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的出路在哪里?
亚马逊卖家的出路在哪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问题从我第一天做亚马逊开始就始终在我脑海中困惑,
为什么?
每一年市场都在传言亚马逊过了红利期,亚马逊越来越难了,现在不能做了,没前途了,进去都是坑,都是割韭菜的。
确实,我不否认亚马逊的难,
为什么变难了呢?
这运用经济学原理就是供需理论,就是市场中的一双无形之手,来不断调整供需关系,
前些年,亚马逊刚起步的时候,有客户,但没有卖家,那谁在这个平台上,就是铺货就能爆单,客户多,卖家少,那随着竞争的加剧,发fba的开始超越铺货自发货的,再竞争加剧就是能上评,有资源的赚钱,再竞争就是精品模式,差异化选品,独家开模,再然后开始专利大战等。
为什么会产生竞争?
就是供需理论中的需求不变,供应增加,产生竞争。
随着这几年的亚马逊发展,一步一步把自己送到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客户在有限增加的同时,卖家数量在疯狂的增加。
终于,今年亚马逊卖家开始内卷,开始躺平。
难道只有亚马逊在内卷吗?
错,
整个中国都在内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内卷
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什么是躺平
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各行各业的原材料暴涨,生产成本在不断增长,南方那么多工厂招不到人,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长,中国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往其他人口成本低的国家转移。
再加上每个人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房子成本,养老成本。
人就会非常累,都很难,付出的跟得到的不成正比,甚至于是收益努力比下降,
那就内卷,
再然后就躺平。
那怎么办呢?
房价涨,调控,教育成本高,砍培训机构。一切都在阻止躺平,都在不断创新。
我们会开始向德国,日本国家靠近。
不断创新,不断增加工艺,不断把控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想突出重围就只能走这条路
发达国家的精益求精,质量要求严格都是内卷的结果。
在不断内卷的今天,亚马逊还能做吗?
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做要亚马逊?
我想没有一个卖家的目的是,我想玩玩,
对吧
我相信每个人做亚马逊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也许你人生中赚钱的途径有很多种,这只是其中之一,但亚马逊也许是很多人目前唯一的渠道。
那目前还能做吗?
我认为还能做,
在当下环境中,亚马逊不断的在整治测评,多店铺,关联,侵权等。
不断的净化环境,扫除一切黑科技的玩家,甚至于这次封了这么多的大卖家,
那你问我被封过没,
说实话,我也被封过两个店。
但确实是违规了,
现在我们都是纯白帽运营,遵纪守法。每个月还是有上百万的利润。
越是风声鹤唳,大众退缩的时候,越是机会。
就像股票,去年腾讯和茅台都冲新高的时候,大家疯狂的往里进,现如今腾讯和茅台股票将近腰斩,腾讯的PE从高峰50到如今的20,大家却望而却步。
就像买房子,调控和疫情造成一个二线城市的房价横盘几年,我在2020年12月买了一套,当时1万7千多,首付还能分期。到2021年5月,小区新开盘的已经到了2.2万。首付分期取消,买房需要验资排号。大家还蜂拥的往里进,排队抢房。开盘瞬间清盘。真的不可想象,但也能理解,正常人都有追涨杀跌的心理。
现如今疫情加调控,无论是二手房指导价还是贷款利率上涨等,房产又将进入横盘,有些楼盘将会打折,今年年前还有机会。
以后有机会再写买房子的选房逻辑吧。
一切的黑科技消除,越界的玩家被t出局,就像整治教育,民办转公办,公民统招,一切都是让大家回归到同一起跑线。
当大家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拼的才是真实力,拼的才是资金,实力,认知,技术。
你在搞创新,别人在搞侵权,你在搞白帽,别人在黑科技,你在努力跟客户沟通,别人在搞小卡片。永远干不过这些人的速度,那还是在同一起跑线吗?
2.亚马逊卖家的愿望是什么?
我的愿望是能够长久稳定的挣钱,
亚马逊一直都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注册店铺后需要二审或者kyc审核,这一关都难倒很多人,
然后选品发货,亚马逊卖家又养活了一群卖软件的,货代。
全部发FBA后,少则几万,多则几千万,几个亿。又养活了收款机构,贷款公司。
运营中又遇到侵权,恶搞,关联封号等,又养活了服务商。
价格竞争,货物滞销,又养活了搞站外的第三方。
我们的愿望就是账户能够安全无风险,货物能够快速周转,能够有稳定的爆款链接,能够长久稳定的赚钱。
那我们怎么才能稳定长久的赚钱呢?
