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00后,无可奈何&责任感过重的70后父母,小县城超前的消费观……
背景
每年春节回老家,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我都会稍微记录一些灵感和触动,今年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今年的感受大多数都和年轻群体有关系,涉及到90后到00后这两代人,我感觉挺有记录的意义的,于是就有了这一篇文章。
我老家在江西赣州的某县城,本次观察的一些人和事基本都是基于这个环境之下,可能不具有广义的普适性。所以读者朋友们可以对号入座,看哪些东西是你那边也有的,而哪些东西是具有地方特色的。
迷失的00后与无可奈何的70后父母
我所接触的00后普遍年龄在00~05年左右,父母是70后,上面一般还有一个或者多个哥哥姐姐,也可以理解为这批00后一般都是家里的老小。
这个年龄段的00后,一般来说要么刚参加工作,要么还在读书,而且我发现我身边接触的大多数都不爱学习,成绩偏差,在江西高考这种地域难度的模式加持下,可能公立大专都考不上。或者考上了大专,但是压根没学会什么,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处境。
他们身上普遍具有一种比较浓厚的“稚气”,这个是我的第一个观察。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90后作为70后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资源相对稀缺的时代下成长,普遍心智成熟的比较早。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互联网其他的言论冲击,虽然初中高中那会也会叛逆,会看小说、上网打游戏、逃课出去玩等,但是总体而言这一类群体还是偏少,而且大家普遍是认可“读书有用论”,也没有什么其他过激的言辞和想法,所以老老实实读完高中,然后考个本科或者大专,基本上是属于常态化操作,父母也不用过于操心什么。
但是现在的00后却不是这样了,哪怕是读完了大专或者本科,还是有不少年轻人“稚气未脱”,对社会形式,对自身未来发展,对人际关系等一窍不通,不知道自己的要去干嘛,要提前规划些什么……
迷茫、无措虽然是常态,但是追求即时的、短平快的刺激,是他们“麻痹”和“安慰”自己的一种常用手段和方式。
年轻人喜欢玩游戏,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不爱吃苦,不爱受束缚等,这些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共性和特征,这并不值得长辈们去“说教”和“念叨”。
但是在当下环境下,我看到的一切本该属于他们的共性和特征的点上,都体现出了“超量”和“过度”。
过度追求安逸舒服的状态,无心学习,哪怕是高三时期,回到家也不曾拿起书本、试卷;在学校的时候就上课睡觉,或者逃课…… 过度沉迷游戏,从早到晚都在玩游戏,晚上玩游戏到一两点,早上睡到早饭不吃,中午才起床,整个人状态憔悴低迷…… 频繁外出和朋友K歌,抽烟,喝酒,撸串,学着做“大人摸样”,然后深更半夜回家,往床上一躺,能过一天是一天…… 丢失了耐心和毅力,逃避做任何枯燥、乏味、无趣的事情,家务不做,小忙不帮,说两句就会动怒发脾气、甩脸子,看书、学习对他们来说仿佛是一座五指山,压的他们喘不过气……
所有的苦都流向了能吃苦的人身上,这些能吃苦的人,就是“70后父母”。
70后父母本以为养育二胎,是属于“练小号”,可以复用经验,可以得心应手,应该可以培养出更优秀的一代。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在我们那边,往往70后父母的老小,都比老大更难教育,更费心费力,也更让人操心操劳。
于是乎,上面提到的00后身上的糟心事,那些逃避掉的责任和惹下的祸事,基本上都“流向”了他们的70后父母,最后让他们吃了下“苦果”。
但是如果要真要问这些父母是否后悔生二胎,是否后悔自己在其中的某些教育环节缺失?我猜测答案应该大多数都是:不后悔。
70后父母身上“过重的责任意识”,是好事,也是坏事。如何评价,主要是看谁的“得利者”,而谁是“失利者”,大多数情况下“会哭的孩子”往往可以常得利,得多利……
繁华的烟火小城与超前的消费观
很多人想从一线城市逃离回到老家,回到三四线小城市,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觉得一线城市消费太高,但自己的收入却太少,于是乎就有了一个段子叫作“深圳赚钱深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上面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挺对的,但是实际观察和体验之后就会发现,三四线城市所谓的“低消费”其实很片面:只是局部便宜,而不是全面便宜。而且年轻人喜欢和热衷的消费,其实小城市并不一定是便宜的,可能和一线城市持平或者略高一些。例如,喝咖啡,上网,K歌,吃夜宵,吃火锅等。
小城年轻人的超前消费观,是被忽视的巨大商业机会。所以,一众的连锁品牌从2022年开始就大面积做消费降级,去拓展下沉市场了。
