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壕!巨头追加10倍月薪奖励员工!去年成绩单出炉,净利润超80个亿!
船公司2021成绩单纷纷出炉,
十家船公司净利润总和逼近千亿美元!
船司巨头们奖励员工数目惊人:
7.78亿新台币、13.03亿新台币、20.2亿新台币!
长荣发40倍月薪“年终奖”后,
再豪掷10倍月薪“年中奖”!
员工两年拿100倍月薪奖金不是梦!
也有卖家接连冲IPO,短短几年成功出海赚钱!
四月第一天,我们来深度分析大卖赚钱的秘诀!卖家们如何应对运价走势?
“年终奖”后又发“年中奖”
这么霸总式奖励员工,你见过吗?
说到壕,跨境圈肯定会想到船司,还有人记得长荣去年发出40倍月薪给员工作为年终奖的事吧,这不,又来拉仇恨啦~长荣海运在3月中旬的董事会上正式拍板定案,将再发出13.03亿新台币员工酬劳作为奖金分红,相当于每人平均可以再拿到10倍月薪的“年中奖”了。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40+10倍月薪的奖金!
台媒调侃预测,长荣的员工两年拿100倍月薪奖金指日可待啊!
对于之后的企业前景预期,长荣也表示十分乐观,持续看好今年的海运市场。要知道,仅今年1月和2月,其公司营收就已经高达千亿元新台币了,同比涨幅93.1%。今年Q1营收情况若能与去年Q3、Q4差不多,那获利将相当惊人!员工也能跟着吃肉,两年拿100倍月薪奖金的调侃将成真!
信心和业绩加持,长荣还决定在沪东中华追加3艘24000TEU新造船大单,持续扩大船队规模;后续还将投入最新型码头装卸机具与设备打造全新智慧型码头,积极提升高雄母港的竞争力以维系海运枢纽的地位。
此外,另几家船公司也不甘示弱:
万海航运表示只要获利就会给员工分发福利,预计将发出员工薪酬7.78亿新台币,算下来,相当于15倍月薪了;
阳明海运的年中奖金则是最高的,预计拿出20.2亿新台币奖励员工,多少倍我已经不想算了,只一个词“豪横”!
船公司年度成绩单出炉
净利润总和,直逼千亿美元!
如此壕的背后,自然得益于船公司们傲人的业绩。近来,数十家船公司2021年度成绩单纷纷出炉,据搜航网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十家主要船司2021净利润总和直逼千亿美元!总营收也突破了两千亿美元!
长荣海运:
阳明海运:2021年营收约116.5亿美元,归属母公司税后盈利约57.7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近13倍!
万海航运:2021年营收约80.7亿美元,归属母公司税后盈利约36.2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近8倍!
马士基:2021年营收约61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为196.74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近4倍!
达飞:2021年营收约560亿美元,净收入178.94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9倍多!
中海远控:2021年营收约525.8亿美元,净利润约140.7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8倍!
赫伯罗特:2021年营收约263.5亿美元,净利润约107.5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9倍!
HMM:2021年营收约115亿美元,净利润约44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42倍!
以星航运:2021年营收约107.3亿美元,净利润约46.5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近8倍!
东方海外:2021年营收约168.32,息税前利润为73.98亿美元。
上海封控、供应链压力...
运价是否再度被推上高峰?
海运相关企业业绩飘红,也是乘着国际海运价格飙高的“东风”。虽说前段时间因为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下跌,包括疫情影响下,深圳一些仓储中心关闭,货运需求减小导致海运费有些降幅,但是随着深圳复工,不少港口已经恢复开放,卖家们也迎来报复性发货,港口货运流量猛增,拥堵情况可以想象。
目前上海疫情封控严格,海运、航运价格或迎新一波上涨:
原本就拥堵的季节,疫情防控影响下,港口人力缺失,装卸压力激增,排队的船舶越发拥堵,卖家们的货物恐怕要遭遇时效延误的风险。
空运方面也影响巨大,货运航班大幅减少,货物检查更加繁杂,处理速度降低,不少货运航空公司暂停了浦东的往返航班,空运价格或将上涨。
而因此改道、转运货物也将推高其他口岸的空运价格和海运价格。
预计二季度运价继续高位震荡,仍需关注后续北美、欧洲和中国港口船舶在港拥堵情况和出口韧性。若地缘政治冲突得以缓解、疫情得以控制,原材料、燃油价格则能相对回落,运费才有平缓不高涨的趋势。建议卖家们尽量避开拥堵港口,适时调整一下发货计划和路线,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四月到来之际,我们也衷心希望国际物流供应链不畅、船舶运行效率等问题能有所缓解,让卖家们利润不再受高运费侵蚀之痛~
还有卖家使劲赚钱!
Q2要想不掉队,这几点值得注意!
大家也别灰心,今年以来,也有不少大卖接连冲刺IPO,甚至有新卖家短短创业几年就带领出海品牌冲出国门的,总结最近这些做得好的卖家,有几点特性:
产品技术是成功的跳板。比如你做智能家电,就要夯实你的技术壁垒,如果做不到便捷、智能、精准,所谓人工智能反而是人工障碍了。
不断推陈出新,跟上行业市场迭代的步伐。昨日一热搜“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我的理解是:价不配位,性能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无突出创新功能,没人会因为像素又高了一点,手机颜色多了一个,就高价换新。对应到我们做产品也是一样,产品是需要回归刚需本身,创新才能带来消费。
价格到价值的转变 ,才是行业良性发展的趋势。“重营销而轻研发”这一乱象的结果就是低价扰乱市场,我们应该拒绝依靠价格战和低效率重复竞争来获取市场,不少做得好的卖家都比较认同这一观点,尤其是国外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价值性能,不会单一为低价买单。
越是能手握核心技术、深挖消费需求和产品力的卖家,越能在行业站稳脚步,攻下新的市场风口,吃到红利。迎来了新的一个季度,咱们一起心怀希望,短暂的困境不会困住心有猛虎的朋友们,4月,加油!跨境电商人!加油!选一个小赛道,坚持成为No.1,久久为功,每日拱一卒,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