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已经不谈论‘Made in China’了,现在是‘Brand in China’”。一位业内专家曾如此告诉霞光社。
从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过去二十四年。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标志,已经从货架上低价的代工产品,升级成了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的中国品牌,并形成了跨境电商、新能源、新消费、游戏泛娱乐等赛道全面开花的繁荣格局。
LinkedIn 曾指出,当下,是企业出海的“能力国际化”阶段,其发展方向由此发生了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向,各企业在以更高的水平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力求建立更具韧性和稳定的全球价值链。
当然,这一新阶段不仅标志着中国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上的巨大进步,也意味着它们需要在全球化竞争中展现出更高的企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全球变暖危机持续的大背景下,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助力者和见证者,今年年初,LinkedIn 发布了《从「浅绿」到「深绿」— 领英助力企业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了其观察到的ESG大趋势,且邀请了众多优秀全球化企业分享ESG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图源:LinkedIn 《从「浅绿」到「深绿」— 领英助力企业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
报告中提出:
“一方面,ESG涵盖了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各方面指标的长期评估,能够更加量化和标准化地评估公司影响力;另一方面,ESG还是企业全球化发展必须投入的合规活动,关注企业生产、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与机遇。”
当下,ESG实践已经成为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必选项。而每一家出海企业,都需要考虑如何强化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以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并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已经波及全球。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大规模森林火灾、东亚及东南亚多国发生的洪涝灾害,以及东非等地区的极度干旱,让各国政府损失惨重,其引发的粮食短缺、饥荒等长期风险,也仍在持续。
在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8”)上,人们也能看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134个国家签署联合宣言,同意将食物和农业举措优先纳入本国的减排行动;123个国家签署关于气候与健康的宣言,宣布增加跨部门合作、减少卫生领域的排放以及增加气候融资。
不仅是政府,企业也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参与者。企业的ESG表现,尤其是那些活跃于全球市场的出海企业,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图源:LinkedIn 《从「浅绿」到「深绿」— 领英助力企业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
出海企业在构建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过程中,会面临众多ESG相关议题:
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运输、分销,直至最终的废弃处理,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据世界经济论坛、国际非营利组织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数据,供应链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0%,且企业供应链的碳排放是其他运营活动的5.5倍;
供应链不仅是物理流程,也涉及劳动力和社区。海外劳工管理往往比国内更为严格,需要确保其劳动条件公正合理、不涉及童工或强迫劳动等,且保障工人合法权益。此前,也有众多知名企业都因劳工合规问题被“讨伐”;
良好的供应链管理,需要强有力的公司治理作为支撑。比如,如何确保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也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如何监督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商业行为,以确保上下游合作方都符合ESG标准?
ESG的每一个议题,都需要企业用实际行为作出回答。
而在ESG标准日趋严格的当下,企业若触碰ESG底线问题,轻则会招致罚款,重则失去当地市场经营资格。无论市场规模及业务布局,所有企业都会受到监督。
