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存在的挑战(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本文目录
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以贸易全球化为重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主动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
(一)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
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期。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名义增长21%,达到25年来的最高水平。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和国际市场对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的带动及美元贬值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量2004年近11万亿美元,增速达到20%,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率连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导致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崛起力量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2004年,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世界货物出口中的份额已分别达到10%、9%和6.2%。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
中国是近年国际贸易增长中最显眼的“亮点”,表现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排名以年升一位的速度上升。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分别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量的6.4%和增量的20%。
(三)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WTO新一轮谈判自启动以来进展缓慢,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后,谈判一度陷入停滞状态。2004年8月1日,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框架达成了协议,但协议的内容较为原则和笼统,各成员在农业、非农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一年,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将在12月香港部长会议上就主要议题的实质内容进行谈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纷繁多样、成员交叉重叠,一些贸易协定已超出传统的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范围,对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以区域贸易安排(R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发展,并呈现出不少新的趋势。一是区域贸易安排迅猛发展。截至2005年1月,实际有效的区域贸易安排共有162个,其中80%以上是近10年内建立的。二是主要贸易大国都在追求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美国在推动建立美洲自贸区的同时,还在与韩国、南非等10多个国家商谈自贸区;欧盟在2004年5月实现东扩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并拟与所有拉美国家和东盟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已经与新加坡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正在与韩国、泰国商谈自贸事宜。三是区域贸易安排成员间的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2004年,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四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变。区域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各国争取市场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战略手段,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从其变化趋势看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近20多年来,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与此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已经从1985年的16.6%上升到2000年的35.4%。
(五)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投资日益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6.2万家,它们不仅掌握着全球1/3的生产和70%的技术转让,更掌握着全球2/3的国际贸易和90%的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际贸易基础已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达48%,占据了半壁江山。
(六)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产业和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以及经贸问题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2004年美国和欧盟就航空业补贴问题相互指控,并最终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二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断翻新。各种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式武器,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争端。三是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社会保障问题、汇率制度问题等已成为摩擦的新领域,资源摩擦与贸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四是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2005年世界纺织品贸易开始实现一体化,中国面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焦点。
二、若干思考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这些新趋势对世界各国的经贸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要辨证地看待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既要看到机遇中存在的挑战,也要看到挑战中蕴藏的机遇。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国内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有利的条件。
(一)处理好、发展好大国经贸关系,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
美、日、欧、俄、东盟既是全球的贸易大国(集团),也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2004年,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的贸易额均超过1000亿美元,分别达到1773亿美元、1696亿美元、1679亿美元和1059亿美元,占据我国外贸总额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贸易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双方在油气和矿产资源、高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深入推进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事关我国对外经济工作的大局。
(二)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经贸关系,推动建立有利我经济发展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意义。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便利化。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各成员方的长远利益。据世界银行估算,如果多哈回合取得成功,将可在2015年之前给全球带来5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收益。我们要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在多边经贸体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做好世贸组织首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的应对及与世贸组织申请加入方的谈判工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发挥我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开发计划署等机构中的作用。
