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历经7年35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影响有多大?权威解读来了!
继RCEP协议签订之后,中国再传重大利好——中欧投资协定将打造横跨欧亚投资循环圈。
中欧领导人12月30日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这是中国和欧盟经济界企业界共同期待已久的历史性的协定。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欧投资协定展现了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
中欧投资协定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
2021年即将到来,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应该展现担当,积极作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处分歧,携手育新机、开新局。
一、协调抗疫行动。确保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得到公平分配,特别是让发展中国家获益。
二、共促经济复苏。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带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早日重回正轨。
三、对接发展战略。加大政策协调,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探讨数字领域合作。
四、加快绿色发展。用好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相互支持中欧举办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国际会议。
五、推动多边合作。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框架内协调和合作,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支持非洲抗疫和发展,共同促进世界发展繁荣。
欧盟中国商会表示,中欧投资协定是双方为中欧建交45周年送的一份厚礼,不仅对双边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和动能。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 (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投资保护、市场准入、投资监管、可持续运营发展四个方面。
中欧投资协定致力于制度型开放,协定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市场准入的承诺,通过市场准入的承诺,将为中欧双方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此外协定还包括公平竞争规则,可以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与传统的投资协定相比,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主要差异是引入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关注国有企业的“竞争中性”,推动高端服务业更高层次的开放。
在第31轮谈判中,欧盟在市场准入方面重申要求改善中国在电信和计算机部门、卫生、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报价。
这是中方首次在包括服务业和非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作出了开放的承诺。欧方也在协定中对中方承诺了较高的市场准入水平。双方的市场准入承诺也不仅限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了促进和便利投资,协定中还有专门的条款允许与投资有关的外汇转移,并且对与投资有关人员的入境也做了规定和承诺。
在公平竞争规则方面,协定立足于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双方在协定中欧就企业补贴、透明度、技术转让、标准制定、行政执法、金融监管等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议题达成了共识。
中欧双方在投资方面潜力巨大,欧盟对华投资仅占对外投资存量的4%,中国投资也只占欧盟吸收外资总额的2%。有专家表示,如此巨大的潜力与当下双方在投资方面面临的瓶颈是严重不相称的。
协定签署后,欧洲企业将在中国享有比美国企业更优惠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电信、金融、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这份协议也得到了在华欧洲企业的大力支持,因为它将取消欧洲企业与中方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和技术转让的相关要求。当然最关键的是,中欧投资协定尽快签署可以最大程度对冲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和遗产给欧盟核心利益带来的风险。
中欧投资协定生效之后,双方的直接投资将迎来焕然一新的局面。中国企业有望在新能源、环保和数字化等领域受益。在欧盟2021-2027年财政预算框架和“下一代欧盟”基金计划中,除抗击疫情和支持经济复苏外,推进数字化和绿色投资是最大的投入领域。而中国相关领域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望在协定达成后进一步受益。
从战略上来说,中欧合作意味着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形成了全球化的重心,也是对自由贸易、开放合作的坚持,中欧关系的稳定无疑也会给整个欧亚大陆带来信心,有利于构建开放的经济秩序。中欧磋商高水平投资协定是对全球自由贸易的刺激,也是对以 WTO 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升级。
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并不仅是双边的合作,而是欧盟各成员国与中国的合作,也是传统经济强国与新兴经济国家携手推动全球化的切实举措。
中欧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更重要的是,经过40多年的密切合作,中欧已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9年中欧贸易额超过7000亿美元。面对全球疫情蔓延的冲击,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形形色色的贸易摩擦、投资壁垒,以及单边主义行为的抬头,中欧双方都需要在全球化等方面寻找政策红利,推动经济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中欧全面投资协议旨在为中欧投资关系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取代中国和欧盟里26个成员国之间的现有双边投资条约。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于2013年启动,历经7年,共举行35轮谈判,中欧双方为完成谈判都付出了巨大努力。
中欧谈判的关键时间节点如下:
2012年2月:欧盟与中国启动政治协议谈判。
2014年1月:开启第一轮谈判。
2016年1月:就协议的范围达成一致。
2018年7月:首次交换了关于投资市场准入的清单出价。
2019年4月:确定2020年完成协定谈判的目标。
2019年12月:交换了关于投资市场准入的清单改进出价。
2020年12月:举行第35轮谈判,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目标”。
关于协定将于何时生效?
中欧双方在完成谈判后,下一步需要尽快开展文本的法律审核、翻译等技术工作,推动协定能够早日签署。协定签署后,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的批准程序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