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入账400万,跨境电商的知识红利你吃到了吗?
不久前,从事湿巾产销的民营企业凌海市展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账上,收到了一笔260万的入账,这笔款项并非来自什么大额贸易定单,而是国家的出口退税款项。此时,距离他们在线上提出退税申请不过几天时间。而像展望生物科技这样获得享受着出口退税福利的企业在中国不在少数,在辽宁,通用电气能源(沈阳)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高新出口企业,近三年来每月的出口退税额就高达400万元……从事跨境电商,如果你从未享受过出口退税的政策红利,那么无疑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如果说,在跨境电商野蛮生长的1.0时代,靠“物美价廉”就能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到了如今的经历了秩序洗牌的跨境电商2.0时代,只有拥有“知识红利”,才能处处快人一步,抢占先机。
跨境电商2.0时代,三大变革悄然发生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在近5年内增长了近10倍,2021年时,由于全球疫情对线上购物的推动,规模更是达到到1.9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市场规模疾速扩张的背后,三大变革也在悄然发生。
首先是消费者购买动机从价格决策向品牌决策转移。这就要求中国跨境电商企业走“品牌出海”的道路,从单纯的外贸工厂、电商平台卖家,向独立站发展,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
其次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理性繁荣。受疫情影响,全球经贸摩擦加剧,跨境电商行业不仅受到国内,也经历着来自国际贸易层面、知识产权层面和平台层面的合规化约束。精准了解各类合规政策,吃到政策红利,才能在大洗牌中存活下来。
最后是运营成本从相对低廉到持续高涨。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给全球物流和跨境运输带来持续性影响,2020年下旬开始,苏伊士运河阻塞事件、美国港口卡车司机罢工事件相继发生,将海运费推上高峰,相较2020年1月疫情开始前,增长近3倍,给跨境卖家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跨境电商:过五关、斩六将
在三大变革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无疑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毫不夸张的说,一家成功的跨境电商企业,必定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坎坷,才能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平台封号: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如何让品牌获得流量一直是一大难题。除了电商平台之外,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商家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在搜索平台Google、社交平台Facebook等渠道进行广告投放,增加自己的品牌曝光度。
然而,随着近年来各平台监管机制不断调整加强,很多商家发现自己在外部平台的账号时常被封,需要不断申诉、沟通,才有可能解除。有些企业账号在一段时间后解封,但数据流量已大幅下降;而更多的企业账号还处于封禁期,解封遥遥无期。
退税合规:回到出口退税的话题,今年四月,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颁布了一项税务等下处罚事项告知书,通报惠州市HSF实业有限公司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没收400万退税款的同时,额外处罚400万罚款。在这项案例中,涉案公司由于无法提供生产经营场地相关凭证和发票、资金流不符合商业逻辑,出口回款不一致、无实际出口货物物流记录等原因,经查实存在骗税情节。
当然,绝大部分跨境商家申请出口退税,一定不是为了骗税,但在退税的核查环节当中,也经常会因为类似的流程问题,导致退税失败,造成高额的财务损失,甚至引来行政处罚。
物流陷阱:除了高涨的航运费用,因为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环境差异,不同地区的物流还有更为独特的“陷阱”。比如在中东,很多人还习惯于用现金付款,而在跨境物流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用户就改变了主意,当你的货物经历千山万水,远度重洋到达用户手中时,很有可能会面临拒签、收货人不接电话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