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C2.5 老产品内增加新系列的小误区
前两天草率了一点,上了一批(地区多)预算不低的2.5 event靠后的新系列,虽然按照惯例,新的系列上去至少坚持3天不要管之类,不过预算放的有点大,同时抢走了2.5的其他靠前event的量级,但实际整体的CPI和event成本都上升蛮多,由于这些新系列预算比较大导致了整体量级反而下降。
其实这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景,产品跑的时间长了要上新的广告系列,但是事件比较靠后,2.5投放的时候前期的学习周期又要的非常长。
所以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如何?
1,出价不要太低,也不能太高,一般情况下设置1/2的实际目标event价格,3-7天缓冲后的数据,也可以根据事件比例估算出价,但是Google有点坑,出实际event价格极大可能会单价太高,因为系统内没有预估的数据,出的相比以前其他event高之后,这个新系列强预算贼厉害,但是转化差,导致成本低,这个时候其实不应该出的实际目标1/2之类,应该继续下降,但是整体来说不是很好掌握这个度。
2,预算,不要太高,因为整体出价的思路不好把握,所以预算不要出的太高,应该也就是100-200个CPI的乘积附近,根据这个预算看前面这几天的曝光速度来决定是否调整出价,以及修改预算。比如预算明显在前面几个小时曝光完,意味着出价太高,这时候可以适当降低价格,再提高预算或者稳住。如果曝光太慢则意味着是出价太低。
3,调整频率,除非前面上来就坑了,不然一般前面几天都不要去折腾。2.5的event越是靠后,学习周期越长,前面做好被坑3天以上的准备。
常见的一些误区:
1,过度调整预算价格,一看数据不稳就急匆匆的删掉重来或者降低预算价格等。
2,不给学习机会,过早进去调整素材。
3,广告数量太多!这个容易被忽视,一个靠后的event优化,广告数量越多,意味着学习的组合越多,同时adgroup越多,学习的组合也更多,所以不稳的时候应该降低广告数量,并且尽可能垂直一些,争取在单个方向先稳定下来。其次才慢慢往这个系列里面加ad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