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频繁调价影响(为什么亚马逊提价会降权)
本文目录
为什么亏损公司的股票还不断暴涨
为什么亏损公司的股票不断的暴涨呢,亏损的股票,或者已经有风险提示的股票,反而涨得比较好,有时候出现涨得很疯狂的情况,这在A股市场俨然是特立独行的奇怪现象。
股票市场股票分为蓝筹股、白马股、绩优股、ST股、亏损股等。在价值投资与投机的钟摆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越有投资价值的蓝筹白股等未必会受到资金的青睐。而一些ST股、亏损股等反而会在一轮行情中表现得较好,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涨得很疯狂的现象。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亏损股票既无业绩支撑,又无分红可能,却有三年连续亏损引发退市之忧,风险较大,实在难以下手。但是,市场里的机构投资者却有别的看法。首先亏损的股票因为没有业绩支撑,往往会提前出现价值回归的过程,在熊市里,这个价值回归的过程会有较大的跌幅。在熊市里是弱者恒弱,但跌得深,反弹或者上涨的空间就变大了,因此,会有不少大资金喜欢这类股。
此外,对于这类亏损股,一般比较少人会主动去买入,大家是躲避还来不及,不过,机构投资者却可以趁着没有多少散户关注,进场轻松控盘。而且,当市场行情来了,这类股因为本身超跌的缘故,反弹的力度可能会更大。其次,对于亏损股而言,反正业绩也就那样了,也没有多少利空了,也就是利空出尽,就是利好,这为机构投资者安心控盘做行情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因为我国采用的是审核制,上市公司的壳资源相对较为稀缺,一些公司想要快速上市会选择“借壳上市”,而借壳的目标大多数是快要退市的亏损股。所以,如果碰上了这种情况,亏损股反而“浴火重生”,带来超额的回报。
最后,亏损股在经历价值回归之后,估值往往处于较低的位置,一般在这时候每天的波动会很小,消磨持有人的耐心,机构投资者就在底部时慢慢吸筹,让原来的持股者耐不住性子选择自动出局。当时机较好的时候,机构投资者可以用不多的资金快速拉升股价,到一定空间时再讲讲题材故事,后面就随市场波动了。
为什么阿里巴巴市值没有超过亚马逊,利润反而比亚马逊高很多
亚马逊目前的利润也比阿里高,这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估值模式也不同
两家企业本质都是电商,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是电商的鼻祖,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属于“后辈”,他们的业务的广度也已经早就不止电商领域了,但是本质还是电商。
模式不同亚马逊是直营模式,京东的路子就是用的亚马逊的模式,也一直在资本市场对标亚马逊。亚马逊也有有开放平台,物流除了自建的也有第三方物流。
而阿里巴巴是严格做平台的思维,物流也是和第三方合作,即便后来做了菜鸟物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不拿地,不建仓储,更多的是物流资源的整合,物流信息的优化,达到物流效率的提升。阿里巴巴除了核心的电商业务,又孵化出了金融业务——蚂蚁金服、物流业务——菜鸟物流、云计算业务——阿里云,但是这些业务都是伴生性业务,就是说都是伴随阿里巴巴电商业务而诞生的,电商是皮,其他业务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阿里巴巴的核心本质仍然是电商。
亚马逊的核心也是电商,当然现在云计算发展非常迅速,是未来最具想象力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点,2018年三季度云计算业务收入66.8亿美金,营业利润21亿美金;而亚马逊三季度所有业务的营业利润是37亿美金,可见云计算贡献的利润已经占据了亚马逊的60%。
市值亚马逊市值8000亿美金,阿里巴巴市值4000亿美金,是亚马逊的一半,但是阿里巴巴还有三块业务并未上市,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金,阿里云估值700亿美金(华尔街分析师给的估值),菜鸟估值200亿美金,阿里巴巴未上市资产估值总计2400亿美金,阿里巴巴上市及未上市资产估值总计6400亿美金,和亚马逊的差距为1600亿美金。
当然两者的差距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加减计算,估值本就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个方法提供了一个感官上的感性认识,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有差距,这个差距还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弥补。