(三)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重推进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
我国以数量增加为主的增长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必须加快外贸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转变。要继续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等各项政策、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下大力气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狠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提高纺织、轻工、家电等优势产品的出口质量、档次和价格;加大对蔬菜、水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一般贸易的政策支持,争取实现农产品出口零税率;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抓好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医药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汽车及零配件、船舶、铁路设备、通讯产品、生物医药等产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带动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带动外贸出口的格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重引进高端加工增值环节。
发挥全球“大买家”的优势,组织协调好国内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探索符合大宗产品集中采购试点,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等贸易方式,提高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进口议价能力。运用国际招标等方式引进先进高新技术产品及环保、大型医疗和电力设备,把关键设备、先进技术进口和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促进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敦促某些发达国家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
(四)提高贸易摩擦和“入世”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水平,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
积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利益。加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介组织与企业“四位一体”的配合与联动,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做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应对工作。继续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针对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后的新形势,认真做好纺织品一体化应对。及时发布纺织品出口和纺织业投资信息,引导企业有序出口,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鼓励行业自律。推动纺织业开拓国际市场从出口为主向出口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减少贸易摩擦。
注重研究用好世贸组织规则,主动做好入世后过渡期应对工作。依法运用各种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密切跟踪贸易救济措施实施后对相关国内产业的影响,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结构、增强竞争力。研究借鉴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相关法律和案例,科学规范案件调查与裁决程序。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原因
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世纪 60年代起步的新科技革命加速了这种历史演变的进程,从而导致世界贸易结构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具体来说,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向服务业偏移。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的说法,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增长,
该国的产业结构将依次提升,逐步由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再由工业经济发展到服务经济。本世纪 60年代初,主要西方工业化国家都已完成了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步入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即国内经济重心向服务业偏移。新科技革命的介入为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了杠杆,从而加速了这一进程。
根据统计,1960—1985年间,西方主要国家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整个就业人口的比重由 51.6%上升到 60.7%,其中美国从 57.2%上升到 65.8
%,欧共体国家从 43.4%上升到 56.8%,日本从 40.9%上升到 54.4%。
甚至在西方发达国家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也都自本世纪 80年代以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把国内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基础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事跨国经营,利用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另外,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
1994年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已高达 69%,法国为 67%,
英国为 62%,德国 59%,日本 56%。这些比例清楚表明,西方国家为适应
21世纪的发展,已经大幅度地调整自己经济的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如美国仅金融业一项就占其国民总产值的 25%。
由各国经济能力增长所带动的产业升级使得世界产业结构发生大规模的
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世界经济结构不平衡,导致了对国际服务的更大规模的需求。与此相适应,全球服务性产业的贸易总额才有了高速增长的潜力。另外,服务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专业化,规模也趋于扩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提升了服务业的生产率,从而刺激向国外输出,增加了国际市场的服务的供给。
(2)商品贸易和国际投资增长的带动。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会随着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和
自由化而在规模上扩大并在数量上增加,而国际投资的迅速扩大和形式多样化,同样会使得广义服务贸易项目的投资收益(股息、利息、利润)流量加大。
在战后关贸总协定组织的贸易自由化原则的带动下,世界各国通过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协调和谈判,逐步形成了有序运行的国际商贸体系,为各国的商品贸易和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增长。
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除了最初的几年各国都处于战后经济恢复状态之外,自 50年代起,国际商品贸易流量就开始不断扩大。以世界货物贸易出口
总值为例,1950年总计为 611亿美元,1960年为 1280亿美元,1970年为 3120亿美元,1980年为 19946.68亿美元,1990年则达到 33949亿美元,40年时间增长了近 56倍,远远超过了世界工业生产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商品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如国际运输服务(海运、陆运和空运)、国际货物保险、国际结算服务等,都相应地在规模上、数量上成倍地增长。
国际投资带动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可以从 4个方面说明:1)速度带动。国际直接投资自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快速增长,到 80年代达到高潮,从
