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生效丨特朗普新政落地:对华加征34%关税,T86免税将失效!

美国当地时间 4 月 2 日,特朗普再次给跨境圈投下一颗 “重磅炸弹”,正式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新一轮进口关税,且相关政策自发布之时起即刻生效。

此次堪称 “史上最激进” 的关税政策,不仅覆盖范围广、力度空前,还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尤其是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升级,无疑给跨境卖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于4月2日正式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新一轮进口关税,具体包括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和商品征收更高幅度的折扣互惠关税。

根据白宫公布的文件,这一政策于4月5日正式实施。其中,中国商品面临的关税高达34%,成为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更关键的是,此前被跨境卖家视为“生命线”的800美元免税包裹政策,也将于2025年5月2日正式取消。
基础框架 10%基准关税+国别附加税率 根据白宫文件,新政核心包括两项内容:
📌基准关税:4月5日起,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需缴纳至少10%的关税;
📌国别附加税:针对“对美存在贸易不公行为”的国家,在基准税率上叠加更高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税率覆盖范围不仅包括传统B2B大宗贸易,跨境电商常见的直邮小包(如中国邮政、专线小包)同样适用。
免税包裹政策取消 小额直邮“黄金时代”终结 自2025年5月2日起,所有从中国大陆及香港发出的货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原享受免税待遇),均需按商品类别缴纳关税。

以服装类目为例,若原关税率为16%,叠加基准10%后,实际税率将升至26%。对于客单价低、依赖高频次发货的卖家而言,物流成本占比可能直接翻倍。
补充说明 执行节点与缓冲期 4月5日:基准10%关税生效;
4月9日:重点国家附加关税启动;
5月2日:800美元免税政策正式取消;
90天内:美国商务部将评估是否将政策延伸至澳门地区。
根据白宫文件,新政核心包括两项内容:
📌基准关税:4月5日起,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需缴纳至少10%的关税;
📌国别附加税:针对“对美存在贸易不公行为”的国家,在基准税率上叠加更高关税。
自2025年5月2日起,所有从中国大陆及香港发出的货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原享受免税待遇),均需按商品类别缴纳关税。

以服装类目为例,若原关税率为16%,叠加基准10%后,实际税率将升至26%。对于客单价低、依赖高频次发货的卖家而言,物流成本占比可能直接翻倍。
4月5日:基准10%关税生效;
4月9日:重点国家附加关税启动;
5月2日:800美元免税政策正式取消;
90天内:美国商务部将评估是否将政策延伸至澳门地区。
关税政策的升级无疑将推高中国商品的整体成本。对于跨境卖家而言,这意味着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不少涉及301清单的产品实际税负已高达45%以上,新一轮的“对等关税”实施后,部分中小卖家可能面临“无利可图”的经营困境。
若此前依赖免税通道的卖家,还需额外承担约10%-15%的物流成本上升。中小卖家若无法通过提价消化成本,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丨美国及其前15大贸易伙伴的平均关税率
特朗普在声明中特别强调,将严查“通过第三国中转规避关税”的行为。例如,某商品实际原产地为中国,但通过越南贴标出口,若被海关判定为“实质性加工不足”,不仅面临补税罚款,甚至可能被列入进口黑名单。
新政落地前,已有部分物流商暂停美国路向服务。4月5日后,清关流程、申报价值、税号审核等环节均面临调整。对于依赖直邮的卖家,若未能及时切换至预缴关税模式(如DDP),可能出现货物滞留甚至退货。
不难看出,特朗普关税新政的本质,是倒逼全球供应链从“低成本优先”转向“安全冗余优先”。对于中国卖家而言,这意味着必须放弃“赚快钱”思维。在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