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亚马逊供应商打交道的一些感想
最近出了趟长差,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把合作的供应商都又集中走访了一遍。
这些天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这些供应商有长三角的,也有珠三角的。有沿海的,也有内陆的。
有合作了5年以上的,也有今年初才刚刚开始合作的。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对于那些已经合作了很久的供应商,还需要经常去拜访吗?
这个问题,如果在你时间和资金都允许的情况下,当然能经常去拜访是最好的。
很多的生意,刚开始是依靠感觉在合作,后期就是依靠信任了,而信任的基础,不仅仅来自于良好的互惠互利,还来自于面对面的感情交流。
毕竟打电话、发微信跟一起洗脚、一起喝酒比起来,还是显得生疏了许多。
这次的出差,还是对供应商这一块有点小小的感触,在今天的文章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这些感触很早就有了,只是一直都没时间整理下来。
首先,你对供应商最看重的是什么?
如果要我回答,我会首先回答是质量。
其他的什么价格、交期、服务、质检等等问题,都要排到质量的后面去。
经常会有卖家在私密圈咨询我一个问题:作为小卖家,改如何把控产品的质量?
其实,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因为小卖家是没办法安排人去专门做质检的,而且每批货都邮寄到自己公司进行质检也不太现实。
所以我只能建议大家,最好是在索样时就把质量问题看清楚,依照样品去观察后期的大货的质量。
然后在后期的大货中,在每批货发货之前,一定要让供应商拍照确认发货的照片,一定要把这次的大货抽几个样寄给你。
虽然这不能保证100%的把控产品质量,但是在小卖家预算和时间都有限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到这样。
我们现在专门设了一个质检的岗位,这位同事就专门在全国各地的供应商之间跑来跑去,专门负责产品的质检问题。
质量问题有多重要?可以说有时候可以决定你一款产品的生死。
之前在跨境圈,有位卖家的led灯管因为供应商的偷工减料,结果在美国客户家里发生了熔断和自燃。
该名顾客还是个卧床多年的老人,幸好是家人及时发现并把火苗扑灭,才杜绝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当时这件事情闹的还挺大的,亚马逊下架了一大批客户评分不高的该类目产品。
可以说,当你辛辛苦苦的把listing推起来之后,后续的差评多少和评分多高,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你的产品质量的。
其次,想要长期合作,你要多观察服务商的综合素质。
有些卖家会在私密圈提问:我的服务商因为我首批进货比较少,服务态度非常冷淡,有些细节完全没按照我的要求来做,我该怎么办?
其实,遇到这样的供应商,这个产品宁愿不去做,也不要再跟他合作下去。
原因很简单,在合作初期,他的态度是这样的,那么在合作的后期,他的态度能有大的改变?
有些卖家可能会产生一种不自信的感觉:是不是因为我订的太少了,所以对方的态度才不是太好?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服务能力强的供应商,当然会对大订单的客户更上心,但是对于小订单的客户,也绝对不是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
因为你要知道,任何级别的卖家,在开发一个新的类目的新的产品时,首批的订单量都不会太大。
很多供应商并不是因为你是小卖家而对你区别看待,很多供应商是因为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本身就是这么低下。
所以,跟这样完全不配合你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后期你会感觉非常的累。
在本次走访中,其实还观察到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般年纪很大但是依然在事必躬亲的老板,一般工厂的规模都是多年没有扩大了。
在我接触的大部分供应商里,老板几乎已经都是厂二代在第一线拼杀,老父亲仅仅是在重大决策上给予一些指导。
但是还有些老板,已经60多岁了,依然还在拼杀在跟客户交流沟通的第一线,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老板不是好老板,只是感觉这样的工厂在创新能力上面,还是稍弱于其他的工厂。
最后一点感想,有时候产品做不做的大,供应商其实影响力还挺大。
在我们接触的这些工厂里面,有不少其实是自己也在做亚马逊的。
像这样自己也在做亚马逊的工厂,其实我是不太愿意去合作的,因为本来是合作关系,里面又掺杂了一些竞争因素,这有时候就很难办。
但是有些工厂,他本来是没想做亚马逊的,只是看到你拿货的数量越来越大,看到你在亚马逊上赚到了钱,所以自己在私底下就开了店铺,也卖这款产品。
这样其实还不算太过。
还有些工厂,自己没去做亚马逊,但是随着你拿货数量的增加,就看到了这款产品的潜力,所以就加大了生产的数量。
然后,居然以比你低的价格来售卖给其他订单量更大的卖家。
结果,类目的价格战就开始起来了。
有些卖家可能会问:合同里不是都有价格限制条款的吗?
对,合同里是有这个条款,但是你能撕破脸的去起诉他吗,毕竟这款产品还在做啊。
这里就可以看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了。
很多的产品,可能是你最先卖起来的,但是,随着大量的新卖家发现了这块绿洲,你产品的生命周期就会迅速缩短。
现在数据软件这么多,一款蓝海产品很难长时间的存在而不被别人发现。
但是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就可以完全杜绝这种现象。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带来一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