国际社会对ESG的重视及行业标准,会倒逼企业重视ESG,但企业做好ESG的迫切性远不止于此。从另一角度看,ESG与供应链的紧密结合也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进行ESG实践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机会预见环境、社会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以保障供应链的稳健运作。此外,将ESG融入业务流程后,可能会促进企业在产品及流程上的创新,生产更多符合用户期待及长期主义价值观的优质产品。
如今,已有一批优秀的全球化中企依靠ESG实践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并且在LinkedIn 此类全球平台上分享其可持续发展理念。在“ESG+数智化转型”路径上深耕的三一重工,一直是绿色转型的积极践行者和推动者,特别在电动化、数智化等“两化”领域创新成果不断,将节能举措融入生产作业的各项环节,持续深化过程降碳工作,2023年万元产值能耗较2022年降低10.7%。自2021年起,三一已经将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逐渐在各环节场景中广泛应用,旗下三一汽车获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更长远来看,ESG实践可以全方位塑造企业绿色竞争力,反哺其品牌形象,为企业带来经济与社会的双重价值。
尽管,当前已有出海企业在进行ESG实践,但由于其实践阶段较为早期、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企业对ESG常存在概念和行动上的误区。
从概念上,LinkedIn 指出,部分企业会混淆CSR、ESG以及可持续发展力。事实上,CSR指的是“企业社会责任”,更强调由企业方自主发声,自愿为社会做出良性贡献。而ESG则有一套量化评估的标准,这套标准可以评价企业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大领域的表现,并用来评估投资决策。这意味着,比起CSR,ESG更强调客观性、可衡量性,也更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挂钩。可持续发展力则是CSR和ESG共同的目标,是指导企业和社会向更加公正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的总体愿景。图源:LinkedIn 《从「浅绿」到「深绿」— 领英助力企业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
除了混淆多种概念外,对ESG本身的概念认知不清,也是目前出海圈普遍存在的现象。
“比如只关注环境(E)方面的实践,如双碳减排、土地利用和海洋保护等,而忽视了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的重要性。”LinkedIn 指出,企业在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上能实践的内容很多,例如,确保公司妥善处理性别平等和包容性等社会议题、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人员结构多元性、在员工薪酬和员工关怀上提升治理标准等。而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也直接关系到了企业声誉、员工忠诚度,以及投资者的信心。
出海企业对ESG概念的理解误区,也会进一步导致实践结果的偏差。一位行业专家曾告诉霞光社,“很多部门的ESG要不就是公关团队在做,要不就是IR的团队兼做,这样可能会导致大家对于ESG和本身业务价值的联动非常割裂,最后只是形成了一本ESG的报告,但并没有发挥ESG对于企业的真正价值。”并且,许多企业交出的报告甚至无法达到及格线,只有数据足够“漂亮”。“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只是数据运作,很空,也并没有帮助企业成长。”专家表示。
LinkedIn 营销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蔡晓丹认为,“我希望大家不要把ESG传播理解成PR的工作,认为这件事重要但不紧急,或者认为这是形式主义的想法都是错误的。ESG不是热点或者热词,无论在什么行业,它都需要被贯穿到企业的经营和传播中。”
LinkedIn 指出,重点在于“知行合一”,要将ESG与业务结合,深入企业供应链体系。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通过创新技术和产品设计,积极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荣耀将社会责任融入业务当中,践行“AI 使能,人人受益”。荣耀特别关注残障群体的数字困境,对听障用户而言,由于信息获取的不便,面临着超乎想象的挑战。2023年荣耀手机的“AI字幕”功能完成优化升级,成为行业中首家真正实现在面对面交流时离线语音转文字功能的终端厂商。至此,听障朋友们可以彻底摆脱网络的束缚,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无忧的实现语音转文字翻译。荣耀ESG负责人刘小军表示:“创造属于每个人的智慧新世界是荣耀公司的愿景,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扎扎实实进行研发投入,做好每一款产品,服务好每一位用户的驱动力”。
在《从「浅绿」到「深绿」— 领英助力企业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中,LinkedIn 详细给出了全球化企业进行ESG实践的建议。