其实运营亚马逊也是一种商业行为,离不开商业的本质
3.商业的本质和未来是什么?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企业在商业中的价值是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
互联网的作用就是信息对称,造成流量成本下降,获取更多的有相同需求的客户。
要想在商业中突围,就需要去研究客户,人群,喜好,使用场景以及痛点。
解决痛点,或者创造新的品类,新的使用场景来创造价值。
请记住,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价格也是为客户创造了价值。
另一个就是传递价值,传递信息,和传递货物都属于传递价值。
比如快递的发展,京东自建物流的高效,比如互联网的发展都是传递信息价值,消除信息不对称等。
再比如目前大火的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
那在亚马逊上销售,提高了信息传递的价值,如果不在互联网销售,走线下,我们很难进入全球各地的市场,对接如此之多的目标客户。建立线下渠道的成本也是我们小卖家不可想象的。
我们利用海外仓或者FBA发货已经解决的物流的快速高效传输价值。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创造价值。
在当下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将成熟的标准品降低成本的机会有限,我们的机会在于发现用户的需求,改良现有的款式,或者寻找有相同需求的小体量目标人群,去满足长尾理论。
简而言之就是找到一个长尾需求,做成爆款,也就是长尾爆款,才是真正的未来。
那如何才能利用长尾爆款,做到赢家通吃的结果呢?
1.找到足够的长尾细分类目或者使用场景。
比如衣架,有成人,有儿童,有婴儿,有男款,有女款,有家用,有旅行,有悬挂,有多功能的。一个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群
比如台灯,有床头,有办公桌的,有会议室的,有钢琴上用的,有小孩的,成人的,老年的,不要去想一定做成国民爆款。强如华为,iphone都要出很多型号,很多大小和颜色,很多价格区间来满足不同的目标人群
找到你的长尾目标人群,做成爆款。
2.在这个长尾的市场需求里面,去找到最大众的痛点。
我们要去发现痛点,并且解决痛点,还要做到这个市场中最好的,比如雪茄打火机,就是面对抽雪茄的人群,火力大小,雪茄针等是否搭配等。
3.提高社交分享的动力。
牵涉到产品的包装和产品外观设计
有一个理论,就是哇理论,收到产品后,客户会不由自主的哇,惊喜连连。
比如花西子的产品外观设计。真的amazing。客户会不由自主的进行社交分享和传播。
还有一个理论叫凡勃仑效应,
就是客户都有炫耀的心理,为什么大家发朋友圈或者微博的时候下面要加一个小尾巴,iphone13
为什么大家会买奢侈品,这种炫耀价值大于使用价值的产品。
这个心理不是富人才有的,穷人也有,这个词叫做 装 。
记得有个产品,叫世界地图,但是配的有个往地图上插的小旗,你去过的国家和城市你都可以在上面插旗标注,以此来炫耀自己去过很多地方,展示自己的优越感。
4.亚马逊卖家的出路在哪里?
当我们明白以上的理论后就知道我们亚马逊卖家的出路在哪里了
来吧,上干货
第一条:价格战
这应该是最简单,大家都能感受到,也都会用的一招。
我说的价格战不是亏钱的价格战,而是以量取胜。
商业逻辑里有一个量价天平,是薄利多销还是量小利高。这个我们要定位好。
商业世界里还有一个理论就是利润=你的成本-对手的成本
为什么这么说?
产品售价-产品成本的差价只是行业的成本。或者说行业的机会成本。
当你的成本大于竞争对手的时候,别人降价,我们就亏损。
我们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多少,这才是我们面对价格战的利润。我们敢降,别人不敢降。我们可以把别人打到出局。
总之就是通过不断的扩大销量,引进更高效的管理和生产流程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我们比竞争对手低多少,这才是我们的利润。
第二条:创新
在任何一个商业世界中,产品都有老化和退出的那一天。亚马逊更不能例外。
比如诺基亚,bb机,小霸王,比如家里磨的刀和剪子,铝铸的盆和锅等。
比如短信到微信的免费
比如只能蒸米的电饭煲到现在的,蒸米,煮粥,热饭,保温,定时等更多的功能
比如普通的烤箱到带摄像头和app的可炫耀的烤箱
一个产品永远都会被新的产品取代,只是这个迭代的周期有多久。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迭代周期最快,家居用品相对迭代的缓慢一些。
这个就是著名的创新曲线模型,当一个产品进入爆款后,我们要迅速及时的开发第二爆款。来防止第一爆款衰落时候对我们的冲击,在第一爆款爆发的时候迅速孵化第二爆款。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销量和利润的长久延续性。
只有一个爆款的店铺实际是很危险的行为。
第三条,多元化
我们在第一条上说了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那只靠亚马逊上的销量并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销量最大化。
