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疫情进入结束倒计时,疫情期间火了一把的线上生鲜电商还会持续火下去吗?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显示,中国生鲜电商整体日活跃用户从年前的777万,冲到了春节期间的1009万规模量级,而在2019年春节,这个日活用户只有527万。春节后30天内,生鲜电商活跃规模用户近700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7%,日均使用次数与使用时长增幅均超过20%。另根据艾瑞咨询数据,生鲜电商市场规模2020年预计达到4040.7亿元。随着目前中国疫情逐渐好转,在人们恢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时,线上生鲜电商的狂奔还有多久?根据北京菜篮子集团《北京市东部区域生鲜供应态势》研究报告显示,97.5%的居民依然最常通过线下渠道买生鲜,传统菜市场作为目前最大的生鲜供给终端占比过半。蓝科技分析认为,疫情结束以后,在线生鲜电商将会出现分化,并且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年轻用户将成为线上生鲜电商的主力。疫情期间,消费者养成的线上生鲜消费的习惯将会减弱。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更习惯于去早市或超市购买。一方面是价格便宜,另一方面是多年养成的早起去早市的习惯难以去掉,而家中无老人的年轻用户,或老人仍未退休这一种类型的家庭用户则对线上生鲜需求较为明显。
二是生鲜产品的特殊性,影响着用户的购买积极性。根据之前人民网报道中的数据显示,居民生鲜购买半径为795米,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认为最理想的距离是670米,而这样的距离则是生鲜电商所满足不了的。对生鲜产品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新鲜,而消费者在生鲜电商购买的过程中,由于配送费时间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导致生鲜保质期容易出现问题。三是生鲜产品配送会影响用户体验。生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是极为复杂的。生鲜产品在包装、配送过程中的不断变化,也会影响到产品最终的品质。这就需要生鲜电商品牌对生鲜产品从生产到装箱、运输以及投放进行全程监控,这对生鲜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如果没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则无法完成生鲜电商配送。根据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收到的用户维权案例显示,生鲜新零售被投诉问题主要聚焦在:商品质量问题、以次充好、久未发货、物流延迟、下单容易取消难、退款难且款项未及时退回、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差等这7个方面。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生鲜电商市场没有完善的仓储体系、运输模式以及近距离售后服务。因此,在蓝科技认为,在后疫情时代,生鲜电商更应该向着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发展。四是线上生鲜电商辅以线下实体店,用户粘性会提升。线上生鲜电商如果配以实体店,则比单纯线上服务更有优势。比如,坐拥家乐福+苏宁小店线上线下融合作为完善的苏宁易购,则凸显出了自己的优势。
在今年疫情期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零售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苏宁的门店订单量以及门店仍在增长和扩张。根据苏宁大数据显示,苏宁通过运营和服务的迭代升级,家乐福的到家业务同比增长412%,线上开放平台一季度订单量增长49%。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各大城市普遍启动严格的社区封闭化管理,社区服务迎来大考。苏宁自去年双十一期间提出“1小时生活圈”的概念以来,就致力于在1小时内解决消费者生活所有的场景痛点,为消费者提供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服务。其中家乐福和苏宁小店就成为支持苏宁“1小时生活圈”建设的重要支点。坐落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苏宁家乐福,承担“社区生活中心”的功能定位,苏宁小店则深入居民社区,打通苏宁服务的“最后1公里”乃至“最后100米”。让消费者在线上能看到苏宁生鲜菜品以及送货流程,在小区门口苏宁小店或家乐福也能看到同样新鲜的生鲜食材。无论是线上下单还是线下购物,都可以让消费者体验到完美的服务。其实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线上生鲜电商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市场空间。只是,线上生鲜电商如果与实体店能完美结合起来,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鲜电商不是没有未来,但不能成为“拐腿”,不能为了线上销售而销售,而是如何找准用户痛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则生鲜电商的未来将会放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