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做一部史诗电影感的短视频?
可以看我的第一部视频作品——
《视频号六百壮士》
微信视频号其实开通也有好一阵子了,虽然知道这是个很好的流量池,但一直也没发,因为也在琢磨自己要走什么路线,要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内容体系
毕竟自己也就是个十八线的干货知识博主,其实没有啥很强的个人IP。
这年头,行走江湖好像没有个月赚X万,年赚X百万的过往履历,你都不好意思出来说事儿
这种成就我有吗?有是有,几年前在大厂做项目的运营负责人,也能带团队一个月干上千万营收,问题是:这尼玛是借助了公司的资源,是团队小伙伴共同的努力,不能啥事都一个劲往自己脸上贴金啊 (虽然这是业内常态)
后来出来单干,也单枪匹马捞到过一些小钱,但大多数投机性的项目搁现在都没有可复制性了。
到底分享点啥呢?这真是个宇宙难题。
做原创是很累很伤发际线的,很多项目自己都还在摸索试错,坑倒是踩了不少,还没有多出类拔萃的成果。
但我发现我公众号更新频率虽然低,但居然用户粘性还可以,打开率有15%以上, 我想,究其原因,只是我擅长把一些干货和思考讲的比较有趣罢了
有趣是一种力量吗?
我最近越来越发现,也许还真TM是。
B站的财经博主“巫师财经”曾经3个月就涨粉百万+,最近签了西瓜视频的独家排他,光签约费就一千万
虽然因为洗稿风波道歉了,但他在财经科普上确实是有功劳的,他的一大特长,就是能把枯燥的财经知识讲出史诗电影的感觉,什么“风起云涌的时代”“血腥的味道”“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些咋一看像是武侠小说的台词,竟然都成为了一部财经视频中出现的高频词汇
本来资本运作只是一堆数字而已,而“巫师财经”却说“资本永不眠”给冷冰冰的资本赋予了灵魂
再比如,之前阿里钉钉由于疫情期间用户暴涨,服务器挂机,被很多用钉钉上课的学生报复性一星差评事件
结果钉钉公关部居然出了一部“钉钉本钉 ,在线求饶”的逗逼儿歌,不仅斩获了2500万播放,在B站全站日排行第一,赢得了年轻用户的谅解和信任不说,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营销推广作用
这比那些干巴巴的维护公告,什么服务器过载了,工程师正在连夜处理,简直要强一万倍
那么,我们要思考的是,有趣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这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喜欢较真的我还特意去做过研究
其实所谓有趣也好、好玩也罢,都是激发了用户的一种情绪,而情绪就能产生比信息本身更多的附加值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
第一,情绪更能唤起认同
这是有科学实验依据的,是我在得到万维刚老师的专栏中听到的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实验,把受试者分成两组,观察他们的脑电波成像图,一部分人先跟他们说故事,再做一个与故事本身毫无任何关系的选择决策;另一组直接做选择决策
实验发现第一组当他们被同样一种情绪感染的时候,他们大脑的一部分神经元活动是趋同于一致的,比没有听过故事,没有进行相同情绪铺垫的另一组受试者,在最终决策的一致性上要高出60%
第二,情绪更能激发行为
无论做内容、做广告、做生意最重要的一步是引导行为,CTA (call to action)
IPA databank 对 1400 个成功的广告案例进行过研究,
在促进人们对品牌产品的购买上,数据显示纯感性类的广告的有效性(31%),比纯理性类广告的有效性(16%)高出近一倍。
我曾经在旧文中介绍过独立站POD“Print on demond”玩法,即自己不囤货,给厂家提供设计样式,由厂家发货
很多POD站点都使用了情绪渲染的打法,比如这个独立站只卖父子T恤 一打开网站首页 一股浓浓的父子情深扑面而来
第三,情绪能加强记忆
有没有发现,童年的大部分记忆都是模糊的。但对于非常兴奋(例如,考试得第一)、紧张(例如,第一次和异性表白)、悲痛(例如,亲人去世)或恐惧(例如,被父母、老师打骂)的时刻,却总是记忆犹新。
同理,内容中加入情绪,也能给观众更深刻的印象。
那么有哪些情绪在实操中可以加以利用呢?
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奇克(Robert Plutchik)用“情感之轮”把人们的情绪做了一个归类
每种颜色代表一类情绪,颜色越深,情绪越强;相对的色块表示相对的情绪;例如快乐(joy)与悲伤(sadness);信任(trust)与厌恶(disgust);惊奇(surprise)与预期(anticipation)
不同情绪的融合还能创造新的情绪,比如,“害怕”和“信任”融合,产生了“顺从”;“快乐”和“信任”融合,产生了“爱”。
这个情绪轮就比较复杂了,今天就不过多展开讲了,但基本原则是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带货、涨粉而刻意硬拗,那样就会非常不自然,就像那个做父子T恤站的,他能长时间经营下来,相当程度上也是基于他内心对孩子深深的爱
有些人天生就没啥幽默天赋,或者在文字表现上缺乏张力,但对数据敏感,喜欢冷静分析,研究平台规则、套利这些玩得溜,他可能就是更适合矩阵号、批量化的打法,这我以前旧文也介绍过 流量江湖中的净衣和污衣派
虽然我这期斯巴达短视频有些逗逼元素,但我二十岁的时候就是个逗逼,三十岁了还是个逗逼,我估计四十五十岁还是个老顽童,这跟每个人的个人天赋,慧根是密不可分的。
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最后,还是要感谢“谈钱不伤感情的社群”——“生财有术” 组了这次视频号大航海的局,让我有机会和600多名小伙伴一起抱团成长
毕竟时间截点是第一生产力,不然,我这拖延症一犯,这事儿又不知道搁浅到啥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