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征收“海外富人税”?高净值人群应该如何应对?
近期,关于中国将征收“海外富人税”的传闻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正式确认,但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我国“全球征税”的政策基础确实存在,随着2019年起设定的6年“豁免期”逐渐接近尾声,关于境外所得征税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
我国“全球征税”的政策源于1980年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并在2018年修订的个税法中得以延续。该法规定,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应依法纳税,非居民个人则仅需对境内所得纳税。此外,2018年修订的《实施条例》对境内无住所个人的境外所得征税给予了一定的“豁免权”,而后续发布的《判定标准》和“3号文”则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规定。
然而,过去我国在境外个人所得税征收方面的执行力度相对有限,这既与“豁免”条款有关,也考虑到经济发展和防止资本外流等因素。如今,随着国际税收合作的加强和国内税收制度的完善,对境外所得的征税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根据《判定标准》,境内无住所个人的居住时间以6年为周期进行判定。若一个纳税年度内个人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满183天,且此前六年每年累计居住天数都满183天且无单次离境超过30天,则该年度其境内外所得都应纳税。反之,若此前六年中有任何一年条件不满足,则该年度其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个人支付的所得可免纳税。
这一规定对在海外有资产的高净值人群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豁免期”的逐渐结束,这些人群可能需要面临更高的税负。
国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已建立完善的境外所得征税制度,100 多个国家签署并执行了 OECD 的 “AEOI 标准”,包括 MCAA 和 CRS 两部分,通过 CRS 共享应税居民财产信息。目前已有 142 个国家和地区承诺实施 CRS,其中 105 个辖区确定与中国大陆交换信息。美国虽未加入该标准,但也有自己的海外金融资产财务信息收集制度。
在这种国际趋势下,中国对居民个人境外所得征税也被视为大势所趋,尽管目前在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对滞后,但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落实该项税收制度只是时间问题。
税收抵免及征税影响
在3号文中,个人境外所得主要分为以下八大类,主要包括劳动、知识产权、财产转让等:
1.税收抵免
《个人所得税法》和 3 号文都对税收抵免有相关规定,居民个人从境外取得所得可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税额,但有抵免限额等要求。
2.征税影响
征税难度较大,高净值人群可能采取转换国籍等方式避税。长期来看,征税可能对资本和高净值人群流动产生影响。
企业应对策略
在如此复杂的税收环境下,企业应积极应对税务规则的挑战,合理规划税务。以下是一些建议:
加强税务合规意识:企业应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确保税务合规。
制定税务规划策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税务规划策略,以降低税负并避免税务风险。
寻求专业税务咨询:与专业的税务咨询机构合作,获取专业的税务建议和服务,以确保税务规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港盛国际)
关注国际税收动态:随着国际税收合作的加强,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税收动态,及时调整税务规划策略以应对潜在的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