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难题解法】 保利润控成本策略拆解+新站点&多平台矩阵策略>>>
SHEIN日本官网
据多个消息源显示,全球知名的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中文名:希音),半托管业务即将开通日本站点,据说上线时间定为3月底! 所谓半托管业务 ,指的是“介于跨境电商平台全托管和商家完全自运营之间 ”的,一种全新的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全托管一般是由平台进行自行采购及销售,而大部分B2C电商平台都是完全由第三方商家自行运营。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全托管对于选品和资金的要求非常高,虽然各大平台家底都很厚,但随着战线越拉越长,迫切需要更多商家进来,实现“长尾效应”。而半托管则是面向已经在第三方平台开店的跨境电商卖家,充分利用他们的现有货源,平台给出流量,做了很好的品类补充,提升了用户体验,且未来还可以转化为第三方服务。 SHEIN在2024年5月份的时候首次推出半托管业务 ,首站放在美国,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又开通了德国、英国、法国等5国站点。很显然,半托管业务的交易闭环肯定已经跑通,从长远来说,这种模式也是全托管的一种进化。 SHEIN的半托管模式跟Temu等平台有一定区别,但大致相同 ,主要包括: 商家可以自主选品上架,但必须在海外有库存以实现本土履约;商家提供供货价格,而SHEIN则协助运营与定价;同时,商家能够享受到零佣金、零保证金、零成本开店销售的优势。入驻SHEIN的商家和产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产品重量要求等,货物需存储在海外并由卖家负责配送,且入驻无业绩门槛或费用。 SHEIN半托管模式(via网络)
SHEIN绝对有流量 ,作为全球知名的快时尚电商平台,在年轻人中颇有影响力。尽管如今Shein的大部分平台销售额由代运营赋能和自主运营模式贡献,但接下来半托管模式将是Shein在平台化的重点发力方向——事实上,SHEIN的发展方向经历了三个阶段 :自己卖货做品牌、开始做全托管和半托管扩品、进化为时尚类电商平台。 在2024年8月27日,SHEIN所在的广州番禺区曾透过其宣传部对外公布,2023年,SHEIN营收超过300亿美元 ,正在奋力冲击IPO。此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显示,SHEIN位列全球第5名,估值约为4600亿人民币。 堪称巨无霸,从体量上来说,已经超越了老牌的ZARA、H&M这些快时尚品牌,在日本,也引起了优衣库的高度重视和防御。 SHEIN的平台化举措始于2020年 ,最初以OBM模式为主:商家有自主设计、拍照、生产能力,交货后的所有环节包括流量获取、运营、履约,都由Shein负责。但是这种模式,对于团队的执行力要求很高,无法实现更快速的发展。所以在2022年和2023年,整个SHEIN的GMV增速快速下滑,增速降低就意味着Shein的自营模式已经触及天花板,此时此刻,半托管已经变成战略型方向,特别是Temu、Aliexpress等平台不断推出半托管蚕食商家的时候,SHEIN必须加快半托管招商的速度。 SHEIN日本的售价真的很便宜
关于SHEIN日本,我们也一直在关注和分析。
在2023年6月的时候,我们公众号就写过一篇文章《 拆解Shein在日本:社交媒体的力量+线下可触的体验+超高性价比商品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此处就不再敷述。总之,SHEIN确实很牛,在日本的Z世代人群具有绝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据我们从多个渠道得到的信息,SHEIN日本全年的GMV也超过数十亿美金,真的很强 。
SHEIN日本,有以下四点值得大家关注:
1、流量确实很大,但是,消费人群应该还是以年轻人为主 。所以,并不是所有类目都适合在SHEIN上面售卖。众所周知,日本的年轻人并没有很多钱,所谓快时尚,也是在价格和品质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有些品类的匹配度就是不高,比如家电、大型家具、高客单价产品等等。
2、SHEIN日本的半托管模式,跟Temu等平台基本都类似,也是没有任何费用,所以,在半托管上线早期,肯定是有红利期的 。第一波红利还是值得抓住,有合适品类的电商卖家,建议先评估自身产品,特别是价格匹配度 ,如果觉得一切都还OK的话,要抓紧上。
3、半托管就是需要商家自行发货,所以比较适合那些已经在做日本电商的卖家 ,如果你还是个没有跨境业务的生产型工厂,事实上我们不是很建议来凑这个热闹,因为备货在日本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儿,只靠SHEIN一个平台来卖,风险较高。如果你决心很大,另当别论。
4、虽然平台不收取半托管商家的佣金和服务费,但是,以之前多个竞品平台的运营状况来看,订单量和利润值得卖家们多多关注。 现在做半托管的平台这么多,大家一哄而上,平台核价下来,估摸着很多卖家赚不到几个钱。这也是个风险点。
2022年,SHEIN在大阪做了第一次快闪店 目前尚不清楚SHEIN半托管日本站点的具体政策。 比如: 1、具体入驻条件(类目要求); 2、产品核价比价的标准是什么; 3、资金流向和平台打款流程; 4、日本的税费及合规框架; 5、有无罚款机制或奖励政策; 6、具体对接人和入驻通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