1983年到 1990年这类投资的增长速度是世界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 4倍,是全球国际贸易增长速度的 3倍。这种增长势头在 90年代初因世界性经济衰退而有所减慢,但自 1993年起又开始恢复。2)国际直接投资带动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货物和服务)额的增长。因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而世界贸易额的约 1/3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3)国际投资收益作为要素服务项目,其迅速扩张本身就构成海外服务贸易流量的扩大。4)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向服务业倾斜。1975年到 1990年间,西方国家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际投资比重都有所下降,而对服务业投资的比重却从 31.4
%上升到 48.4%。由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服务业的跨国直接投资必然驱动国际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国际渗透。
(3)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
新科技革命,特别是 20世纪 6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首先,高新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到了服务产业,使许多原先“不可贸易”的服务转化成“可贸易”的服务,从而使国际服务贸易的种类增加,范围扩大,例如一些传统的教育服务、健康服务一向被认为是“不可贸易”的服务,现今可被储存在磁盘或软件中进行买卖。信息技术和通讯的发展,促使银行、保险、商品零售等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工业组织和劳动市场得以改组,为跨国界提供服务带来了机遇。新信息技术使得日益一体化的跨行业公司能够分散其生产基地,刺激服务的专业化生产,并从中享受规模经济效益。其次,科学技术革命加快了劳动力和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因为每一次科技革命必然更进一步推动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这就促进了专业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向其他国家流动,为发展中国家所引进,推动国际服务贸易流量扩大。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逐渐向电子、航天技术及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转移,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再转移到我国大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利用本地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赚取外汇服务收入,形成大规模的境内服务输出。所以,科技革命带来了国际服务贸易变革性的发展。
(4)社会生活国际化的促进。由于战后持久的和平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
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冷战后意识形态的对立也有所缓和,加之交通、通讯工具的便利,使得现代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国际化了。出国旅游、接受教育以及聘请专门人才,即使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来说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在过去的 40年间,旅游业成为国际上发展得最快的行业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赚取大量的外汇收入。当然,社会生活国际化最大的赢家还是西方国家。根据 1991年美国的官方统计,当年美国的旅游服务
收入居各服务项目(除海外投资收益)之首,为 487.57亿美元,向世界各国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收入是 57.52亿美元。随着各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社会生活国际化相关的服务贸易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
三、国际服务贸易与中国的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促使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加强对本国的服务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在我国,服务业的较大发展是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整个 80年代以年平均 10。9%的速度增长,90年代增长速度更趋加快。在发展速度大幅提升的同时,我国服务业的行业结构也不断更新和更趋多样化,如咨询业、房地产业、证券业、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然而,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或者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服务业无论是在总体发展水平上还是在所占国际贸易比重上,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1.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得到较快的发展。80年代,服务业每年以
10.9%的平均速度增长,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 8.9%的增长速度。
90年代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的服务业有了更加快速的增长,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增加价值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 30%左右,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不过,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服务业产值所占 GNP的比重仍是相当低的。当今世界上的高收入国家服务业产值占 GNP的比重和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一般都在 65%以上,中等收入的国家也占 50%左右,而我国仅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当然,目前我国服务业的统计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指标体系上,都
很不健全,存在着许多漏计的情况,有一部分企业内部服务不能计入统计,因此统计数字可能低于实际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服务业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抑制,在生产和发育的各个方面都是相当不完善、相当落后的,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重点发展的产业。
尽管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最近 10多年来的加速发展,在
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上呈现出了多样性的产业群体。以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为主的传统行业不断扩大,其产值占服务业总增加值的 65%左右,就业人数占服务业全部就业人数的 50%以上,从而构成我国服务业的主体。另一方面,新兴的服务行业如证券业、信息业、咨询业、会计律师服务业等,进入 90年代以来也蓬勃兴起。中国的两家证券交易所,即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在 90年代初设立,带动起一大批同证券业发展相关的服务企业。信息业、咨询业随着经济规模和经济活动的扩大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90年代以来,全国专门的咨询和信息处理的服务机构已超过 4000家,它们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 1991年,全民所有制单位中服务业的就业人员为 45.1%,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中服务就业人数比重为 36%,而城镇个体劳动者中从事服务业的人数竟占就业人数的 82.1%。这说明,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各种所有制成分的经济活动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不过,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总体水平较低,而且其行业
结构也属于明显的低发展阶段结构,其基本特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居主导地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所占比重十分低,以至于人们习惯于把服务业就业视作解决企业富余人员的渠道,其实这是我国服务业行业水平低给人们造成的误解。尽管如此,我国服务业在某些部门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在航运、卫星发射服务、工程建设服务等部门都有着相当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劳动力便宜且训练有素是我国拓展海外服务市场的最大优势。如何在国际服务贸易这一新兴领域充分利用我国的现有优势,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应当认真研究的问题。1993年我国商品出口已居世界第 11位,但服务的出口则只占第 27位,当年我国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 2%左右,而服务出口仅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 0.5%。这说明我国服务业的外向型发展是一个相对落后的领域,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原因