一家企业的极限是行业的极限,一个行业的极限就是一个国家的极限,这个是我的逻辑,如果说在电商领域还有另一家企业能够不断的逼近亚马逊的话,阿里巴巴是这个企业的可能性更大。两者非常相似,以电商为核心,但是模式又有差异,都在云计算领域取得很大的成绩,这是两者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竞争,对趋势把握的趋同,未来的两者的竞争会发生在国际市场。
财务数据的差异财务数据时间201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
亚马逊营收1600亿美金,增长36%,净利润70亿美金,增长483%;
阿里巴巴营收2279亿人民币,增长54%,净利润325亿人民币。
所以,亚马逊以前是利润比较少,但是现在利润显现出来了,已经超过阿里巴巴。
以上数据我采用的是自然年度的财务数据,而阿里巴巴在2018年9月30日已经是2019年的第二个季度了,这个是不同的会计方法带来的差异,这里我们用自然年度做比较。
营收的增长,阿里巴巴快于亚马逊,但是利润的增长,阿里已经被亚马逊超过了。
主做股权设计/激励、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欢迎点赞关注亚马逊出单多久之后可以提价
两个月左右
亚马逊调整价格的时间一般是在两个月左右,具体的做法是在每个季度末(9月1日-3日)将销售目标在各个国家的销售目标汇总,制定出一个让商家与客户都可以接受的目标,同时也要参考上一季度的情况。
为什么可乐十几年来,很少涨价
在一个竞争市场中,一件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可乐的直接竞争市场就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间接竞争市场更是包括各种饮料,如啤酒、脉动、红牛、红茶、果汁等等,属于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厂家如果提高价格,则会失去大量市场份额,如:可口可乐公司如果提高可口可乐的价格,那么百事可乐就会迅速替代可口可乐,所以可口可乐公司不敢上调价格。而且由于这一行业的门槛很低,所以即使现在行业内的企业相约共同提高价格,也会迅速被新进入的公司用更低的价格打败,如:如果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结成物价联盟,共同提高可乐的价格,则其他人看到这一行业有利可图,就会大举进入,如非常可乐,然后用更低的价格去抢占市场,这样又会把可乐的价格重新拉下来。
为什么滴滴还在亏损
滴滴亏损很正常,当初补贴大战,一次我打滴滴穿越一个杭州城,价格是39元。而当时,开滴滴是特牛叉的职业,每天就靠刷刷单,月入几万不是梦。但这种烧钱模式,不亏才怪。后来,滴滴快的合并,再后来,滴滴收购了优步中国,本来,滴滴也认为,一家独大,自己好日子肯定就来了,结果,各个地方针对网约车的新政出台,这一下把滴滴彻底打懵了。
不说道理,我们算笔帐,杭州,据说高峰的时候,滴滴司机有近百万,当然,这里面的确有很多人,只是利用上下班的业余时间,我一个朋友,下班后晚上开几个小时,加上自己月工资6000多,就这样达到月入过万的小目标。但后来,随着补贴的锐减,首先这批网约车司机率先退出,再之后,就是网络新政推出。杭州原来有个说法,帝豪EC7的销量,就是被滴滴带出来的,大街上当时说只要看到这辆车,十有八九是网约车。但新政一出来,这个车子不合规,不得不退出。还有一些是外地人,就算车子合规,但面临其它不合规的条件,也只能被逼选择推出。所以,根据目前信息推断,现在杭州街头合法跑的滴滴,其实不到一万辆,当然,还有不合规也在跑,滴滴目前是睁只眼闭只眼。但现在,就算把不合规的都算上,也大致5万左右。但滴滴当年,可是按照几十万做战略规划人员配置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我这类人,原来打滴滴成常态,但现在不打了,偶尔打一下顺风车。因为,滴滴比我自己开车贵了,甚至比打的都贵了。所以,到停车方便的地方,自己开车,实在是市区办事,停车不便,也选择坐地铁,公交等方式。
开的司机少了,乘客少了,抽佣多了有什么用呢?甚至因为抽佣比例多了,又逼迫一些有就业渠道的人选择退出。现在,滴滴恐怕也不得不承认,已经是一批没有其他就业渠道,又有生存压力,无论怎么盘剥,仍然要靠开滴滴维持生计的人在开了。
这个证,我相信有一天会退出历史舞台,到时候,该证会不会进入收藏品市场,就类似当年的商品粮本,现在都进入收藏品市场,可以卖一点钱了
亚马逊频繁调价 影响和为什么亚马逊提价会降权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