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
努力向前,逃离平庸
跨境电商自媒体,所带跨境电商团队在Amazon、eBay、Walmart、wish、自建站有着丰富的运营经验,目前月销售额稳超50万刀。
跨境电商创业日记 NO.263
1
贸易战对于国内的影响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的,之所以现在这么多的愤民在嚷要火力全开和米国打贸易战,那是因为那些他们还没收到切身的影响。
这个月开始,我们发货到美国通关的时间基本都多了7到14天不等,我们的listing活生生的熬到了断货,排名直线往下掉,之前投入营销的钱基本都打了水漂。
前几天还有个朋友的货被美国海关截胡,要求补20%的税。他们之前为了退税能够退多一点,把货物的申报价值给拉高了不少。结果这一次被抓到要求补税的钱,都将近抵过他那一票货的总价了,补还是不补?30天之内没人来认补,就地销毁。
我们都是千千万万的跨境电商小卖中一员,遇到上面那样的事,肯定不会只有一家。而随便一家小的跨境电商创业公司遇到上面那样的事,只要搞一票,老板就要破产了。
谁说贸易战对我们没影响?
公知写的鸡汤文还是要少看,除了给你洗脑,一点益处都没。
那是不是只对做外贸的有影响?外贸做不下去了,国内工厂没工开了,千千万万的工人的就业你安排?
现在开始美国对中国的增税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像去年欧洲站的VAT税号那样,一点办法的都没有,然后小卖只能是不得不忍痛把欧洲站给关了?
贸易战是国家之间的博弈,跨境电商卖家目前对于海关抽查征税,其实也可以有不同的办法起尽量避免、减少这一部分的支出。
例如注册个美国公司,用美国公司从中国进口货物到美国,发到美国的海外仓,还是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被增加征税。身边月销售几十万美金以上的朋友目前都是这么操作的。
相对于增加的税额,注册个美国公司和租用海外仓的费用还是比较低的,销售额如果不错的话,现在起可以布局了,否则真的赶不上11月之后的旺季。
2
马胜请我吃饭,请教我一些亚马逊开账号和选品的事,我其实也给不了他什么建议,太倔了,像头牛。他现在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采购,是没什么油水的那种。工资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的,一直嚷着去创业,去年说到现在,居然还在问我申请账号的事。
开账号的事简单应付了几句,说到选品和运营策略的时候,我就只有一句话:先去做,遇到问题再解决。
他一直都想把他身边朋友在做那些产品都发一部分过去,意思是这些产品身边人都能做的好,他应该也能做上去。
自己心中有了想法的人,来请你给建议,千万不要当真,人家不过是想从你这里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而已。
别人能做的事,你就一定能做好吗?傲基把移动电源卖的那么好,你卖为什么就不行?
这些话对于一个有心去创业的人来讲,是听不进的。
去年这个时候,我有个老乡,做外贸之前是个海员,比我大一两岁的样子,姓李,我叫他李哥。
他在西安读的大学,毕业之后没有直接出来找工作,而是又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去考了个海员,正式出海。
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去做海员那么枯燥无味的工作。
他的回答也直接,这个行业钱多一点。
做海员这个行业的钱确实比别的行业多一点,但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一年12个月,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海上漂。
海上的生活简单、枯燥、无聊,而且危险重重,出海时除了要应对变化莫测的恶劣天气,也要是时时防备部分地区的海盗,结了婚的还要担心家里的那个会不会给自己带顶绿帽。
稍微有点安慰的,可能就是那还过得去的薪水,他说刚做海员第一年就拿了十几万回家。
主要是没地方用钱吧。
毕业的时间一下子就过了五六年,到了成家的年纪了。成家了之后老婆就不再想他继续出海了,长时间的聚少离多,谁也不保不准什么时候出事。尤其是有了女儿之后,就更加不想外出了。
两夫妻想了一下,一毕业就去做海员,别的行业也不会,就先跟大哥做生意吧。他大哥是做户外广告生意的。然后两夫妻就拿了之前做海员的积蓄入股了他大哥的公司,几十万全部都投了进去。
传统媒体这个行业自从10年之后都在不断的没落,户外广告这行就是明日黄花。加上他们在不合时宜的进行扩张,盲目的招了二三十人,业务量和业绩迟迟不增反降,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李哥投入的几十万消耗殆尽。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又从新回到了去做海员。
后面经历了一次出海被抢事件之后,他老婆无论如何也不让他再做海员了,才彻底的转行。
刚转行的时候又不知道做什么,年纪又大了,他那个时候已经30岁了,之前一直都只是做海员,没接触过别的行业,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英语了。
我当时建议他去做跨境电商,三年前的亚马逊这个行业还是可以的。但是不知道他后面怎么搞的,找了个他的朋友一起合伙去做B2B去了,业务也都一直没有起色,还没人带。
我去年还给了个建议,如果没有有经验的外贸业务员带,最好先一家公司系统的学习一下外贸的整个流程,再出来自己做SOHO也不晚。实在是不想去别的公司给别人打下手,自己也可以报一些外贸课程来自己学,例如米课这样的课程都是可以的。
上个月联系了一下,外贸业务一直都做上来,现在他们两三个合伙人都已经转做国内的电商平台去了。
每年投了几万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一年连10万RMB的单都接不到。
看着他无奈的语气,我也是唏嘘不已。不过短短3年的时间,却感觉和他却不是同一个世纪的人。
如果3年前把那几十万不是投入到那没落的户外广告行业中去,投入到深圳的房产或者是亚马逊,今天我见他的情景,可能记不会是他一直在感叹生活很艰难了。
马胜和李哥最大的悲哀,在于太过于相信自己,总觉得别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好。缺乏了深度的挖掘,没有强大的数据作为支撑,靠自己的想当然计划,在今时今日是没法把销售给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