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优化的运营中,成本把控有哪般?
上课时我特别喜欢引用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每次讲出这句话时,我其实都是在给自己一个提醒,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做好各种准备,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成功的几率提高一点。
而为什么总是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提醒给同学们呢,因为在我日常帮一些卖家诊断店铺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太多只关注“点”而不关注“线、面、体”的卖家,当然也从他们的运营窘境中反思出不少应当“前置”的运营细节。
能否成功的运营打造一款产品,往往覆盖很多的细节,对这些细节的把握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打造的结果。
比如,有同学询问,魏老师,我的Listing反复优化了很多次,可还是没有订单,为什么呢?Listing优化后就必然有单吗?未必。还有同学询问,我开了站内广告,广告也点击了不少,但为什么没单呢?这真的就是广告的问题吗?依然未必。
在我看来,选品、优化、站内广告与促销等方面交织在一起,才形成了运营的整体,而只有具备运营的全局观和系统观,做好各方面的成本把控,平衡各个要素在不同打造阶段的比重和侧重,才能打造出爆款。但如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真不行。
一套系统化的运营涉及很多的细节,我今天就仅仅从成本的角度来做个简单的梳理。
一款产品能否打造成功,从成本上已基本决定了。如果你的成本比别人高,在没有很强的品牌背书的情况下,无论你的质量再怎么好,已经基本宣告失败了。
所以,应对产品成本方面,我总结出了“田忌赛马”的选品策略—要选择中等质量的产品,产品质量适中,符合消费者的预期,而采购成本则是中等或偏低,成本上已经有了竞争优势。
除了产品成本本身,在产品包装上,我总是提醒,要做到“安全前提下的极简化包装”,不需要华丽奢侈,甚至不需要高逼格,根据面对的用户群体,白纸盒、中性彩盒、普通的飞机盒等都可以,甚至,透明的PP袋、白色珠光膜的袋子,只要确保消费者在收到货物时不破损,都可以。稍作对比,你就会知道,在包装上,你可以省下不少钱、节省一些重量。
为了控制成本降低风险,小批量采购是必需的策略。
我特别喜欢SHEIN的订货理念—小单快返(Small order and fast reorder),虽然这种理念未必每个卖家、每个订单都能够做到,但只要你有意识,总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
比如,有同学说,因为想在产品上丝印Logo上去,供应商说需要3000个起订,我担心万一这么多数量卖不完,该怎么办呢?
我说很简单呀,不丝印Logo,制作一个独立的Logo标签,分别贴在产品上和包装上就可以了,如果产品和包装的大小差别比较大,那就做两个版本的Logo,分别贴就可以了呀。我们自己在订一款产品,因为需要做Logo,我采取的措施是,Logo面板和包装定做500套,我独立买单,但第一批货,只给我做200套成品,如果打造成功,继续,如果打造失败,就失败在这200个数量中吧。
头程物流的选择上,可以让你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出费用。
这里的选择,既包括快递、空运、海运、铁运的不同组合,也包括多家物流货代的价格对比。我经常提醒,无论你的货物有多少,都要养成一个习惯,选择多家货代,每次发货前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只要对比,就能够降低你的物流成本。很多卖家在发货上很随意,或者觉得和谁谁谁关系好就只选一家的,结果会发现,自己多付了不少冤枉钱。
还有一点就是提高人效。
有些卖家仓库人员很多,怎么办?“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发四个人的工资”,短时间某些活干不出来时,请临时工来解决,未必需要那么多人。有朋友讲,他仓库里的某员工做事墨迹,态度差,要求加班自己不干还找他投诉,要求给仓库增加人手,朋友直接决断,你离职。这人被辞退后,仓库里的人效立马提升了。
除了仓库的人效之外,还有运营团队的人效也很重要。很多公司在发展初期手工记录各种运营数据,这当然没问题,但随着业绩的提升,产品线的增加,再靠手工记录就显得有点低效了,这种情况下,使用一套ERP软件就是必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