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产品遍地,Q1如何避免侵权问题?
Q1到了,许多卖家都在疯狂上货,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不管你是打算去选择一些潜力产品,还是自己开发产品,一定要谨防侵权问题,别劳心劳力最后一场空。
中国卖家普遍知识产权认知薄弱,因此在该问题上栽跟头的数不胜数。不少卖家还存在一些误解。下文中方信知识产权市场总监黄嘉欣列举了卖家常见的误解并进行了说明:
如商标的地域性。部分卖家会认为已经注册了中国商标,无论销往何处都不会侵权,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解。他指出如果有人在美国抢注了卖家的商标,那么卖家在美国就不能销售,可能还会陷入被告侵权的纠纷中。
如商标类别原则。卖家若售卖3C电子、服装等多品类产品,但只注册了电子类别的商标,这并不意味着卖家所有类别的产品都受到保护。即卖家如果注册电子产品类别商标,就仅能保护电子类别的产品,服装产品的类别也需要另外进行注册保护。
如忽视海外商标注册。当竞争对手将你的商标抢注了,这时候卖家该欲哭无泪了,虽然也有一些方法来解决处理,但是无疑是非常麻烦的,这样产生的成本远远超过卖家注册一个商标的成本。
“在美国有一个使用在先的原则,就是卖家可以通过一些证据证明,你在很早就开始销售使用这个品牌了,并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了。如果对方抢注商标还处于申请阶段,卖家可以对他提出异议申请,或是可向对方发出警告信,通过协商,让其主动撤销申请。若对方不愿妥协,卖家则需要采取法律手段投诉对方有恶意抢注的行为。”
不过黄嘉欣也指出,卖家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夺回商标,但是费用及时间成本的投入都是非常高的,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建议卖家在早期做一个品牌规划保护,以省去后期的麻烦。
已经有很多卖家在侵权问题上踩了坑,损失惨重。但中国卖家普遍存在一种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捞快钱的路上,往往存在一些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轮到自己。
如今爆款产品大多出自大企业大卖家,在新品上市推广前就会进行品牌版权专利全方面保护,卖家一旦触碰,可能将损失惨重。侥幸心理不可得,那么卖家该如何避免侵权问题呢?
黄嘉欣向大家传授了一些判定产品是否侵权的经验:
商标板块;当卖家去厂家进货时,若使用的是厂家的品牌,那卖家只需要找到专业机构做排除,看它在品牌方面是否已经保护,并且是工厂自己的品牌。
专利板块;外观专利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判断,一个外观与另一个外观是否相似,是极具主观性的,也因此专利并不像商标那样好判断。
“卖家可以与厂家签署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协议,了解厂家产品是否有相关专利,并且是卖家要销售的国家的专利,并让厂家提供相关的专利证书;若在知识产权领域侵权,责任归属谁,这些是可以事先协商并列出协议的。”
黄嘉欣还坦言,实际上大多数的中国卖家都明白爆款有侵权的风险,但还是抵挡不住诱惑。此时卖家必须对爆款产品进行背景调查,看产品是哪家公司最早开始销售或是哪家公司设计发明的。通过这些大致判断这个爆款产品该不该卖。
具备丰富的涉外知识产权确权及维权经验的杨霞建议:
避免专利侵权:专利侵权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第一步,查询产品是否有专利申请;第二步,若是自己设计的产品或者在已有专利基础上改良过,卖家需及时申请专利,防止被别人抢注而侵权;第三步,和工厂更多沟通,了解清楚产品的具体来源,是否抄袭或帮国外客户做的OEM产品。
避免商标侵权:需要同时关注产品listing关键词描述和产品上图案。首先是严格把关产品listing关键词描述部分,不随意使用与产品不相关词汇,不使用别人已经注册的商标名称;其次是关注产品本身的图案或者包装上的文字和图案,因为也可能涉及图形商标侵权;最后当然也要把自己使用的商标进行注册,防止因为被别人抢注而侵权,并且规范使用自己的商标。
卖家被投诉侵权一般有两种情况:平台投诉和法院起诉。
若是被平台投诉,杨霞建议首先通过平台通知获取侵权产品信息和投诉方具体的商标专利权或版权,分析产品是否真的侵权。若经专业代理人或律师分析,不构成侵权,可以进行申诉或者请律师介入处理;若确实侵权了,那侵权产品则不能再卖了;若店铺被暂停销售权,一样可以根据平台规则进行申诉,恢复店铺的销售权。即使申诉不成功,还可以联系权利人和解撤回投诉或者聘请律师介入代理和解谈判;
若是被法院起诉侵权了,下发了TRO冻结了账户资金。则建议如下:
第一步、通过平台通知and/or律师邮件获取侵权产品和案件信息;
第二步、将平台通知or律师邮件发律师评估(是否真实侵权、是否存在不侵权抗辩是由、案件进程、原告律师情况、和解金标准等);
第三步、选择和解、应诉 or 放弃(综合店铺运营情况、店铺冻结资金、和解或应诉成本、与其他正常店铺的关联可能性等做出选择)
当卖家收到投诉立案或者法院的传票,首先不要慌,而是要迅速处理,因为所有的投诉案件都有时间限制,若在规定时间内,卖家没有回应、出庭,那么便会视为默认,卖家就会败诉。
因此,一定要及时迅速的找到专业机构或是律所处理这类型案件。卖家可以事先收集一些关于投诉案件的信息,做一个前期的自判,看自己是否侵权,然后将收集的信息汇总,交由专业机构,看是适合应诉还是与对方做和解。
例如卖家经常遇到的GBC律所侵权案件,对方律所其实大多数都不愿意与侵权方进行直接的沟通,只会与处理这一案件的美国当地律所做沟通,因此当卖家无法直接处理或是联系无果时,就要迅速找合适的专业机构帮助处理。而在处理这类型案件,因为国内与国外的距离,因此在处理方面卖家资金成本压力也非常大。
◎文/雨果网 汤幼玉、吴桂真、八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