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汇率风险如何应对
外贸中规避汇率风险的要点
我们都清楚,由于各国发展情况各异且发展速度不同,导致汇率出现不稳定波动,进而产生汇率风险,所以在外贸过程中怎样规避汇率风险,成为外贸人必须掌握的要点。
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
01 合理选择交易计价货币
在对外出口交易中,应尽量采用本币作为计价货币。若必须使用外币交易,要选用在国际金融市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如欧元、英镑等,在自由兑换货币中,应选“硬”弃“软”。随着我国货币与单一美元脱钩,实行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浮动汇率制度,可选择非美元货币计价,这本身就是一种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价格谈判能力强的企业,可通过与贸易伙伴协商,选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来锁定成本。但有些出口商品因国际竞争激烈,无法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导,难以优先选择计价货币。若双方对计价货币不能达成一致,可考虑双方提出的计价货币在货物总值中各占一半,实现利益风险共担。
02 在合同中增添保值及汇率风险分摊条款
签订合同时,加入保值条款,确定汇率,此后无论汇率如何变化,都按合同规定汇率付款。外汇风险分摊可在主约上附加价格调整条款,允许汇率在一定区域内调整,若实际汇率波动超出此范围,则超出部分的差额由买卖双方平均分担。为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在签订出口合同时应设立相应条款,最好在价格条款上增加汇率变动损失分担约定。金额较大的贸易订单可在签订合同时设立条款,约定当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时,相应提高或降低出口价格。
03 采取提前付款或延迟收款策略
若有外币计价的应付账款或借款,若该外币强势,即预期会升值,则公司可采取提前付款策略减少或避免外汇损失;若该外币弱势则反之。外贸企业可提前偿付债务,如预计 6 个月后偿付进口货款 100 万美元,同时预计 3 个月后收到 100 万美元出口货款,可在 3 个月后用该笔货款提前偿付债务。外贸企业也可推迟收取货款,如预计 3 个月后收到 100 万美元进口货款,而 6 个月后支付 100 万美元出口货款,可在 6 个月后收取出口货款抵偿进口货款,避免汇率不确定性带来经济损失。
04 远期结汇锁定汇率
远期结汇业务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合同,约定未来办理结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一旦合约签订,需按时、按价和按量交割,可锁定汇兑成本,防止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跌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损失。如企业预计 3 个月后收到美元货款,为规避人民币汇率上升风险,可与银行提前签订远期结汇合同锁定结汇汇率,3 个月后按约定汇率将美元货款结汇成人民币降低风险。
05 办理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掉期协议,分别约定即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远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客户按约定的即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人民币和外汇的转换,并按约定的远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反方向转换。根据相关规定,经常项目下业务,企业按时提供所需凭证即可办理掉期业务,通过该业务可进行汇率风险防范和货币保值。
06 充分利用结算方式中的融资便利
1. 出口押汇:在托收和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企业以合同(或信用证)项下全套货权单据作抵押,向银行融通资金,可在国外债务人付款前从银行得到预扣利息且保留追索权的垫款,加速资金周转。
2. 票据贴现:出口企业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出口企业,在人民币汇率不稳且升值倾向较大时,可通过票据贴现弥补出口收汇损失。
3. 保付代理:出口企业向银行授让应收账款,银行提供坏帐担保、货款催收、销售分类账管理及贸易融资等服务,一般用于赊销等信用方式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中。该方式锁定了进口商信用风险,企业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银行后可获得资金融通,提前获得应收外汇账款,再按规定办理结汇手续,达到规避汇率风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