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抑制。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人类经济活动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体系的高度发达。而传统体制恰恰在这些方面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服务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实践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改革之前,我国实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微观经济主
体含义的企业和组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生产单位和事业单位,各单位之间相互封闭,不论规模大小,都自成系统。各经济单位由于不可能从社会方面得到服务提供,因此只好眼睛向内,自办服务体系,形成“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济单位格局,任何一项国家计划的投资项目,都必须把配套的服务设施投资考虑在内,使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方面由于各经济单位得不到高质量的生产和社会服务而影响了产品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或事业单位自身背着一个“小社会”而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增加了企业的开支和管理上的负担,难以全力发展生产,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消费的实物化倾向和福利化倾向。
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大量的职工生活消费和服务,不是采取市场经济的购买形式,而是采取产品经济的福利形式分配给职工。在生活消费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住宅,它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职工所享受的一种福利待遇。因此,一方面住宅投资被打入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实际上成了职工的工资收入,抑制了房地产业的生长,此外,城市改革起步以来,企业滥发实物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由于政府机构职工收入偏低所导致的折价供应经济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实物消费的势头,抑制了正常的市场渠道的发展。
还有,居民生活服务消费中的隐蔽性补贴,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都由国家包下来,在交通、邮电、保育、娱乐等方面,国家又给予广泛的补贴,这就大大压缩了职工在非商品消费上面的开支。同时,大量医疗、养老保险和部分教育服务在企业内部进行,实际上也夸大了第二产业的产值,缩小了服务业的产值,使得服务价格低估。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错误地认为劳务活动不是商品,不创造价值。在价格管理中一直把劳务价格称作“非商品收费”。我国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价格、邮电资费、医疗收费以及饮
食、服务、修理等长期统一定价、统一管理,收费标准几十年不变,价格脱离生产成本,也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改革以来虽然作了一定的调整,但主要还是补偿性的,许多重要的服务行业仍然无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得发展。除以上这些体制原因之外,我国传统的农业化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发展与农村建设相分离的二元化经济发展策略,也是造成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农村劳动力不能向城市流动,只能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像我国这样一个 75%的人口在农村的经济体系中,服务业的
平均发展水平低下是十分自然的。
3.我国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服务产业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经济发展从国内转向国际、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弥补服务产业过去发展的不足,改善国内的产业结构,推动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总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1)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促进市场充分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有利于劳动、工资、价格、企业经营机制和流通体制等一系列改革顺利实施,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国际化,更多地吸引外资,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逐步改变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办社会的状况,为改革开放在更广阔的领域向纵深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差,农业市场化率低,流通不畅,财政收支困难,
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不适应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业投入少。见效快、社会效益好,加快发展服务业,既可以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又是缓解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3)我国每年都将有大批新成长的劳动力和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来
的劳动力需要安置。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深厚的潜力: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行业并存,能够吸收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特别是可以容纳大量的科技、专业人才。加快发展服务业是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
(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民群众不仅在衣、食、住、行、
通讯、卫生和生活环境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电视、图书出版、体育保健、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5)服务业的全球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而且变得越来越复杂了。除了服务与商品之间的传统区别外,服务业之间的区别也越分越细,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更是如此。计算机、信息、电报电传和电子邮递等业务同传统电信服务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服务业的这种向高新技术水平发展的趋势,既给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形成了机遇。加入国际贸易组织是我国既定的经济国际化目标,在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下同他国实现平等互利的服务贸易往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同时也应享受协定所赋予的经贸权利。这显然意味着对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战
略的设想,应该放在国际产业竞争的总体环境下,进行思考。