我们需要多开发销售渠道,比如沃尔玛,虾皮,ebay等电商平台。
还可以开通alibaba等国际站,去寻找B2B的批发客户,增加订单量
还可以开通1688,通过售卖国内的渠道和国内的亚马逊卖家来达到销量的攀升,
此时我们的产量和销量可能是所有竞争对手中最大的一家,价格也是最低的一家。
这样我们的利润才能有所保证以及生命周期更长久。
就像亚马逊里面的2-3年之后,跟我卖同款的都死了,我还在。
第四条,品牌化
这是一条艰难之路,最起码对于大多数亚马逊卖家来说。
你要问我是否成功品牌化,
我说实话,没有。
我也是普普通通的苦逼亚马逊小卖家中的一员。
近两年DTC品牌逆势崛起,都是爆款制造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美国DTC品牌的意思是指通过自建互联网销售渠道,直接销售产品给用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而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这类品牌的核心是能够借助消费者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方法为消费者提供超预期的体验。
此外,这类品牌会想尽一切办法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尤其是在媒体预算上,以实现最佳产品体验。
那我们先分析如何形成品牌
在商业理论中有个叫品牌容器的概念,品牌是一个容器,就像装满了消费者从了解到信任,到偏好的容器,越是到后面,越是价值越大,最后就形成了品牌。
一个不能被消费者记住,或者不能被消费者信任的只能叫做商标,或者代号。不能叫做品牌。
就像淘宝曾经出来了很多淘品牌,最后也都销声匿迹了。
只依靠单一渠道的品牌绝对是伪品牌。
亚马逊那么多头部卖家,产品也就是在亚马逊上销量多而已,在其他平台找不到,在互联网上也找不到信息。更别提权威媒体和线下商超,批发渠道了。
消费者选择你只因为你的位置好,而不是你的品牌美誉度,知名度。
那如何建立品牌呢?
给大家分享一些理论
第一,就是定位,细分市场的小众需求
如果说钢琴上用的台灯这个细分领域,在台灯领域绝对是相对小众市场,那我做一个钢琴上的专用台灯就是满足一个细分市场,在推广和营销上重点强化场景,除此之外就可以说自己是钢琴台灯销量领先等。
第二,品味,代表消费者本人价值
就是相对其他对手,做的更有品味,比如更高端,包装更好,跟钢琴这种高客单价的产品放一起,也绝对不会低端了。最好能有炫耀的价值。
第三,品质,质量和服务物有所值
就是质量要好,或者有好的售后服务和承诺。给客户一种信任品牌的感觉。
在此要注意
物有所值不代表的是产品使用价值和价格的比较
产品价值除了使用价值还有心理价值。
就比如lv的包包,产品使用价值跟大街上20块的包包使用价值是一样的,都是装东西的。
但lv有很强的心理价值,比如拿着lv包包的自信,品味,炫耀心理。
除了产品层面之外,
还有就是
营销层面
第一,独特销售卖点
刚才的品类是产品的定位,此时的营销卖点提炼。
比如感冒药,我就是白天吃白片,晚上吃黑片
比如简醇,父亲的爱
比如脑白金,送礼
比如k歌宝,头大声音好
比如oppo,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
第二,品牌故事化
通过内容营销和品牌故事吸引消费者,也可以说立人设。
这样的好处就是拉近跟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品牌不是高高在上
就像特斯拉跟马斯克,小鹏汽车跟小鹏。
企业的创始人就是企业和产品的代言人,能够让消费者真真实实的看到,感受到企业的生命力和价值。
举例:著名的Casper品牌的核心背后是床垫在全球各地的运输方式既浪费又低效,此外如果你在睡觉的头100天不喜欢床垫,Casper会来上门取件。
那Casper品牌的人设就是解决运输问题,并且不满意,不需要你邮寄,有人上门收。
第三,精细化运营超预期体验
不走线下渠道,直接面对消费者,利用现在发达的社交媒体渠道,去跟消费者直接互动,
去感受每个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迭代自己的产品和交付。给到客户尊重和超预期的购物体验,使用体验,分享体验等。
Casper的特色是能压缩成一个纸箱,非常方便运输。
还有很多DTC品牌非常重视用户全链路的体验包括:官网内容设计、购买体验、快递服务、售后服务、开箱体验、使用方法、社交媒体分享……
第四,善用社交媒体
根据产品的独特卖点,超预期的体验,进行社交媒体宣传,要制造话题,利用话题进行粉丝分享创作内容,引爆社交媒体流量。
很多创始人会以自己的视角不断的生产和制作内容,打造个人IP,此外品牌还要擅长让用户加入到打造内容上,成为一个引爆点。分享真实的使用体验,以及产品心得,开箱体验等。
最后就是
销售层面
现在新品牌主要销售渠道是线上,比如官网, 独立站,或者第三方平台,快速获取客户并产生销售,通过大批量个性需求的订单去降低生产成本。
然后在线下开设体验店,来与线上形成互补。
以上是我对亚马逊卖家的出路的思考认知,也许你赞同,也许你不赞同。我们可以彼此讨论,我相信交谈可以使双方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