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跨境电商B2B新政,这份中央发的政策红包分量不轻!
7月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发布。
这份五千多字的《意见》,上到政策保障体系,下到数字工具赋能,对现有的外贸体系进行了全环节的改革升级。目的,就是要在国际市场上,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外贸企业。
(文件截图,图源:中国政府网)
疫情爆发以来,外贸的走势一度扑朔迷离:从初期的工厂停摆状态,到复工后的订单骤减,到全球疫情爆发后中国成为制造业稻草,再到海运难、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上升等多方因素的叠加,这一年半的跌宕起伏,让外贸赛道上的商家一路都在见证历史。
眼下,疫情的红利窗口期还远没有结束,保守估计还有2-3年。疫情这只黑天鹅加速了全球跨境电商的发展,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加速了中国制造流向全球市场的进度。
《意见》的出台,实际上划出了一条全新的起跑线,尤其是每一个已经或者准备进入跨境B2B的卖家,都有奋力一搏的机会。
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几个亮点:
#1
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向全国推广
出海门槛再次降低
鼓励跨境电商B2B,国家打的是一套组合拳。
6月22日,海关总署宣布,从7月1日开始,全国海关复制推广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这是自去年7月首批开通10个城市,9月又增开12个城市后,决定在全国复制该政策。
过去,中国企业把产品卖到国外去是一件繁琐、复杂的事。要经历语言、物流、结算、通关、退税等重重考验。可以说,以前的B2B外贸,是一件有技术和政策双重门槛的事。
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的崛起,解决了语言、营销、物流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如今,外贸在技术层面已经像内贸一样简单了。此次向全国推广跨境电商 B2B 模式,目的就是要降低通关、结算、退税等政策门槛。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政策特别利好中小微企业,单票5000元以下的一般货物,直接以清单模式申报,几分钟就能放行。
互联网加持结合政策利好,以后的跨境电商B2B,门槛会变得非常低。你在国内能做好生意,在国外就能做好跨境生意。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的出海大军将达到新的巅峰。
#2
明确到2025年的外贸数字化时间表
一大波政策利好已在路上
“数字化“这个词,《意见》一共提到了六次,并且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到2025年,外贸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为什么要构建数字化的新外贸?因为只有数字化才能简化外贸这一系列复杂繁琐的程序,用标准的、技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降低外贸各个环节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让外贸像内贸一样方便。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举个数字化的运用案例。大家都知道,去年疫情之下,中国的商家出不去参展,外国的买家进不来验厂,传统的生意一下子被斩断了,怎么办?
阿里巴巴国际站推出的线上展会,借助大量的直播,短视频,3D Showroom等技术,全面更新传统展会并进行升级,让跨境生意从过去的“面对面”变成了“屏对屏”,用一句行话来讲,就是“让远场变近场”。
大量中国外贸商家一夜之间跑步进入数字化阶段,为服务海外买家的近场需求,短视频生产、场景、运营能力的闭环能力也大大增强。也因为这波数字化的强推,“不见面也能谈生意”、“不握手也能接大单”开始成为行业共识。
下面这条视频中所讲的,上海一家16年传统展会外贸企业的例子,就非常典型:
而为了在2025年达成数字化的显著提升,势必少不了来自官方的政策鼓励。比如《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实施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税收征管和服务措施:“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可按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3
大力支持线上外综服平台
企业出海将更轻松、更省心
数字化的应用远不止此,而全链路跨境贸易平台,正是其核心要义。一个充分数字化的外贸平台,可以串联起生产端、流通端、金流、物流、机构、政府等所有贸易环节中的角色。
此次《意见》里,明确了要支持外贸领域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
简单地说,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做好产品。
以阿里国际站为例,作为全链路的跨境B2B平台,负责搭建链路里的水电煤,帮助企业把货卖出去,还要让商家赚到更多的钱。
就拿汇率来说,以前做外贸的企业都很担心人民币升值。因为人民币升值,往往伴随着商品竞争力下降、企业利润降低。阿里国际站的解决方法更加彻底,直接通过增加人民币订单比例、搭建全球支付结算网络、本地本币锁汇等方式,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目前,外贸很多环节都有优化的空间,这些空间需要有完善的外贸服务平台去做承接,从广告营销,到金流,再到物流,每个环节提高一点效率,企业就能多一分利润。
#4
“高质量”再成关键词
中国企业迎千载难逢的品牌出海窗口期
说到企业怎么增加利润,我们常常会说“微笑曲线理论”:技术、专利值钱,组装、制作活多钱少,品牌、服务附加值高。要提升企业利润率,要么搞研发提升质量和性能,要么做品牌、提供差异化服务,做溢价。
疫情之下,海外各国消费分级加剧,不同消费群体对新品牌、新供给的需求,会呈现井喷式爆发,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品牌出海窗口期。
背靠最完善工业化体系的中国企业,需要转变下以前的铺货思维,毕竟人力成本的走高已经不可逆,替全世界打工的“辛苦钱”不好挣,唯有走出自己的品牌化道路,才可以抓住这波品牌窗口期,把利润做高。
“高质量发展”,也是此次《意见》着重强调的一个词,如何从规模走向质量,用数字化创新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实现品牌化出海,同样是阿里国际站今年的头等大事。
外贸企业中有越来越多的“厂二代”,正在用和父辈不同的思维,承担起品牌出海的大任。北京一家生产黑科技面料的企业,二代掌门人许心愿把产品做成科普短视频发到网上,引发Facebook、Youtube等国外社交传播平台的自发传播,订单一直排到了四个月后。
(海外社媒热议许心愿家的产品)
在国内家具市场已经做到网销第一的林氏木业,2019年底通过阿里国际站出海,虽然迎头撞上了疫情,但是很快在疫情中发现online-retailer(线上零售商)群体的机遇。
疫情催生宅家经济,使得海外消费者对于有品质感、高性价比的家具需求大增,结果把林氏的一款沙发卖成了爆款。此后通过阿里国际站提供的直播工具,进一步打开了海外市场,店铺的访问量,单六月环比五月就大涨了125%。
(林氏木业在国际站上热销的一款沙发)
品牌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企业多年生产经验打磨出来的硬实力,再配合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技术、产品、服务。
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国际站总经理张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成本高企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取决于供需关系的变化,“外贸企业当前最重要的是在科技水平、工厂产能、设计能力、专利、柔性化生产、服务能力等方面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扭转供需曲线,获取更大的溢价空间。”
相信在疫情催化下的这个多国情、多阶层、多场景的全新客户生态中,一手政策利好,一手全链路数字化平台加持,广大中国企业的出海必将乘风破浪,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