4.我国服务业应积极参加国际服务贸易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利用多边贸易体制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步入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由于服务贸易成为国际经贸关系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领域,服务业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积极参与世界服务贸易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服务性产业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市场需求有广泛的世界性,产业发展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换句话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往往是合而为一的,像旅游业、金融服务业、保险业、咨询服务业等服务产业的市场属性本身就是国际化的;(2)服务性产业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主要是技术、知识和管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这就是说,服务性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在目前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受到的制约少,可以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接受。正是由于服务性产业的这两个特殊的经济属性,世界上经济发展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在把第一、第二产业不断向外转移的背景下,却大力提升自己的服务性产业的经济比重和质量水平,以期在国际产业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普遍
对服务业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不能认识到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同经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仅仅满足于抓第一、第二产业的外向型经济,而不能够从世界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演变的高度,透视我国服务业高质量、高水平的加速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对于提高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意义。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服务业比较落后,但某些部门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定
的优势,如在航运、卫星发射服务、工程建设和劳务输出等部门就有相当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经贸实践证明,有条件地开放我国的市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吸收国外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机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必将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同时,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享受各种贸易优惠和保障,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选择部分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自参加“乌拉圭回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谈判以来,我国根据现行的政策法规,就航运、专业服务、银行业、广告、旅游、近海石油勘探等 6个服务部门的逐步开放作出了承诺,目的是引进外部竞争的压力,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以便最终确定我国的服务业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国际地位和份额。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是你并购他,就是他并购你,看似并购模式各种各样,其结果必然形成少数几个企业独霸市场的新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中,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一方面得益于政府产业和贸易政策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又在积极推进全球化经营发展战略,建立新的国际生产经营分工体系;资本积累越来越雄厚,财富聚集越来越集中,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与此同时,这些跨国公司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大鱼吃大鱼、活鱼吃活鱼”的跨国公司并购,进一步形成少数几个跨国公司独霸全球市场的新格局,以致我国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企业,无论从规模、资本和市场,还是从技术、管理和效率方面都难以与之进行有效的抗衡,并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
例如:当今世界汽车产业总的竞争态势是跨国公司全方位垄断市场,领导汽车产业发展新潮流。2002年,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本田、标致-雪铁龙和宝马九大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各自的并购重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年销售总量就达到世界汽车销售总量的92%,明显占有全球市场的绝对优势。
又如:2002年,法国于齐诺尔公司并购卢森堡阿尔贝德公司和西班牙的埃塞雷亚公司,并购交易金额达31亿美元。此次并购造就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阿塞洛钢铁公司。2003年,阿塞洛钢年产量约为4,000多万吨,年销售额达到293亿美元,已远远超过此前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制铁。后两者的钢年产量均在2,600万吨左右。
再如:2003年,新日铁、阿塞洛与宝钢实行强强联合,三方投资65亿元,引进新日铁的设备、技术和工艺流程,共同生产高等级汽车钢板,以抢占我国作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的板材市场。
面对跨国公司并购活动,我们的应对策略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要主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完善市场机制,开放资本市场,健全法律体系,引导和支持一些企业尽快成为跨国公司并购主体或并购对象,参与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竞争与合作。
我国企业既要学习全球商业运作模式,增强跨国公司并购意识,又要调整自身经营发展战略,推进管理变革,积极寻求与跨国公司实行并购重组及合资合作模式,以求获取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500强企业,特别是已经从事海外投资的企业,要全面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并购与联盟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科学制定全球化经营发展战略;在公司经营层面要加强资本运作,提升品牌效应,重视文化整合,进而加速创建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
跨国并购四点忠告
企业进行兼并仅是扩张的开始,如何整合好收购后的企业是扩张成功的关键,而进行跨国收购,整合的难度和挑战对中国企业而言应是空前巨大的,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案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必须做好兼并后整合计划和准备:收购后整合必须是系统的,严谨地通过计划来完成,而绝不可能通过随意的或收购方企业的意志便能完成。企业必须做好准备,在对被收购企业内外部情况十分了解的情况下制定出明晰的整合计划。
(2)整体有效的管理和协调至关重要:由于整合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所有的部门业务和员工,必须自上而下在企业管理层直接领导下来强有力地推进和完成,特别注意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计划来完成。我们建设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项目中心领导和协调各业务和职能部门的整合工作,对整合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能有所保证。
(3)整合涉及到的规模和影响巨大,管理层少数人能推进和完成,企业应充分与公司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沟通,特别是被收购方人员,以求达到共识和得到他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事实上中国企业进行跨国收购,一样也存在着本土化管理的问题,必须积极挑选、提拔和招募当地优秀的人才来进行管理,而非依靠输出人才,尤其是中国本土具有这种跨国管理的人才本身就十分匮乏。
(4)必须从兼并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工作,其目的决非强制式地输出本企业的文化,而是根据企业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有机的一套整合方案来创立公司共同的一种新型文化,以求得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起云涌。TCL收购了汤姆逊公司;上海汽车工业公司收购韩国双龙;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集团。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仅是扩张的开始,如何整合好收购后的企业才是扩张成功的关键。
因为在时间和文化这两个层面上承受巨大压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的难度和挑战空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