LinkedIn 强调,向内,企业应当推动企业人才、工作职位绿色化,引导人才参与绿色工作,释放企业人力资本,发挥气候和人才交叉领域的数据洞察的关键作用,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向外,鼓励企业以真实透明为原则,分享品牌ESG实践和绿色低碳发展。
其策略,可拆解为绿色人才、绿色品牌、组织发展三方面。
首先,人才对供应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的基石。
在企业开展“抢人大战”的当下,拥有绿色技能的人才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LinkedIn 数据显示,拥有至少一项绿色技能人才的就业率比平均就业率高29%。当前,增长最快的绿色技能聚集在能源工程、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行动规划、氢燃料电池等领域,资源密集型产业对绿色技能的需求集中度最高。
然而,当前出海企业在供应链绿色转型过程中仍面临严重的可持续技能缺口,全球具备绿色技能员工仅占12.5%,人才供给远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图源:LinkedIn 《从「浅绿」到「深绿」— 领英助力企业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2021年气候变化大会期间,LinkedIn 敏锐洞察到了市场需求,抢先明确了“绿色人才”概念。作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0亿会员群体的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及连接商业机会的平台,LinkedIn 拥有渗透率高、覆盖面广的人才库,可以通过识别各工种中的绿色技能集合绿色人才,为企业快速提供招聘可行性方案,并通过助力企业实施培训计划和设计绿色职位,以加快企业整体绿色转型。
其次,LinkedIn 建议企业将可持续价值融入品牌主张,塑造负责任的绿色品牌形象。
员工、消费者、投资者、公众等关注公共议题的群体,对企业采取行动、实践ESG抱有越来越高的期待——有25%的决策者表示,如果某个品牌的供应链缺乏透明度,他们可能不会选择采购该品牌的产品;还有26%的决策者认为,如果某个品牌作出虚假的可持续发展或环保宣言,他们也会对采购该品牌产品持怀疑态度。
这意味着,“漂绿”“洗绿”已然没有生存空间,企业必须身体力行,将责任贯穿生产、运营、采购等全价值链。图源:LinkedIn 《从「浅绿」到「深绿」— 领英助力企业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
蔡晓丹提出,在LinkedIn 的ESG传播洞察中,有五大关键策略:
首先,宏大的ESG主题需细化为具体行动,通过小切口展现大影响;其次,识别并利用多元传播触点,包括小众族群和节日,实现日常化和差异化;第三,基于真实性进行差异化和人性化表达,通过高管声音传递价值观,提高内容的影响力;第四,通过IP化传播建立长期叙事,形成品牌沉淀,避免内容红海竞争;最后,运用创意叙事和故事化表达,增强视觉和情感的吸引力。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全球供应链面临着巨大机遇与挑战。企业若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具备快速适应和协同工作的韧性。这需要企业培养具备前沿技能的人才,识别并填补技能缺口,通过持续学习和发展,构建一个能够灵活应对全球市场变化的全球化学习型组织。图源:LinkedIn 《从「浅绿」到「深绿」— 领英助力企业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
LinkedIn 数据显示,有90%中国企业认为相关技能的缺失会阻碍企业全球化发展,93%的组织对员工留任问题存在担忧,而“提供学习机会”正是组织促进员工留任的主要方式。
当前,LinkedIn 学习平台已有近2000门绿色可持续相关课程,涵盖可持续商业战略、环境可持续性、绿色经济、ESG等多个方面,且有多元与包容、供应链管理、AI、云计算等多种课程。其中,对于多元包容,微软、LinkedIn Learning、Teach Access和微软残障社区合作,赋能残障人士,提高无障碍认知。目前,已有75万学习者拓宽了他们对残障和无障碍环境的理解。
同样,作为推动保护自然的色彩(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人的色彩DE&I(多元、公平和包容)的责任企业——彩色星球(Colorful Earth),2023年12月和2024 年 5 月分别发布了《无障碍和包容工具系列工具书之残障人士友好交往礼仪手册》以及《残障包容自测指南-酒店篇》,并主导了本工具书的撰写。彩色星球创始人唐素君表示:“残障群体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5%。残障包容对企业而言,不仅体现了社会责任,更是商机。”彩色星球通过跨界合作,链接更多的伙伴,共同帮助中国推行残障包容的理念和解决方案。
2004年6月24日,联合国前秘书长Koffi Anan发布《Who Cares Wins》报告,并首次提出ESG概念,指出企业在ESG的综合表现构成了其核心管理能力。随着ESG概念提出二十周年的临近,企业也更深刻地认知到,ESG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增长的动力。
LinkedIn 的报告和实践案例为出海企业描绘了一个蓝图:企业通过培养绿色人才、塑造绿色品牌形象,以及构建学习型组织,不仅能够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更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也与二十年前联合国前秘书长所发布的报告名称形成了呼应——Who Cares Wins——谁在乎,谁就能赢。