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等3家日企选择移厂东南亚
日本企业“东南飞”的现象正在上演,《日本经济新闻》9月13日报道称,在全球服装生产领域,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正在加速。2010年,中国曾占全球服装出口的4成,但由于人工费上涨等影响,目前已下降至3成。为了保持价格竞争力,日本企业也纷纷走出中国,选择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
东南亚超低生产成本吸走制造商,中国市场怎么办?
迅销集团(优衣库母公司)提出,今年11月将在印度尼西亚成立新工厂,通过在当地采购生产服装所需的材料,实现生产一条龙。此前,迅销集团的产品约有85%在中国制造,如今其计划将中国以外生产基地20%至30%的生产比率提高到50%。
日本企业选择去到东南亚,与当地的税收政策利好有关。越南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税收政策对比以往更加优惠,受到服装企业的关注。2018年3月30日,优衣库公开了184家代工厂名单,其中中国有110家,约占6成,而与2017年2月公开时相比,越南的工厂数增加四成。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工厂数也小幅增加。
另外一方面,还与中国人力成本增加有关。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统计,截至2016年度,中国每月人工费已突破400美元,这个数字是越南的2倍,孟加拉国的4倍。但是,即使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但是中国市场为诸多日本企业创造了巨额的利润,制造商们显然也无法舍弃这块“肥肉”。
中国市场利润丰富令制造商不舍,为中国市场重新规划生产布局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全年利润同比增长148%,海外利润增长了95.4%,而中国作为优衣库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对于利润增长的贡献了65%。就市场规模而言,中国是东南亚的4倍。
为了接近消费者和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制造商们岂会说走就走?各家企业采取的战略是,把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留在中国,同时把缝纫等转移至人工费低廉的东南亚和非洲等地。
优衣库更是爱中国市场爱得深沉,在将生产线外迁的同时,宣布在中国培养缝制和材料的专家团队“工匠”。这个团队由日本技术人员构成,在二十几年来一直在中国奔走传授技艺。优衣库的想法是,等到中国的人才学有所成,从生产工匠转变成技术工匠,可以将他们派送到东南亚等世界各国工厂,为他们所用。
对于日本来说,优衣库还是那个优衣库,而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
除迅销集团外,人工低廉的东南亚也吸引着其他日本服装企业。
生产工厂在中国占6成的日本服装企业ONWARD HOLDINGS,计划将生产向柬埔寨转移,目前已在当地设置办事处;
日本服装企业Adastria过去约8成生产依赖中国,目前也在越南、泰国、印尼采购原料并启动生产线,计划未来2-3年将东南亚生产比例提高至3成。
此外,非洲由于人力成本低廉、地理上距欧美近,也有不少日本服装企业将其作为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基地。
日本休闲服装企业Stripe International目前已在埃塞俄比亚启动了生产,而根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优衣库也将在埃塞俄比亚设立非洲首个生产基地,最早将于2018年年启动衬衫等服装的试生产。
从数据上来看,东南亚国家的服装出口额也在上涨。日本化学纤维协会的统计显示,全球主要国家的服装出口额2016年达到4585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出口额为1582亿美元,占34%,是全球最大的服装产品出口国,但比2013年下降5个百分点。虽然中国的占比明显高于第2、3位的孟加拉国(6%)和越南(5%),但东南亚地区的比例正在迅速提高。
在中美贸易战正酣的当下,美帝盟国日本集体转移生产线虽然动机“可疑”,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该如何应对和布局?真该仔细想想了!
源自: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