去年回家的时候,突然发现县城陆续开了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还有肯德基等一众连锁店。我当时还在疑惑这些店,开在小县城会有人流量吗?会有好的营业额吗?然后问了一下一直在县城的表妹,发现这些门店其实并不是只有春节时候生意好,平时非节假日的时候生意也很好,因为一个店除了堂食之外,还辐射着整个县城主城区的外卖业务。哪怕是门店看似没什么人,但是外卖单量也是很惊人的……
今年回到家之后,发现小县城的烟火气比想象中的热闹很多,而且并不是只在春节这一段时间,哪怕是平时也会有一定的热度和人流量。
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点应该是“人口聚集度”的提升而导致的,即从各个乡镇、农村汇集到县城定居常住的人口提升了不少,县城的常住人口多了之后,对应的商业形态、消费模式、经济发展等都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和变化。
如果还抱着“回老家工作就可以低消费,然后省不少钱”的心态,那么可能会让不少人失望了。与此同时,小城年轻人的消费观也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等媒体渠道有了不少的改观,哪怕是月入2000,也要分期贷款买iPhone,买品牌衣服,吃火锅、吃宵夜等现象比比皆是。
“月光族”这个词本来之前是调侃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的一个状态,现在这个词放在小县城的年轻人身上也非常合适。
而且我还发现,现在的00后们似乎对一线城市没什么想法和兴趣了。
我身边的弟弟妹妹们并没有很强的执念非要去大城市打拼,闯荡,见世面,反而是多了一些随性和“躺平”,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有什么亲戚朋友介绍了工作那就直接去就好了,这份工作是否对自己有什么成长,对自己有什么提升这些都不是核心考虑的因素了……
催婚催生,背后是父母过重的责任意识
逢年过节回到老家,对于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来说,“婚育话题”一定是避不开的,哪怕父母等长辈没有提,身边的同龄人或多或少也会聊到这个事情。
没对象的,会被父母催着去相亲,去结交朋友…… 有对象但是没结婚的,会被父母催着尽快确定事情,尽快结婚…… 结婚了但是没有生育的,也会被催问什么时候要小孩,打算生几个…… 已婚已育的,可能也会被催二胎、三胎之类的……
总而言之,主打的就是一个“谁都别想跑”,“人人都是有份”。
我所处的环境下,那些70后的父母及长辈们,普遍是多胎状态,即有2个及以上的小孩。而他们的观念中,依然会希望自己的小孩(90后)也能生育2个及以上的小孩。如果追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有这样的观念,他们大多数都是回复:别人家XX都是这样,我们这边都是这样,2个小孩好作伴,养一个也是养……
这些理由和想法,显然不足以打动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年轻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及焦虑感,让自己不敢有太重的包袱,多一个小孩就是多一座大山…… 父母辈很难共情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和生活状态,总觉得当年他们更艰苦都可以,现在的条件都更好了,那么年轻人肯定也是可以的,这种观念上的冲突非常容易导致家庭矛盾…… 年轻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定义变得多元,养育孩子并不一定是追求幸福的路径,有其他方式也能取悦自己…… 自己的成长之路让自己逐步意识到“教育小孩”这件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自己不太能接受小孩子随随便便就拉扯长大,也不太能有能力让自己的小孩在足够好的条件下获得优质教育…… 互联网会无形放大一些恐惧,并植入一些“限制性的认知”,就例如说我在小红书查询“某些产品”的时候,会有一些评论说再也不买小米的东西,再也不买雅迪的电动车等,这些负面案例看多了之后无形中就会干扰我的决策,让我以后去买某个产品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些负面的案例。同样的道理,很多女性朋友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生育经历,婆媳关系,小孩的教育等,如果是看多了一些“负面”的案例,也会无形中加重年轻人对婚育的恐惧感,生怕自己也遇到这些“下头”的事情……
父母催婚,催育背后有一个很核心的原因是:父母会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小孩成家立业,只有完成了那几件大事之后他们才算是完成了任务,身上的负担才能卸下来。
