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恶
东莞部门又出了麻烦事。
正在广州和某个天猫大店的老板在谈合作的事,他们国内电商做的非常不错,每年双十一那天的销售额都是几个亿计。但是跨境电商部门今年才开始筹划,到目前也还没成型,想找个靠谱带一下他们团队。
五六月份的时候在大学å城参加了个招聘会,认识了他们的团队核心负责人,一聊,也差不多是老乡,就这么联络了下来。
还没谈到核心的问题,就接到消息说东莞部门办公室的天花顶砸了下来,还伤了一个女同事,已经被送往医院。
出了这么大的事还得了?我和大老板立马分别从广州和深圳出发,毕竟还不是知道人到底伤的怎么样,真要出了什么事,公司要破产也不好说。
一路上忐忑不宁,祈祷不要出什么严重的事才好。
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都赶到了现场,办公室的办公区域上方掉下了一大块水泥板,直径大于1.5✖️1.5米,整个区域被砸下来的水泥块砸的乱七八糟,正下方的办公桌上面的手提电脑已经被砸的不成样子,屏幕直接被砸开了两半,三个卡位附近都是七零八落的水泥块和灰层,完全无法办公。
而我们最担心的,被砸伤的那个女孩子在我们赶回到的时候已经被送到了医院,我们又立马不停的赶往医院。
还好情况不算严重,头部被砸破一点,流了点血,没有明显的脑震荡迹象,医生建议是静养一个月左右。
如果那位同事的头部往前伸一点到手提电脑的那个位置,可能就要出人命了。一想到这,我就不禁出一身冷汗,后怕。
当时搞到整个公司都乱糟糟的,也没人去想到向物业他们索赔的事,物业方甚至没当一会事,整件事发生了将近了两个小时之后才安排个小女生姗姗来迟装模作样的问发生了什么事,语气一副高高在上,一副十足我们是泼皮耍赖敲诈的样子。
结果当然是什么都没谈妥。
为什么一定要找物业方来处理这个事?
因为那个办公室我们刚搬进来还不到一个月,而且搬进去办公之前,出租方是承诺房屋没问题的,可以直接搬进办公。作为承租方,搬进来办公还不到半个月就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安全事故,谁还敢在这样一个地方继续办公,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下来的一大块天花板被砸,报个工伤?
而且,出了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应该由他们来处理。
尽管我也租过不少房子,但是租的写字楼天花顶塌了下来,还砸伤人,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也没什么经验,团队里面的其他人就跟没处理过这样的事件了。
伤者留院观察了一个晚上没什么问题第二天就回家休养,期间产生所有的费用都是公司先垫付,医药费、营养费、还有误工费等等。
我们东莞部门当时所租的办公室,是类似广州红砖厂的场地,就是属于三旧改造的一个创业园区,租金相对来收比较便宜,好像是36一平方,相对于台商台下七八十的租金,着实便宜不少。而且像我们这种跨境电商企业听说可以争取一定的补贴,所以大老板当时就火急火燎的把合同给签了,也没仔细想一下那二十多年的老厂房会不会出些什么问题。
我们行政简单把因为天花吊顶砸伤同事、破坏我们办公场所所遭受的损失报了个大概的数目给出租方,包括要确保我们办公安全和受伤那位同事的营养费、误工费等等。
结果是除了简单把天花板容易坍塌的部分给铲除之外,其他一概都没了下文,任凭公司如何去追诉。
拖了两个月,后来我亲自去找他们负责人,结果是扔来一句话:你们最好去告,我们还省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东莞办公室的天花顶砸下来,在整个园区里面,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园区办公室天花吊顶密集的往下掉水泥板,前前后后超过了十家,只是只有我们公司被砸伤了人。
一直不给任何回应,后面实在没办法了就赖,这个可能是很多公司处理危机事件的一贯手法。先是无限度的托,把热度给拖下去,拖到社会上对这件事完全遗忘了,再装模作样的提出个不痛不痒的解决方法,最后见无法糊弄过去就露出丑恶的嘴脸,干脆不承认,你爱咋咋的。
诸君是否还记得三个月钱空姐坐didi顺风车被害案?当时这家大公司是不是承诺奖励100万给提供找到凶手的人?现在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
千万不要对为资本是从的个体或者团队抱有任何正义、信用、诚实的念头,在资本面前,那都是笑话。
如果翻过来让我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处理这个事,我可能也处理不好,无非就是两个选择,第一是认怂,赶紧的答应对方的条件,息事宁人。第二就是觉得条件高了,试着去把条件给谈低一点。当然,如果是我处理的话,我的姿态肯定会相当的低,绝对不会把说出那句“你们赶紧去告”这样脑残的话。
出门在外,我们求的是财,不是求气。
结果很如他们所愿,伤者直接去起诉了,现在还在走程序,应该快开庭了吧。
作为一个企业主,把时间耗费在这些破事上是很愚蠢的,有时间还不如多去开拓市场,把业绩拉升一点,把职工的福利待遇再搞好一点,把企业的竞争力再增强一点。
这件事发生了之后,我开始了怀疑当初在东莞成立一家分公司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到目前为止,今年亏损的一百多万都是从东莞部门产生的,现在东莞部门每月的营业额也不过是百多万人民币,远没做到收支平衡的水平。
当时成立的初衷是觉得东莞的人工开支会比深圳低一点,但实际上要远远高于广州的人力成本。
最大的原因是东莞十分缺乏有经验的跨境电商人才,亚马逊可能还好招一点,毕竟这几年比较火,但是诸如eBay、wish、速卖通、Google独立站这些人才简直是可遇不可求。在上一家公司混个实习证明,连标签都不会打印的人也够胆说自己有过一年的亚马逊运营经验,底薪还要求5000起,真是人才。
往期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