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平台贸易纠纷问题(跨境电商的合法性)
本文目录
如何规避跨境电商消费的文化差异
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必须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以解决。
一、搭建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通关服务、监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虽基于信息流动无阻的互联网发展,但货物和服务的流动依然备受贸易各国法律、政治和文化等差异的限制,通关仍是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壁垒。即使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也有可能因货物超出海关规定,被要求进行申报,由此导致的费用支出和时间延误成为网商和消费者的经济成本。义乌于2014年12月正式启动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引入自动分拣流水线,实现同屏比对监管,推动建立跨境通关管理和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把跨境电商企业的货物、仓储和物流信息纳入统一管理;将电商网站与海关通关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把消费者下单付款到通关审核所需时间缩短至不超过五分钟。我国应积极推广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的经验。此外,今年将由海关总署正式上线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统一版本通关系统,这将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的便捷化和监管的高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建立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国际物流体系。目前我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发展迟缓,大部分物流配送服务由国际快递公司承担,但仅靠国际快递企业是满足不了我国外贸物流需求的,特别是在购物旺季,常常会出现爆仓、快件积压等现象,这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大瓶颈。为此,一方面要通过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我国现有物流企业开拓国际物流服务,并支持其做大做强,培育我国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物流企业;另一方面,加强面向国际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开展铁路国际联运业务,海运、空运联运业务等。例如,义乌目前已推动“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和常态化,义乌海关还首推预约通关制,更好地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周转需要。
三、着力实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战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紧缺主要表现在缺乏高端人才、留不住高端人才、低端人才流动性较大等。集电子商务知识、贸易和外语于一身的高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整个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而低端人才流动大在于该行业进入门槛较低,部分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即选择跳槽或自主创业。为缓解专业人才问题,必须逐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期望从事电商事业的人们参加电商培训,学习跨境电子商务技能,培育综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另外,为解决企业和应聘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应积极搭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双选会等平台,重点推出校企结对、电子商务基础提升以及电商精英培训等项目。
四、制定和完善ODR规则。随着全球B2C的快速发展,世界上B2C争端越来越多。学界对B2C合同中有关仲裁条款的有效性争议不断。许多国家拒绝承认与执行ODR(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在线非诉讼纠纷解决)裁决。如果仲裁条款被裁定无效,裁决将可能面临得不到承认和执行的风险,消费者将失去合理的救济途径。另外,贸易主体身份难辨真伪是网上交易的主要隐患之一,银行之间相对封闭,缺乏安全保障,可能给电子商务欺诈、盗窃电子商务信息等非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虽然各大网络运营商,如亚马逊、淘宝、当当等都有解决自身纠纷的办法,但目前仍缺乏一个全球公认的ODR规则,为此,建议通过互联网构建一个全球性的ODR规则。ODR规则应当公平、程序透明,同时设立协商平台,保证消费者能够自由获取信息,严格限制仲裁和执行的时间,并保留消费者的司法救济途径,建立全球范围的诚信信息发布网站,完善透明公开的披露制度。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监管部门要持续寻求使用者的反馈,借此对ODR规则改进。
五、建立大数据时代下的信用体系。研究和制订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工作方案,开展应用试点,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全面深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分析系统的应用。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加快公开透明的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并以相关法律约束评级差的企业,给消费者跨境消费提供指导。由政府主导建立有关部门协同监督机制并实现信息共享,建设包含第三方信用平台的信息采集、共享及使用机制,构建标准统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问题有哪些
困境一:政策趋严,缺少方案
跨境电商政策经常调整,缺少及时应对方案。跨境电商从4.8新政以来,多次延期、变更或出台税收政策,拐点是2019年的《电商法》颁布实施,行业趋向规范化,但随着政策的调整,也暗藏着许多不确定性,初创期跨境进口商家,往往缺少应对方案。
困境二:三单对碰,对接困难对接海关三单环节复杂、周期长、多系统对接联调难。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需要阳光清关,会涉及到三单核验,需要商家的电商平台,能对接海关系统、保税仓系统、支付系统,分别推送订单、运单和支付单,并且要满足179公告,实时对接海关开放原始支付数据。这一整个流程,对于初创企业非常复杂,从流程梳理到对接工期都较长。
困境三:系统难选,管理复杂跨境电商系统鱼龙混杂,选型困难、管理复杂。跨境电商涉及到线上商城、OMS系统、分销系统、门店POS、后端ERP的使用,如果不是成熟度较高、稳定的系统,很难满足经营所需。随着跨境试点城市新增至59个,对系统的开放性、对接能力要求更强。
困境四:渠道单一,销售受阻销售渠道少,线上线下未融合打通,智能化低。跨境电商初创期,大部分都是创业企业,或传统供应链B2B转B2C,要求直面C端,或小B。所以对销售渠道的拓展及管理至关重要,核心还是围绕制定利益分成制度,通过利益规则,去搭建线上销售渠道、线下合作店,形成全渠道闭环融合,打通商品、会员、库存、交易、订单、服务、配送等环节。
国际贸易下知识产权纠纷发生的原因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类型
(1)版权侵权:
通常指侵犯作者的著作权,一般是和影视作品周边等产品有关。受热门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卖家开始跟卖爆火的周边产品,大量售卖印有X战警,蜘蛛侠、Hello kitty、小猪佩奇、夏目友人帐里的猫咪先生等动漫人物形象的杯子、抱枕、衣服、鞋子等等。如“小猪佩奇”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广东两家公司汕头市聚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汕头市嘉乐玩具实业有限公司赔偿共计15万。
(2)商标侵权:
通常指未得到产品品牌官方的正规授权,擅自使用对方的商标或LOGO。在所有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中,绝大多数是商标侵权的案件。如售卖眼镜盒的一位电商卖家,为求美观,在设计的眼镜盒上架时,在宣传图片中加了一个字母“O”,而被品牌Oakley提出侵权诉讼,最终赔了6万美元。
(3)发明专利侵权:
如果产品是别人发明的,并且申请了专利保护,卖家未经允许擅自进行生产销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销售仿品,产品的结构、工艺等方法与别人的发明专利一样,这样的行为极易引发专利侵权问题而导致损失。如2015年的平衡车侵权事件,由于侵权问题导致众多的平衡车被亚马逊下架,卖家损失甚至上亿元。
(4)外观设计专利侵权:
如果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专利相似度有60%以上就会被视为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如MONCHHICHI(蒙奇奇)投诉多平台卖家外观专利侵权。相较于发明专利侵权,外观专利侵权是一种更普遍更易被察觉的侵权类型。
跨境电商如何防止侵权知识产权?
①调查供货商及其竞争对手,避免从不能提供相关文件的批发商手里进货,相关文件一般包括真正品牌商的授权委托书等。
②充分了解供货方资质,并向供货方了解是否有权生产、销售该产品,保证货源合法正规。此外,在交易时要符合规范的手续,并妥善保管交易凭证,例如采购合同、发票、供货方出具的进货单等,一旦发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这些凭证都将成为有力证据。
③沟通清楚货源细节,产品是自主研发,还是在他人产品的基础进行了改良、刻意模仿。在平台上销售不同牌子的同种产品的情况十分常见,那是因为供应商可能同时在给不同的卖家供货,这时卖家应确定自己是否是独家的销售商,如果大家的产品来源是一样,所售卖的产品都是一样的,就不存在谁侵犯谁知识产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