这种观念在70后父母身上非常常见,甚至在大多数小县城环境下,这种责任意识还可能会“超标”,具体表现在:多奋斗几年帮助子女买房买车,希望子女尽早结婚,最好是能多生小孩,自己可以全力帮子女养育小孩……
显然,这些过重的责任意识,无形中也给90后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于是乎,有不少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回家回家,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家庭环境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看到了父母身上一些缺点和毛病,严重的情况下也触发了不少家庭矛盾,理念冲突等……
大城市、小县城年轻人的婚恋观
仔细观察身边的案例会发现,大多数小县城工作的年轻人结婚年龄都比较早,相对来说在大城市工作的的年轻人则普遍选择晚婚晚育……
对于小县城年轻人工作结婚年龄比较早的原因有非常多,我也没做过实际的一些数据调研,所以不太能给出全面的解答,在此我主要分享几个让我有点吃惊或者印象深刻的原因。
年轻人性教育方面的知识缺失,因为早孕或者意外怀孕,所以被迫结婚。性教育的问题在不发达地区几乎就是禁忌话题,很多小年轻没有得到过家长正确的引导,自己也没有学习过科学的知识,最后就导致发生了意外之后的一系列“变形操作”,于是最后就只能被迫早早地结婚、生育。 长期受到外界环境和家长念叨的影响,逐步模糊了自己的工作规划和婚育计划,失去了一些自己的独立判断。例如父母觉得女孩子可以早结婚生娃,后面就不用出去工作了,在家带小孩也可以;父母觉得日子可以先紧凑一些,成家立业生小孩之后再慢慢赚钱也可以;父母觉得只要能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即可,赚多赚少无所谓,反正发不了大财,那就自己慢慢地攒钱改善生活等……这些言论没有对错之分,关键还是看自己是否能够接受和妥协。从身边的案例来看,小县城环境下的年轻人对这些理论的接受程度偏高,可能事后觉得有所后悔,但是又因为长期在那种环境下浸染,所以也就逐步失去了抵抗的想法;而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则普遍不太能接受这种,认为这种观念和想法会丢失自己的独立人格,对自己的束缚和牺牲太大; 由于视野认知差的问题,导致小县城年轻人所结识的朋友和所处的圈子过窄,于是就业,婚育,还有一些价值观等都容易受到限制。具体表现在,年轻人也不知道自己在早期的时候该去做什么,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自己要选择怎么样的伴侣,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什么地方可以发挥……于是,工作方面频繁受挫之后就逐步丢失了拼劲和冲劲,在婚育问题上去选择和判断的时候,就会出现男女择偶的标准和想法不太一样。女孩子会倾向于在自己年轻貌美的时候,就尽量找男方家庭条件不错的,可以弥补自己工作收入方面的短板;而男孩子则会因为自己的工作和收入问题产生一些自卑和不自信,于是会倾向于找踏实、勤奋、不折腾、没有太高物欲的女方;
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虽然调侃自己的是“大城市的社会底层”,“高级打工人”等,但是内心普遍还是希望自己有独立的追求,有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同时也期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一定的阶级跨越。于是就会更看重工作和收入方面的影响,从而引发了更强烈的工作危机意识和搞钱意识,会有更强烈和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婚育计划等。会更能想的清,自己要什么,自己追求什么,自己要付出什么,自己要行动什么……
写在最后
我自己出生在县城下面的小农村,是通过考上大学才有机会外出去见更广大的世界,然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深圳工作了7年左右的时间。
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经历过多次认知和观念的冲突和刷新,我深刻意识到环境的固有认知其实是非常难改变的,它是一种融于血脉,融于生活方方面的东西。如果没有经历过一些痛苦,一些冲突,一些自我批评和意识觉醒,可能一直都发现不了一些认知可能是存在问题的。
上述的案例和事件,我尽量让自己处于相对客观的第三方位置,只是去分享观察,分享自己的思考,而不去批判,不去指责,也不去说教什么。
因为我相信,生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都可以各自精彩。
无论是小城青年,还是大城青年,都是我们的选择,我们自己认定要走的路,可能彼此之间会互相觉得是“围城”,但是既然选择了,那便只顾一往无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