,越南的家庭养宠率为东南亚最高,超95%。农村家庭会出于捕鼠与看家需要饲养猫狗,城市家庭则是宠物陪伴需要。由于农村地区大量养宠,越南宠主大部分选择自制食品或家庭剩饭,包装食品选购较其他国家少。在消费类目上,越南2%的宠物玩具消费占比高出其他东南亚国家。
总的来看,东南亚宠物消费中的食品类消费最高。同时,东南亚宠主注重养宠卫生,对宠物笼、猫砂、训练垫等家居及清洁品类偏好明显。此外,他们在消费上注重性价比,多关注低价折扣,家居用品看中质量与耐用性、清洁用品则看重其功能性。
东南亚宠物食品准入门槛高,居家用品机会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宠物食品消费需求在整个宠物消费市场占比最大,但东南亚各国在宠物食品的准入门槛较高。与此同时,在东南亚跨境电商市场在宠物产品品类当中,宠物配件、家居用品上仍然具备相当大空间与增长潜力,跨境卖家可以根据各国的产品需求的差异,在非食品的细分赛道上抢占市场。
印尼:
宠物家具、玩具、外出用品和服饰与配饰品类可重点关注。其中,宠物喂食器、家具、玩具及水族设备市场品牌及商品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宠物发饰、鞋袜及颈部配件新品占比较高、可见印尼消费者在此品类上尝试新品的意愿较高,可作为机会子品类重点布局。相比宠物玩具和用品,宠物食品、保健品市场进入难度较大。因为印尼宠物食品、保健品进口受到一定规定管制,且进口许可证获取需国家农业部相关部门批准,市场准入门槛较高。
菲律宾:
宠物服饰、发饰以及颈部配饰需求较大、毛发护理、口腔护理的品牌以及商品集中度较低,且相关店铺数量较少,市场空间较大,是跨境卖家可以着重布局的品类。而菲律宾宠物食品、保健品的进口需提前在畜牧业局注册,并提供美国相关监管机构签发的卫生证书,进口流程复杂,同样对于跨境卖家存在一定门槛且难度较大。
马来西亚:
同样,马来西亚的宠物服饰、颈部配件市场需求较大,且消费者对新品的接受程度高。此外,毛发和指甲护理品牌及商品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程度低,可重点关注。而在宠物食品上,马来西亚宠物食品进口需检验检疫局的允许,并提供由美国农业部签署和背书的兽医认证文件、清楚完备的产品标签信息,要求严格且流程复杂,同样进入市场难度大。
泰国:
泰国在宠物喂食器、居家玩具、宠物服饰、颈部配件品类上需求较为旺盛,新品占比高,集中度与竞争程度较低。而泰国宠物清洁用品的消费需求较低,宠物食品进口许可同样要求复杂,为限制进口商品。
新加坡
新加坡在宠物居家玩具、项圈牵引绳等外出用品类目上竞争较低,宠物服饰、颈部配件和宠物帽子新品迭代更新快,消费者接受程度高,且目前店铺数量不多,机会较大。尽管有部分跨境卖家选择宠物食品布局,但新加坡的宠物食品进口也存在一定监管要求,需要获得国家动物与兽医局的批准。但新加坡购买力与宠物消费较其他国家高,因此在做好合规的情况下,宠物食品会有较高利润空间。
越南
宠物服饰配饰与护理产品可以重点关注,同时口腔护理新品的市场接受度高,新品牌与新产品易于进入市场。而越南宠物食品进口之间较为严格,同时需要获取畜牧生产部的销售许可,对于跨境商品进入市场也有一定阻碍。
总的来说,在东南亚宠物消费市场当中,宠物食品类目的监管较为严格,准入门槛较高,国际大牌与本土品牌在此类目上地位较为稳固,而在其他宠物用品如服饰配饰、外出用品、居家洗护用品、家具玩具等类目上,跨境卖家依然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在东南亚大部分宠主较年轻,在宠主需要工作的情况下,智能喂食、喂水等养宠小家电也有很大机会。随着新一代消费者对养宠品质的提升需求逐渐扩大,各类非食品类的宠物用品还有很大潜力。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带货“种草”对于宠物用品营销的力量不可忽视。由于宠物类内容具备天然吸引力,萌宠类视频自带流量极高,宠物用品在互联网有巨量的曝光及转化优势。消费者受到内容驱动进行消费的意愿较高,大部分观众在看到猫狗后的反应都是“可爱”,“想养”,因而更易促成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