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寒冬,这20%幸存的企业都在做什么?
2019年互联网寒冬还在继续,滴滴裁员2000人,宜家裁员7500人,京东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大企、名企简衣缩食纷纷宣布过冬,不少员工开工红包或也换成了一纸“下岗”通知。
相比而言,跨境电商行业的“寒意”,似乎来得更早一些,2018年初就有曝出大卖企业裁员潮,此后一年的时间内,除了降低库存和收缩扩张战略,提高人效、内迁公司也成为卖家应对“寒冬”、降低成本之策。
面对接连而来的寒冬,多数跨境企业都有应对政策,但仅仅只是安全渡过,但想要在寒冬市场熊熊发展,又该如何做?
跨境电商有一个常听的词,叫“蓝海市场”,意指还不存在的产业,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那么企业的蓝海市场在哪里?
有业内人士说,“2019年,如果跨境业务还聚焦在美国市场或欧洲市场,那可能真的算是进入比较艰难的时期了,因为各方面的成本都越来越高了。但若把跨境业务转移或分散在其他市场,我觉得不见得会难做。”
跨境电商生意也一样,不一定要所有平台都‘百花齐放’才算成功,只要能在几个平台把产品优势、经营优势、服务优势或是listing优势做出来,然后再慢慢的把这些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其他平台之上,2019年还是会有很大的机会的。
网上盛传马云的一句评价:员工离职无非两个原因,钱没给到位,心里受了委屈。一针见血指出员工“择木而栖”的原因。寒冬之下,公司纷纷选择裁员、降薪来控制成本,导致频频爆发“离职潮”,也是给人才流失道出原因。尤其是销售运营岗位,甚至有时候一个团队可能走了一半的运营人员。
除此之外很多跨境电商公司都是以业绩导向和激励,连基本的KPI都没有去落地,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就导致员工只关心销售的短期行为,不考虑公司长期利益。企业内部领导管控力欠缺、员工培训晋升机制不健全、企业氛围文化不凝聚等等问题都是员工离职因素。
面对人才留不住、团队一盘散沙、目标完不成、竞争激烈、业绩停滞不前、利润下滑接踵而来的问题,跨境企业要不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才不至于被市场淘汰。
这个时候要企业出提升和改变了,或许你需要这样一次机会:面向企业,连接800+课程、涵盖跨境五大平台、68位大咖讲师,365天系统化学习的雨课课程。不同于其他模式,雨课从初阶、中阶、高阶三个维度为企业学员推荐个性化课程,培养小白进阶,底层运营成长、管理层晋升,全面企业提升团队管理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