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干到公司倒闭?广东多工厂停工降薪,卖家欠款难交付,收购亚马逊品牌的后来都裁员了...
“上班打工挣钱,
加油干到公司倒闭!”
这句玩笑话正在圈内上演成真。
多地工厂积压暴雷,
纷纷停工降薪!
外贸卖家拖欠货款,
跨境圈内连锁反应...
曾经的亚马逊收购狂潮,
如今也开始大肆裁员...
下一个Prime day还能好过么?
环境、疫情的诸多变化对多数工厂造成的日积月累的影响,其中一些工厂韧性终究扛不住了,一些走到了倒闭的边缘。
近日,不少广东工厂发布的停工停产通知文件已在网上流传开来。有的疫情经营困难,越开工越亏;有的订单不足闲置,干脆停工节省人力物力成本;还有的是上下游连锁反应,跨境卖家资金周转困难,拖欠货款,成了压垮这些工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疫情封锁,以及订单活少了,是工厂面对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下更是要削减成本,开源节流。
去年需求旺盛重仓实业,现在都尝到苦果,场地、机器、材料、库存、人工...哪一样都成了负担,不得已下只能停工停产缓冲。想想看连亚马逊重仓物流履行,现在都在转手退租和延迟开业。
工厂作为供应链,贸易圈中的一环,体量资产重而不容易变通,在对接下游生产的同时,更需要信息差,及时接收反馈,而不只是个代工卖货的。
例如今年跨境卖家反馈生意不好做,那么工厂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在乐观一味生产订单,需要考虑能拿回的成本利润,以及思考下一个订单在哪。如果基本都是给同行或者同类卖家供货,那风险将会更加集中,一旦行业逆风,封号潮等,那么风险也会慢慢传导至供应端。
信息、资源、人脉等应该作为工厂的软技能,在行情好的时候,能帮助反馈爆款和热门给到卖家;在行情差的时候,能及时探听卖家动向信号,分析订单情况,生产能否解决,还是需要保守规避风险,缩减规模。
工厂被拖欠货款,账期问题也被翻到面上。对新老客户的账期合理把控,要不至于自己资金断裂。
广东供货跨境卖家工厂停工,且不只一家卖家拖欠货款。之前还有消息报道,国内某宝五金冠卖家跑路,欠了800多供应商7000多万的货款。
这些都反映,业内多数电商卖家并不算稳定,但是轻资产,不行可以随时退场,而工厂实业就不行了,重资产下,分分钟停工倒闭。所以对于账期要求,经济越紧,越松不得。有些工厂反馈账期老客户最多月余,新客户可能更紧,从合作态度,响应程度、付款及时度等方面考察留意。当然这个谈判议价能力也取决于工厂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力水平和质量等。
一批工厂停工,那有没有绝地翻盘的机会呢?
当然,并且也有这样的案例。一做跨境出口的制造工厂,传统模式是,年年去海外欧洲一趟,线下零售商超、连锁门店谈定大单,然后回国自己工厂生产。今年,受国外疫情、政治地缘冲突和消费需求影响,原固定欧洲客户大单联系没了下文,工厂生产顿时没了动力。
工厂生产的多是对口海外的自行车户外类,这在国外很难找到市场。但是工厂为了不歇业,只能不断找渠道方法,自己卖货。直到尝试短视频直播,最初也没有人关注,但换了场景,直接在工厂车间直播,展示真实制造实况,分享行业常识时,突然找到了第一批流量。
场景信息差和直接朴素的直播方式,吸引了用户围观,就和工厂直播做手工糖,dy直播炸虾片现寄现卖一样,火了。有了流量来源,然后慢慢精准,工厂直播直售的方式㛑打掉了层层溢价,虽然往后包揽运营更累,但厂里却有了新希望。
除了工厂,卖家也甚是艰难,曾经在亚马逊上开“派对”的品牌聚合商,都在裁员。
报道的少数卖家拖欠货款,无非也是海外需求锐减,大批库存资金难回笼,给不出账期,一拖再拖下去,整个供应链都受到影响。
但若是工厂不给账期,甚至提前现付,卖家的现金流压力将会更大。跨境外贸一个链条下,一荣俱荣,只不过偶有传导的时间差罢了。一些小卖家撑不住,8000卖号加库存退场,而大卖有些遭受封号潮影响,冻结的资产都包含着供应商的货款、加之PayPal近期持续对不少卖家账户冻结、高库存压力等,跨境不易,卖家的现金流艰难,只能拖时间,慢慢等到资金回笼,或者下一个旺季大卖。
至于亚马逊品牌聚合商的投资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卖家尚且艰难,曾经在疫情白热化阶段,扩大优质品牌收购,融资数十亿美元的亚马逊聚合商也在放缓,直到大幅度裁员。
自2020年3月以来,这个不断膨胀的行业吸引了150亿美元的资金,疫情封锁推动了网购的激增。但今年以来,Thrasio、SellerX、Heroes等都在悄悄裁员,幅度约20%左右。
这些企业直言列举了市场的挑战性、潜在的全球衰退、随之而来的消费支出转变以及筹集未来资金的潜在困难作为裁员因素,以保持积极的现金流。他们的商业模式,幸运又不幸地依赖外部资本的流动,来获得更多优质品牌卖家实现增长。
当时的亚马逊品牌收购成为热门利润行业,而现在,获得回报和长期性价值像被放在火上烤。但好在小卖家具有灵活性,亚马逊也在刻意引导分配。
一大批第三方品牌收购商、聚合商进场,引发了对亚马逊优质卖家的竞购战,并迫使公司的价格上涨到买家难以从中获得回报的地步。然后随着成本增加,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该商业模式的长期价值和脆弱性受到投资者的质疑。这和疫情时期疯狂涌入亚马逊的卖家,直至内卷,如出一辙。
显然他们的裁员,也反映整个行业经济体的变化情况,不过好在较小的公司和卖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重新分配资源或改变战略的大型公司相比,它们能够更快地进行转型或者退场。
并且亚马逊近些年也在有意加大力度将客户引导至中小型卖家,以分散财富。每年的大促,亚马逊的中小卖家计划都会持续推出,也会刻意精选小而美卖家品牌板块,如果中小企业卖家的经济占比更高,亚马逊只会更欣慰,下一个Prime Day,中小卖家仍是重点。此外亚马逊也正在将自营品牌数量削减一半,其腾出的巨大销售规模,以及更少占据前列排行,对于平台上第三方卖家来说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